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紫楠 (樟科 楠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紫楠 (樟科 楠屬植物))

紫楠(拉丁學名:Phoebe sheareri (Hemsl.) Gamble)

別名:紫金楠、金心楠、金絲楠、紫楠、大葉楠、大葉紫楠、黃心楠、見風消、楠木、牛舌條、枇杷木、山枇杷、石環樹、小葉嫩蒲柴、野枇杷、紫金柄、紅毛山楠、毛丹 。是毛茛目,樟科大灌木至喬木,葉革質,圓錐花序,頂端分枝;花被片近等大,卵形,腺體無柄,子房球形,無毛,花柱通常直,果卵形,花期5-6月;果10-11月成熟。該種是楠屬(Phoebe)中分布江蘇的唯一種,是重點保護物種。

分布於中國產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多生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蔭濕山谷和雜木林中。該種病蟲害少,樹木高大、端正,葉大蔭濃,是園林綠化、庭院觀賞樹樹種。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紫楠
  • 拉丁學名:Phoebe sheareri(Hemsl.) Gamble
  • 別 稱:金絲楠、紫金楠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毛茛目
  • 科 :樟科
  • 亞 科:樟亞科
  • 族 :鱷梨族
  • 屬 :楠屬
  • 種 :紫楠
  • 命名者及年代:(Hemsl.) Gamble,1914

形態特徵

大灌木至喬木,高5-15米;樹皮灰白色。小枝、葉柄及花序密被黃褐色或灰黑色柔毛或絨毛。葉革質,倒卵形、橢圓狀倒卵形或闊倒披針形,長8-27厘米,寬3.5-9厘米,通常長12-18厘米,寬4-7厘米,先端突漸尖或突尾狀漸尖,基部漸狹,上面完全無毛或沿脈上有毛,下面密被黃褐色長柔毛,少為短柔毛,中脈和側脈上面下陷,側脈每邊8-13 條,弧形,在邊緣聯結,橫脈及小脈多而密集,結成明顯網格狀;葉柄長1-2.5厘米。

圓錐花序長7-15(18)厘米,在頂端分枝;花長4-5毫米;花被片近等大,卵形,兩面被毛;能育雄蕊各輪花絲被毛,至少在基部被毛,第三輪特別密,腺體無柄,生於第三輪花絲基部,退化雄蕊花絲全被毛;子房球形,無毛,花柱通常直,柱頭不明顯或盤狀。果卵形,長約1厘米,直徑5-6毫米,果梗略增粗,被毛;宿存花被片卵形,兩面被毛,鬆散;種子單胚性,兩側對稱。花期5-6月;果10-11月成熟。

該種分布廣,葉形和毛被都有較大的變異。葉形從倒卵形、倒闊披針形到橢圓狀披針 形,毛被從極濃密的長柔毛或絨毛到稀疏的短柔毛,但葉先端常為突漸尖,橫脈及小脈多 而密集,下面十分明顯,果梗被毛,宿存花被片鬆散是固定的。

主要變種

紫楠(原變種)

峨眉楠(變種)與紫楠不同處在於果梗明顯增粗,直徑達2毫米;一年生小枝極纖細,中部直徑約2毫米;葉倒披針形,少為倒卵形,長8-15厘米,寬2.5-4厘米;結果枝及老葉下面疏被短柔毛。產四川及貴州西北部。生於較低海拔闊葉林中,在四川盆地西部地區較常見。

主要價值

園林:本紫楠樹形端正美觀,葉大蔭濃,宜作庭蔭樹及綠化、風景樹。在草坪孤植、叢植,或在大型建築物前後配植,顯得雄偉壯觀。紫楠還有較好的防風、防火效能,可栽作防護林帶。木材堅硬、耐腐,是建築、造船、家具等良材。根、枝、葉均可提煉芳香油,供醫藥或工業用;種子可榨油,供制皂和作潤滑油。 [1]

藏品

故宮是中國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故宮僅存有為數不多的清代的楠木家具;明十三陵長陵的棱恩殿是現存最大的楠木殿,殿內的60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絲楠木製成的,直徑很粗,得要兩人合抱。另,承德避暑山莊的澹泊敬誠殿也是現存首屈一指的楠木宮殿。保定易縣清西陵中的道光慕陵的隆恩殿與東西配殿雖規制精小,但其木結構全部使用金絲楠木,十分罕見,是世界最大的全部使用金絲楠木的宮殿。民間也收藏有楠木的羅漢床、拔步床和雕刻的飛罩、牌匾和楹聯等對聯等。 金絲楠木製品已經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的古典收藏品。

