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芙蓉 (錦葵科植物))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芙蓉 (錦葵科植物))

目錄

芙蓉(學名:Hibiscus mutabilis Linn. Sp. Pl.)

是一種錦葵科木槿屬植物原名:木芙蓉,別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酒醉芙蓉,拉丁文名:Hibiscus mutabilis Linn.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狀毛與直毛相混的細綿毛。葉寬卵形至圓卵形或心形,先端漸尖,具鈍圓鋸齒,上面疏被星狀細毛和點,下面密被星狀細絨毛;花初開時白色或淡紅色,後變深紅色,直徑約8厘米,花瓣近圓形,疏被毛。蒴果扁球形,被淡黃色剛毛和綿毛,種子腎形,背面被長柔毛。花期8-10月。芙蓉花花大色麗,為我國久經栽培的園林觀賞植物。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木芙蓉
  • 拉丁學名:Hibiscus mutabilis Linn.
  • 別 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酒醉芙蓉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五椏果亞綱
  • 目 :錦葵目
  • 科  :錦葵科
  • 族  :木槿族
  • 屬  :木槿屬
  • 種  :木芙蓉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小枝、葉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狀毛與直毛相混的細綿毛。葉寬卵形至圓卵形或心形,直徑10-15厘米,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具鈍圓鋸齒,上面疏被星狀細毛和點,下面密被星狀細絨毛;主脈7-11條;葉柄長5-20厘米;托葉披針形,長5-8毫米,常早落。花單生於枝端葉腋間,花梗長約5-8厘米,近端具節;小苞片8,線形,長10-16毫米,寬約2毫米,密被星狀綿毛,基部合生;萼鐘形,長2.5-3厘米,裂片5,卵形,漸尖頭;花初開時白色或淡紅色,後變深紅色,直徑約8厘米,花瓣近圓形,直徑4-5厘米,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雄蕊柱長2.5-3厘米,無毛;花柱枝5,疏被毛。蒴果扁球形,直徑約2.5厘米,被淡黃色剛毛和綿毛,果爿5;種子腎形,背面被長柔毛。花期8-10月。

中國遼寧、河北、山東、陝西、 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區栽培,系我國湖南原產。日本和東南亞各國也有栽培。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 扦插繁殖:在 10 月底 ~11 月上中旬,植株葉片枯落後,結合冬季修剪,選取當年生健壯枝條中下部枝段,剪截成 20 厘米長,綁紮成束,沙藏越冬。 翌年 3 月中下旬取出插入苗床,插後保持土壤濕潤。
  • 分株繁殖:宜在春季植株萌發之前進行,分株之前先把叢生性母株枝條保留約 30 厘米長短截,然後把植株從土中挖出,用利刀劈成幾墩,每墩至少帶有 2 個以上的枝條,然後進行分栽,當年秋季即可開花。

播種

春季播種, 當年苗高即可達到 30 厘米,其中部分植株可以開花。

木芙蓉栽植要施足基肥, 栽植時每穴 1 株,穴徑以苗木根系在穴中舒展為度。 栽時施足基肥,扶正苗木,用熟土覆蓋苗根,使根系舒展,填土滿穴,澆定根水,隔 3 天再澆 1 次,並常保持土壤濕潤,及時中耕除草。栽後 2~3 年內不需再追肥。 2~3 年後可在每年冬季培土時, 覆蓋一層腐熟有機肥, 以提高土壤肥力,保證枝葉繁茂、開花不斷,夏季乾旱時多澆水。 栽後頭幾年,每年均需要適當進行短截,並在株叢基部培土防寒,使其安全越冬,同時可促使多發新枝,增加着花數量。 以後只疏剪病蟲枝和衰老的枝條即可。

盆栽

宜選用大木盆,盆土用園土 7 份、堆肥土 3 份混合配製成培養土,栽後置於向陽處,保持盆土濕潤,發芽後留 4~6 個壯芽,其餘的芽隨時除去,待其長到 30 厘米高時, 留基部 2~3 片葉並剪去枝梢,促使分枝。 生育期間除經常澆水、鬆土外,雨季來臨時,追施以磷鉀肥為主的液肥 1 次,以滿足其分化花芽的需要。 花謝後在土表約 5~8 厘米處將所有枝條短截,然後放冷室內越冬。

病蟲害防治

白粉病

發病初期在葉面出現白粉狀的小斑點,後許多小斑點匯合成大斑。 受害嚴重時,植株衰弱、葉片發黃並提早脫落。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灑25% 粉銹寧 2 000~2 500 倍液,或在早晨露水未乾時噴撒 50% 硫磺粉。

大青葉蟬

以成蟲及若蟲在嫩芽、葉片、嫩枝上刺吸汁液危害,導致枝幹逐漸枯死。 防治方法:於9 月底成蟲產卵前在枝幹上塗藥劑,防止產卵。 在若蟲危害期噴灑 50% 西維因 500 倍液或 2.5% 溴氰菊酯 2000 倍液。

