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絹毛山梅花(虎耳草科、山梅花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絹毛山梅花(虎耳草科、山梅花屬植物))

是虎耳草科山梅花屬植物。灌木,高1-3米;二年生小枝黃褐色,表皮縱裂,片狀脫落,當年生小枝褐色,無毛或疏被毛。葉紙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11厘米,寬1.5-5厘米。總狀花序有花7-15(-30)朵,下面1-3對分枝頂端具3-5花成聚傘狀排列。蒴果倒卵形,長約7毫米,直徑約5毫米;種子長3-3.5毫米,具短尾。花期5-6月,果期8-9月。

絹毛山梅花實生苗開花早,2-3年生便能開花,觀賞效果好。根皮可以入藥。活血,止痛,截瘧。用於瘧疾,挫傷,腰肋疼痛,胃氣痛。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無危(LC)。分布於中國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鎮雄、巧家、文山、富寧、景東和漾濞)。生長於海拔350-3000米的林下或灌叢中。

絹毛山梅花(學名: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絹毛山梅花
  • 別 名:建德山梅花、毛萼山梅花、土常山、探花
  • 拉丁學名: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薔薇目
  • 亞 目:虎耳草亞目
  • 科  :虎耳草科
  • 亞 科:繡球花亞科
  • 族  :山梅花族
  • 屬  :山梅花屬
  • 種  :絹毛山梅花
  • 命名者及年代:Koehne,1891
  • 保護級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無危(LC)

植物學史

絹毛山梅花由由奧古斯丁·亨利(Augustine Henry)於1888-1889年發現,1897年被引進法國,當時M.de Vilmorin從AbbéFarges獲得種子。1900年,威爾遜(Wilson)為韋奇(Veitch)先生收藏時,將其引入英國。

形態特徵

灌木,高1-3米;二年生小枝黃褐色,表皮縱裂,片狀脫落,當年生小枝褐色,無毛或疏被毛。葉紙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11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具鋸齒,齒端具角質小圓點,上面疏被糙伏毛,下面僅沿主脈和脈腋被長硬毛;葉脈稍離基3-5條;葉柄長8-12毫米,疏被毛。

總狀花序有花7-15(-30)朵,下面1-3對分枝頂端具3-5花成聚傘狀排列;花序軸長5-15厘米,疏被毛;花梗長6-14毫米,被糙伏毛;花萼褐色,外面疏被糙伏毛,裂片卵形,長6-7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漸尖,尖頭長約1.5毫米;花冠盤狀,直徑2.5-3厘米;花瓣白色,倒卵形或長圓形,長1.2-1.5厘米,寬8-10毫米,外面基部常疏被毛,頂端圓形,有時不規則齒缺;雄蕊30-35,最長的長達7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5毫米;花盤和花柱均無毛或稀疏被白色剛毛;花柱長約6毫米,上部稍分裂,柱頭槳形或匙形,長1.5-2毫米。蒴果倒卵形,長約7毫米,直徑約5毫米;種子長3-3.5毫米,具短尾。花期5-6月,果期8-9月。

繁殖方法

繁殖容易。蒴果於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種子細小,千粒重約0.18克淨種後,用布袋干藏或用薄膜袋密封,置冷庫(5℃)或冰箱中貯藏,翌春播種。播種宜拌細山灰撒播於苗床上,再覆蓋稻草,厚1厘米,以不見土為度。播後15天左右出苗,利用陰天或傍晚揭草,搭上蔭棚,待苗高3-5厘米,氣溫在30℃以下時,可揭去蔭棚,進行全光培育。一年生苗高20-30厘米,兩年後即出圃栽植。該品種還可以進行扦插、壓條繁殖。

主要價值

觀賞:絹毛山梅花實生苗開花早,2-3年生便能開花,觀賞效果好。

藥用:根皮可以入藥。活血止痛截瘧用於瘧疾挫傷腰肋疼痛胃氣痛 [1]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無危(LC)。

絹毛山梅花(原變種):PhiladelphussericanthusKoehne var.sericanthus

形態特徵

灌木,高1-3米;二年生小枝黃褐色,表皮縱裂,片狀脫落,當年生小枝褐色,無毛或疏被毛。葉紙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11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具鋸齒,齒端具角質小圓點,上面疏被糙伏毛,下面僅沿主脈和脈腋被長硬毛;葉脈稍離基3-5條;葉柄長8-12毫米,疏被毛。總狀花序有花7-15(-30)朵,下面1-3對分枝頂端具3-5花成聚傘狀排列;花序軸長5-15厘米,疏被毛;花梗長6-14毫米,被糙伏毛;花萼褐色,外面疏被糙伏毛,裂片卵形,長6-7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漸尖,尖頭長約1.5毫米;花冠盤狀,直徑2.5-3厘米;花瓣白色,倒卵形或長圓形,長1.2-1.5厘米,寬8-10毫米,外面基部常疏被毛,頂端圓形,有時不規則齒缺;雄蕊30-35,最長的長達7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5毫米;花盤和花柱均無毛或稀疏被白色剛毛;花柱長約6毫米,上部稍分裂,柱頭槳形或匙形,長1.5-2毫米。蒴果倒卵形,長約7毫米,直徑約5毫米;種子長3-3.5毫米,具短尾。花期5-6月,果期8-9月。 [2]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50-3000米的林下或灌叢中。產自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模式標本采自湖北。

絹毛山梅花系(學名:Ser. Sericanthi Rehd。)

是薔薇目Rosales虎耳草亞目Saxifragin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繡球花亞科Hydrangeoideae山梅花族Trib. Philadelpheae山梅花屬Philadelphus下屬的一系。本系有6種。

形態特徵

中等灌木,葉下常疏被毛或僅脈腋被毛;總狀花序常下部分枝;花萼外面疏被毛;柱頭棒形或匙形,較花葯長而粗。

本系的模式種

絹毛山梅花(學名:P. sericanthus Koehne) [3]

下級分類

  • 麗江山梅花:Philadelphus calvescens (Rehd.) S. M. Hwang
  • 尾萼山梅花:Philadelphus caudatus S. M. Hwang
  • 滇南山梅花:Philadelphus henryi Koehne
  • 灰毛山梅花(變種):Philadelphus henryi Koehne var. cinereus Hand.-Mazz.
  • 滇南山梅花(原變種)Philadelphus henryi Koehne var. henryi
  • 絹毛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
  • 牯嶺山梅花(變種):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 var. kulingensis (Koehne) Hand.-Mazz.
  • 絹毛山梅花(原變種):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 var. sericanthus
  • 毛柱山梅花 Philadelphus subcanus Koehne
  • 毛柱山梅花:(原變種)Philadelphus subcanus Koehne var. subcanus
  • 密毛山梅花(變種):Philadelphus subcanus Koehne var. dubius (Koehne) S. Y. Hu
  • 城口山梅花(變種)Philadelphus subcanus Koehne var. magdalenae (Koehne) S. Y. Hu
  • 浙江山梅花:Philadelphus zhejiangensis (Cheng) S. M. Hwang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