依據國家標準(GB/T16734-1997)劃分,紫楠為樟科楠木屬,別名金絲楠,具有廣泛的收藏價值。

金絲楠木的鑑別其實不難,楠木中有金絲即是,因為金絲楠木這個名稱並不是一個專業技術名稱,它是歷史上從皇帝到百姓對這種木材的民間說法。首先要確定是楠木,楨楠屬樹種在中國約有34種,只要顯現金絲明顯的均可確定為金絲楠木,但楠木就很珍貴,楨楠屬國家保護樹種,因此常聽到有因砍伐楨楠而被判刑的消息。

市場上的金絲楠木主要有三類,一類是新金絲楠木,國家禁止砍伐且數量稀少,要冒很大風險:二類是老金絲楠木,這類來源比較廣,有清朝早期及明朝時的老房下來的,有三峽截搬遷區及內地古廟宇維修拆下來的。三類是烏木金絲楠木,即陰沉木金絲楠木,是埋在河裡或因地殼變遷埋在地里幾千年的金絲楠木,主要出在四川。還有挖掘古墓挖出的棺槨[揚州漢陵苑廣陵王墓黃腸題湊全部由千年金絲楠木堆砌而成,其邊角料做成的鎮紙在博物館小賣部要賣上千元。

作為中國古典文化瑰寶代表的金絲楠木所制家具及木雕以其極高的觀賞價值極稀少的數量和極優良的品質,有極大的升值潛力。

典故:在以帝王為主角的盜墓事件中,有一件事一直說不清,這就是「乾隆盜木」一說。京城坊間傳得沸沸揚揚有鼻子有眼睛的,說是當年乾隆看中了明陵的金絲楠木,於是以修葺明陵作掩護「拆大改小」「偷梁換柱」,拆下上好的料子給自己修建壽陵。資料上也確實有記載,乾隆修葺過明陵,而且運回了包括金絲楠木在內的大量明陵物料。在現代的考古中,考古學者也親眼看到清陵建築材料中使用了明朝的木料、磚石。如此「鐵板釘釘」的事實,史書上卻不見一點筆墨,這是為什麼?乾隆成了中國盜墓狂人身份最顯貴嫌疑犯

《全國中草藥匯編》:紫楠

拼音:Zǐ Nán

別名:紫金楠、大葉紫楠、金心楠、金絲楠

來源:樟科楠木屬植物紫楠Phoebe sheareri (Hemsl.)Gamble,以葉、根入藥。四季可采。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

葉:溫中理氣。用於腳氣浮腫,腹脹。

根:祛瘀消腫。用於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葉:3~5錢;根: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紫楠

拼音:Zǐ Nán

別名:紫金楠、金心楠、金絲楠(《中國樹木分類學》),楠木(《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枇杷木、小葉嫩蒲柴(《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出處:《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來源:為樟科植物紫楠的樹皮及枝葉。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達16米。幼枝和幼葉密生褐色絨毛。單葉互生,革質,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8~24厘米,寬4~9厘米,先端短尾尖,偶為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幼時脈上有細毛,後漸脫落,下面灰綠色,脈上密被棕色細毛,網狀脈凸起。圓錐花序腋生,密被淡棕色絨毛;花兩性;花被6裂,長約3毫米,兩面有毛;能育雄蕊9,花葯4室,第三輪雄蕊外向瓣裂。核果卵圓形,長約8毫米,基部為宿存的杯狀花被管所包被;果柄有絨毛。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紫楠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部:生陰濕山谷雜木林中。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各地。

性味:《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葉:性微溫,味辛。"

功能主治:

①《浙江中藥資源名錄》:"煎湯洗轉筋及足腫。"

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葉:暖胃順氣。" [2]

複方

治水濕腳氣浮腫,氣逆腹脹:紫楠葉一兩,石菖蒲根、飯消扭(薔薇科蓬蘽)、寒扭(薔薇科高粱泡)根各五至六錢,老薑三片。水煎,每日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中藥大辭典》

《紫楠 》的精美圖片欣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