硃砂葉蟎

危害植株葉片。 被害葉初呈黃白色小斑點,後逐漸擴展至全葉,造成葉片捲曲、枯黃脫落。 防治方法:噴灑 40% 氧化樂果 1 000~5 000 倍液。 噴藥時應對準葉背面,並注意噴灑內膛及中、下部葉片。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芙蓉的花、葉、枝、根均可入藥,味微辛,性平,無毒。具有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有消腫排膿止痛之功。

芙蓉花有清熱涼血、消腫排膿等功效,適用於熱癤、瘡癰、乳癰及肺熱咳嗽、肺癰等病症;又可用於血熱引起的崩漏,常與蓮蓬殼配合同用。芙蓉葉與花的功用相似,一般常作外用,能消腫定痛,適用於熱癤、疔瘡、癰腫、水火燙傷及臀部注射針劑後引起的腫塊不消等症。

觀賞價值

木芙蓉的枝、干、芽、葉在各個季節會形成不同的景色,春季梢頭嫩綠,生機盎然;夏季綠葉成蔭,濃蔭覆地;秋季花團錦簇,形色兼備;冬季扶疏枝幹,孕育生機。在一年四季中,木芙蓉凸顯的風姿與妙趣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花大色麗的特點,無論是孤植還是叢植於牆邊、路旁、廳前,都可使整個園林景色獨具韻味。除此之外,木芙蓉會因光照強度的差異導致花瓣中青素濃度不同,使花瓣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早晨為白色和淺紅色,中午和下午變為深紅色,從而使木芙蓉又有「三醉芙蓉」的稱呼。近些年來,由於園藝科技水平的提升,複色芙蓉花得以問世,花瓣上出現彩邊、斑塊或彩色條紋等,延長了花期,增加了花朵大小。

木芙蓉喜光耐陰,適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嚴寒,若在北方地區種植,冬季會有一部分木芙蓉被凍死,另一部分可在第 2 年春天根部發芽,喜肥沃濕潤的砂壤土,生長適應性較強,生長快,萌芽幾率大,可以抵抗 SO 2 、Cl 2 、HCl,對空氣具有一定的淨化能力。

木芙蓉 (木槿屬植物)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原產中國。其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忌乾旱,耐水濕。對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長。為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於枝端葉腋間單生。花、葉均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之效。木芙蓉還是成都市市花,其花語為纖細之美,貞操,純潔。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木芙蓉
  • 別 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
  • 拉丁學名:Hibiscus mutabilis Linn
  • 二 名 法:Hibiscus mutabilis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五椏果亞綱
  • 目 :錦葵目
  • 科  :錦葵科
  • 族  :木槿族
  • 屬  :木槿屬
  • 種  :木芙蓉、重瓣木芙蓉
  • 毒 性:無毒
  • 花 期:8-10月
  • 花 語:纖細之美,貞操,純潔
  • 原產地:中國
  • 分布區域:分布於中國各地

形態特徵

木芙蓉(原變型)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小枝、葉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狀毛與直毛相混的細綿毛。葉寬卵形至圓卵形或心形,直徑10-15厘米,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具鈍圓鋸齒,上面疏被星狀細毛和點,下面密被星狀細絨毛;主脈7-11條;葉柄長5-20厘米;托葉披針形,長5-8毫米,常早落。

花單生於枝端葉腋間,花梗長約5-8厘米,近端具節;小苞片8,線形,長10-16毫米,寬約2毫米,密被星狀綿毛,基部合生;萼鐘形,長2.5-3厘米,裂片5,卵形,漸尖頭;花初開時白色或淡紅色,後變深紅色,直徑約8厘米,花瓣近圓形,直徑4-5厘米,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雄蕊柱長2.5-3厘米,無毛;花柱枝5,疏被毛。

蒴果扁球形,直徑約2.5厘米,被淡黃色剛毛和綿毛,果爿5;種子腎形,背面被長柔毛。

木芙蓉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在長江流域以北地區露地栽植時,冬季地上部分常凍死,但第2年春季能從根部萌發新條,秋季能正常開花。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生長較快,萌櫱性強。對SO2抗性特強,對Cl2、HCl也有一定抗性。

品種分類

品種

經過長期栽培,木芙蓉已經形成了不同品種,常見的有:白花木芙蓉,花白色;醉芙蓉,重瓣,花初開時為純白色,後變為深紅色,為稀有的名貴品種。

變型

重瓣木芙蓉(變型)該變型不同與原變型在於花系重瓣。栽培於福建、廣東、湖南、湖北、雲南、江西和浙江等省。主供園林觀賞用。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莖皮含纖維素39%,莖皮纖維柔韌而耐水、潔白柔韌、耐水濕,可供紡織、制繩、纜索、作麻類代用品和原料,也可造紙等用。古人還用木芙蓉鮮花搗汁為漿,染絲作帳,即為有名的「芙蓉帳」。

生態價值

固土護坡木芙蓉在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態防護中作用十分顯著,因其擁有盤根錯節的根系,也有能向土壤內部伸展的側根,這樣使根系與土壤接觸的面積不斷增大,同時根系與土壤的固着強度也大大增加,從而有助於邊坡穩定性的增強。

