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苧麻 (蕁麻科 苧麻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苧麻 (蕁麻科 苧麻屬植物))

苧麻中國古代重要的纖維作物之一。原產於中國西南地區。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種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苧麻布和細麻繩,距今已有4700餘年。中國是苧麻品種變異類型和苧麻屬野生種較多的國家,中國苧麻栽培歷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苧麻較適應溫帶和亞熱帶氣候。

蕁麻科苧麻屬亞灌木或灌木植物。別稱:(名醫別錄) 野麻(廣東、貴州、湖南、湖北、安徽),野苧麻(貴州、浙江、江蘇、湖北、河南、陝西、甘肅),家麻(江西),苧仔(台灣),青麻(廣西、湖北),白麻(廣西)。

苧麻葉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營養豐富的飼料。麻根含有「苧麻酸」的藥用成份,有補陰、安胎、治產前產後心煩,以及治疔瘡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紙原料,或製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種用途的纖維板。麻骨還可釀酒、製糖。麻殼可脫膠提取纖維,供紡織、造紙或修船填料之用。鮮麻皮上刮下的麻殼,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學工業的精煉溶液劑,又是樹脂塑料。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是「中國苧麻之鄉」,苧麻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量4.5萬噸,居全國首位。

苧麻(學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苧麻
  • 別 名:白葉苧麻
  • 拉丁學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金縷梅亞綱
  • 目 :蕁麻目
  • 科 :蕁麻科
  • 族 :苧麻族
  • 屬 :苧麻屬
  • 種 :苧麻
  • 命名者及年代:(L.) Gaudich.,1830

形態特徵

亞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莖上部與葉柄均密被開展的長硬毛和近開展和貼伏的短糙毛。 葉互生;葉片草質,通常圓卵形或寬卵形,少數卵形,長6-15厘米,寬4-11厘米,頂端驟尖,基部近截形或寬楔形,邊緣在基部之上有牙齒,上面稍粗糙,疏被短伏毛,下面密被雪白色氈毛,側脈約3對;葉柄長2.5-9.5厘米;托葉分生,鑽狀披針形,長7-11毫米,背面被毛。

圓錐花序腋生,或植株上部的為雌性,其下的為雄性,或同一植株的全為雌性,長2-9厘米;雄團傘花序直徑1-3毫米,有少數雄花;雌團傘花序直徑0.5-2毫米,有多數密集的雌花。雄花:花被片4,狹橢圓形,長約1.5毫米,合生至中部,頂端急尖,外面有疏柔毛;雄蕊4,長約2毫米,花葯長約0.6毫米;退化雌蕊狹倒卵球形,長約0.7毫米,頂端有短柱頭。雌花:花被橢圓形,長0.6-1毫米,頂端有2-3小齒,外面有短柔毛,果期菱狀倒披針形,長0.8-1.2毫米;柱頭絲形,長0.5-0.6毫米。瘦果近球形,長約0.6毫米,光滑,基部突縮成細柄。花期8-10月。

主要變種

苧麻(原變種)亞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莖上部與葉柄均密被開展的長硬毛和近開展和貼伏的短糙毛。葉互生;葉片草質,通常圓卵形或寬卵形,少數卵形,長6-15厘米,寬4-11厘米,頂端驟尖,基部近截形或寬楔形,邊緣在基部之上有牙齒,上面稍粗糙,疏被短伏毛,下面密被雪白色氈毛,側脈約3對;葉柄長2.5-9.5厘米;托葉分生,鑽狀披針形,長7-11毫米,背面被毛。圓錐花序腋生,或植株上部的為雌性,其下的為雄性,或同一植株的全為雌性,長2-9厘米;雄團傘花序直徑1-3毫米,有少數雄花;雌團傘花序直徑0.5-2毫米,有多數密集的雌花。雄花:花被片4,狹橢圓形,長約1.5毫米,合生至中部,頂端急尖,外面有疏柔毛;雄蕊4,長約2毫米,花葯長約0.6毫米;退化雌蕊狹倒卵球形,長約0.7毫米,頂端有短柱頭。雌花:花被橢圓形,長0.6-1毫米,頂端有2-3小齒,外面有短柔毛,果期菱狀倒披針形,長0.8-1.2毫米;柱頭絲形,長0.5-0.6毫米。瘦果近球形,長約0.6毫米,光滑,基部突縮成細柄。花期8-10月。