淨化大氣

小枝、葉片、葉柄、花萼均密被星狀毛和短柔毛,能有效地吸附大氣中飄浮的固體顆粒物;另外,木芙蓉對SO2抗性強,對Cl2與HCl也有一定抗性。它不僅是優良的園林觀花樹種,同時也是工廠周邊環境綠化淨化的理想樹種。適合在精密儀器廠、自來水廠、電視機廠等要求周邊環境塵埃少、空氣潔淨的地點種植。

觀賞價值

與其他園林植物一樣,木芙蓉的枝、干、芽、葉有其自然生長規律,形成了四季中的不同形態,主要表現春季梢頭嫩綠,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夏季綠葉成蔭,濃蔭覆地,消除炎熱帶來清涼;秋季拒霜宜霜,花團錦簇,形色兼備;冬季褪去樹葉,盡顯扶疏枝幹,寂靜中孕育新的生機;一年四季,各有風姿和妙趣。

由於花大而色麗,中國自古以來多在庭園栽植,可孤植、叢植於牆邊、路旁、廳前等處。特別宜於配植水濱,開花時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嬈,所以《長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稱。此外,植於庭院、坡地、路邊、林緣及建築前,或栽作花籬,都很合適。在寒冷的北方也可盆栽觀賞。

芙蓉花因光照強度不同,故引起花瓣內花青素濃度的變化。木芙蓉的花早晨開放時為白色或淺紅色,中午至下午開放時為深紅色。人們把木芙蓉的這種顏色變化叫「三醉芙蓉」、「弄色芙蓉」。有些芙蓉花的花瓣一半為銀白色,一半為粉紅色或紫色,人們把這種芙蓉花叫做「鴛鴦芙蓉」。因為園藝科技的進步,人們培養了複色芙蓉花,使其花瓣上鑲有彩邊、彩色條紋、斑塊、斑點等,花朵也更加碩大,花期更為長久。

食用價值

木芙蓉花亦可燒湯食,軟滑爽口,花瓣與雞肉一道可製成芙蓉花雞片;與竹筍同煮可製成雪霞羹;與粳米一道可煮"芙蓉花粥";還可與麵粉調合,放入油鍋中炸,炸後與軟骨煨湯等。

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用於肺熱咳嗽,月經過多,白帶;外用治癰腫瘡癤,乳腺炎,淋巴結炎,腮腺炎,燒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0.3~1兩;外用適量,以鮮葉、花搗爛敷患處或干葉、花研末用油、凡士林、酒、醋或濃茶調敷。

附方

  • 1、治吐血、子宮出血、火眼、瘡腫、肺癰:芙蓉花三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 2、治癰疽腫毒:木芙蓉花、葉,丹皮。煎水洗。(《湖南藥物志》)
  • 3、治蛇頭疔、天蛇毒:.鮮木芙蓉花二兩,冬蜜五錢。搗爛敷,日換二至三次。(福建《民間實用草藥》)
  • 4、治水燙傷:木芙蓉花曬乾,研末,麻油調搽。(《湖南藥物志》)
  • 5、治灸瘡不愈:芙蓉花研末敷。(《奇效良方》)
  • 6、治虛癆咳嗽:芙蓉花二至四兩,鹿銜草一兩,黃糖二兩,燉豬心肺服;無糖時加鹽亦可。(《重慶草藥》)
  • 7、治經血不止:拒霜花、蓮蓬殼等分。為末,每用米次下二錢。(《婦人良方》)

植物文化

湖南與木芙蓉

史料記載,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帶便廣種木芙蓉;唐末詩人譚用之賦詩曰:「秋風萬里芙蓉國」。從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國」之雅稱。

成都市市花

1983年5月26日,成都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正式命名芙蓉花為成都市市花。

命名緣由

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艷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稱,又因其生於陸地,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開的花一日三變,故又名「三變花」,其花晚秋始開,霜侵露凌卻丰姿艷麗,占盡深秋風情,因而又名「拒霜花」。

典故傳說

五代後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嫵媚嬌艷,還特愛花。有一年她去逛花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叢叢一樹樹的芙蓉花如天上彩雲滾滾而來,尤其喜歡。孟昶為討愛妃歡心,還頒發詔令:在成都「城頭盡種芙蓉秋間盛開蔚若錦繡。帝語『群臣曰自古以蜀為錦城,今日觀之,真錦城也。』」待到來年花開時節,成都就「四十里如錦繡」,廣政十二年十月,孟昶的綠化城市工程大功告成,攜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樓,相依相隈觀賞紅艷數十里,燦若朝霞的成都木芙蓉花。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稱。後來,後蜀滅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趙匡胤掠入後宮。花蕊夫人常常思念孟昶,偷偷珍藏他的畫像,以述思念之情。趙匡胤知道後,逼迫她交出畫像。但花蕊夫人堅決不從,趙匡胤一怒之下將她殺死。後人敬仰花蕊夫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尊她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稱為「愛情花」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芙蓉 (锦葵科植物))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芙蓉花》


相關視頻

芙蓉花 艷麗無比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