貼毛苧麻(變種)與苧麻的區別:莖和葉柄只被貼伏的短糙毛,無開展的長硬毛;葉片多為卵形,稀圓卵形,基部突收狹呈楔形;托葉基部合生。

在廣東、福建、安徽南部等地可能有野生,在廣東、江西、台灣、浙江、安徽等地栽培。日本也有分布。 用途同苧麻。

青葉苧麻(海南植物志)與苧麻的區別:莖和葉柄密或疏被短伏毛;葉片多為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頂端長漸尖,基部多為圓形(有時寬楔形),常較小,下面疏被短伏毛,綠色,或有薄層白色氈毛;托葉基部合生。

產廣西、廣東、台灣、浙江、安徽南部,或栽培。越南、老撾、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 用途同苧麻。

微綠苧麻(雲南植物研究)與苧麻的區別:莖和葉柄被貼伏或近貼伏的短糙毛;葉幼時密被柔毛,老時毛變稀疏,無雪白色氈毛;托葉基部合生。

產雲南東南部(金平)、廣西西南部(龍州)、台灣。生於林中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台灣。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根為利尿解熱藥,並有安胎作用;葉為止血劑,治創傷出血;根、葉並用治急性淋濁、尿道炎出血等症。嫩葉可養蠶,作飼料。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食用。

性味:性寒,味甘。

歸經:肝經;心經;膀胱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湯熏洗。

功能:清熱利尿安胎止血,解毒。

主治:用於感冒發熱麻疹高燒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痛、出血性疾病。

用藥禁忌:無實熱者慎服。《本草經疏》:「病人胃弱泄瀉者勿服,諸病不由血熱者亦不宜用。」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苧麻Boehmerianivea(L..)Gaud.的根。

採收儲藏:冬春季採挖,洗淨,曬乾。 [1]

炮製:

  • ⒈苧麻根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 ⒉苧麻根炭《醫學正傳》:煅存性。現行,取淨苧麻根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內部焦黃色時,噴淋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涼透。
  • ⒊苧麻葉可食用,在江西鷹潭一帶有7月半用苧麻葉子和米粉一起做成包子的習俗。

飲片性狀:

苧麻根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木部淡黃色,中間有數個同心環紋,纖維性,皮部灰褐色。周邊灰棕色至灰褐色。氣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苧麻根炭表面焦黑色,內部焦黃色,味微苦。

藥理:用野苧麻的提取物血凝浸泡大、小鼠尾端的人工創面,可使出血量減少,出血時間縮短;如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也可得到同樣的效果。家兔肌內注射血凝後,凝血時間縮短,但血小板計數未見明顯變化。用浸有血凝的藥棉覆蓋於大鼠的肝、腎傷口,未見明顯的止血作用。從對苧麻的成分研究過程中,發現咖啡酸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因此人工合成了血凝酸胺(咖啡酸二乙胺鹽),給家兔靜脈注射7mg/kg,或小鼠腹腔注射10mg/20g,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均顯着縮短,血凝酸胺在試管內無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但對60Co照射的小鼠能使白細胞及血小板顯着增加。

毒性:血凝酸胺毒性極低,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1583±80mg/kg。家兔靜脈注射,對血壓、呼吸無明顯影響,連續靜脈注射10日對心電圖及肝、腎功能也均無改變。

臨床

  • ⒈苧根散(《聖濟總錄》)治吐血不止:苧麻根、人參、白堊、蛤粉各10g。上4味,搗羅為散,每服2g,糯米飲調下,不拘時候。方中苧麻根止血,為君藥。
  • ⒉(《福建中草藥》)治習慣性流產:苧麻干根30g,蓮子、懷山藥各15g。水煎服。方中苧麻根安胎,為君藥。
  • ⒊(《梅師集驗方》)治妊娠胎動,忽下黃汁如膠,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苧根(去黑皮,切)15g,銀1塊,水9升,煮4升。每服以水1升,入酒0.5升,煎至1升分作2服(一方不用銀)。方中苧麻根安胎,清熱,為君藥。

名家論述

* ⒈《草木疏》:紵,亦麻也,科生數十莖,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歲種也。荊揚之間,一歲三收,今官園種之,歲再刈,刈便生,剝之以鐵,若竹刮其表,厚皮自脫,但得其里韌如筋者,煮之,用緝,謂之徽紵。今南越紵布皆用此麻。

* ⒉《蜀本草》:苗高丈已來,南人剝其皮為布,二月、八月采。江左山南皆有之。

* ⒊《本草衍義》:苧如蕁麻,花如白楊而長,成穗生,每一朵凡數十穗,青白色。

* ⒋《綱目》:苧,可刮洗煮食救荒,味甘美。其子茶褐色,九月收之,二月可種。宿根亦自生。

* ⒌《三農紀》:苧,植藝:收子作種,頭麻者佳,余不堪用。霜降後收子曬乾,以沙土勻拌,盛筐內,遇種時以水試之,沉者佳。種宜春深,沙土為上,兩合土次之,劚土三四遍,作畦闊半步,長四五步,成畦種之,隨用潤上半升,苧子一合拌勻,撒畢以帚掃,苗生,有草即拔去。喜潤,不宜燥,但干以水澆。約苗高三寸,擇肥土作畦移植,子生者三五年方可刈。苧已盛時,宜於周圍掘取新科移栽,則本科長茂。或三五年移,將根科最盛者,間此一畦,移栽彼一畦,此畦既盛,又掘彼畦,若此更代,滋生無窮,月月可栽,但得土潤為妙。根苗宜收室下,停露地即用苫蓋。若根見星月,即變野苧,不堪用。上以糠秕、烘,宜大糞和水,最忌豬屎,栽根,以刀截作半尺,臥栽,每穴二、三尺,各離尺五一窠,次年方堪再刈。若歲久科根盤結,宜分植。若欲致遠,密裹封固,禁見天日。

* ⒍《植物名實圖考》:苧麻,《別錄》下品。《農政全書》謂苧徙絲,非苧,北地寒不宜。考《救荒本草》,苧根味甘,煮食甜美。許州田園亦有種者。蓋自淮而北,近時皆致力於棉花,禦寒時久,而御暑時暫。絺綌之用,唯城市為殷,故種蒔者少耳。野苧極繁,芟除為難,不任績。山苧稍勁,花作長穗翹出,稍異。

* ⒎《本草經疏》:「(苧根)《別錄》專主小兒赤丹,為其寒能涼血也。漬苧汁療渴者,除熱之功也。《日華子》用以治心膈熱,漏胎下血,胎前產後心煩,天行熱疾,大渴發狂,及服金石藥人心熱,罯毒箭、蛇蟲咬,皆以其性寒能解熱涼血故也。」

* ⒏《醫林纂要·藥性》「孕婦兩三月後,相火日盛,血益熱,胎多不安。苧根甘咸入心,能布散其光明,而不為鬱熱,此安胎良藥也。」

* ⒐《本草便讀》:「苧麻根,甘寒養陰,長於滑竅涼血,血分有濕熱者亦屬相宜。大抵胎動因於血熱者多,或因傷血瘀者亦有之。安胎之義,其即此乎。」

* ⒑《本草衍義補遺》:「苧,大補肺金而行滯血,方藥似未曾用,故表而出之。」

* ⒒《本草述》「苧根,丹溪謂其大補陰而即行滯血,是以補為行也。夫甘寒之藥能瀉火,此味止血淋,治丹毒,或入血分而瀉熱乎?但就其安胎、治漏血尤效,則補陰活血之功,又豈徒以瀉熱與他味同論乎。其和血者便在補陰,而能行能止之故可以思矣。」

* ⒓《本草正義》:苧麻根泄熱通利而下行,非胎動者所宜張山雷:「白苧性寒,古方多言其主治小便不通,五淋熱結等證,則有泄熱通利之力,是以《日華本草》謂其甘寒而滑。乃近人偏以為妊娠安胎之用,蓋以苧麻之質堅韌,取其堅固胎元之意。實則既寒且滑,必非胎動者所宜。且根主下行,尤為妊娠禁品。考古今醫藥諸書,惟《梅師方》用以治胎動忽下黃汁,此外殊不多見。丹溪且言其行滯血,則更與胎動大相刺謬,又何可為安胎套藥耶?」

* ⒔《醫林纂要·藥性》苧麻根、葛根之異同汪紱:「苧根亦如葛,皆能養心清肺散火。但葛色白,入氣分,散陽明之火;苧色赤,入血分,散厥陰之火。散火即以補心也。」

苧麻(中藥材)

拼音注音:Zhù Má

別名:家苧麻、白麻、圓麻

來源:蕁麻科苧麻屬植物苧麻Boehmeria nivea(L.)Gaud.,以根、葉入藥。冬初挖根、秋季采葉,洗淨、切碎曬乾或鮮用。

性味:根:甘,寒。葉:甘,涼。 [2]

功能主治

葉:止血,解毒。外用治創傷出血,蟲、蛇咬傷。根:清熱利尿,涼血安胎。用於感冒發熱,麻疹高燒,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根3~5錢,根、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干品研粉撒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