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石南藤 (胡椒科 胡椒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石南藤 (胡椒科 胡椒屬植物))

石南藤(學名:Piper wallichii (Miq.) Hand.-Mazz.)

是胡椒科,胡椒屬攀援藤本;葉片硬紙質,橢圓形,頂端長漸尖,有小尖頭,基部短狹或鈍圓,兩側近相等,腹面無毛,背面被長短不一的疏粗毛;網狀脈明顯;葉柄無毛或被疏毛;花單性,雌雄異株,聚集成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雄花序於花期幾與葉片等長,總花梗與葉柄近等長或略長,苞片圓形,稀倒卵狀圓形,邊緣不整齊,花葯腎形,子房離生,柱頭披針形。漿果球形,5-6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廣西北部和西南部、貴州北部至西南部、雲南東南至西南部和西北部、四川北部和南部及東南部。廣布於尼泊爾、印度東部、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亞。生於林中蔭處或濕潤地,爬登於石壁上或樹上,幾海拔310-2600米。該種莖入藥,有祛風寒,強腰膝,補腎壯陽之功效。常治風濕痹痛、腰腿痛等。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石南藤
  • 學 名:Piper wallichii (Miq.) Hand.-Mazz.
  • 別 稱:爬岩香、巴岩香等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胡椒目
  • 科 :胡椒科
  • 屬 :胡椒屬
  • 亞 屬:胡椒亞屬
  • 種  :石南藤
  • 命名者及年代:(Miq.) Hand.-Mazz.,1929
  • 分布區域:中國湖北、湖南等省及尼泊爾,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

植物學史

石南藤以「南藤」之名,始載於《開寶本草》,又名風藤,馬志曰:「風藤生依南樹,故號南藤」,蘇頌曰:"南藤,即丁公藤也。生南山山谷,今出泉州(福建晉江),榮州(四川建昌)。生依南木,故名南藤,苗如馬鞭,有節,紫褐色,葉如杏葉而尖。采無時」。李時珍曰:「今江南、湖南諸大山有之。南藤細藤圓膩,紫綠色,一節一葉,葉深綠色,似杏葉而微短厚。其莖貼樹處,有小紫瘤疣,中有小孔。四時不凋,莖葉皆臭而極辣」。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枝被疏毛或脫落變無毛,干時呈淡黃色,有縱棱。葉硬紙質,干時變淡黃色,無明顯腺點,橢圓形,或向下漸次為狹卵形至卵形,長7-14厘米,寬4-6.5厘米,頂端長漸尖,有小尖頭,基部短狹或鈍圓,兩側近相等,有時下部的葉呈微心形,如為微心形時,則其凹缺之寬度狹於葉柄之寬度,腹面無毛,背面被長短不一的疏粗毛;葉脈5-7條,最上1對互生或近對生,離基1-2.5厘米從中脈發出,弧形上升至葉片3/4處彎拱連接,余者均基出,如為7脈時,則最外1對細弱而短,網狀脈明顯;葉柄長1-2.5厘米,無毛或被疏毛;葉鞘長8-10毫米。

花單性,雌雄異株,聚集成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雄花序於花期幾與葉片等長,稀有略長於葉片者;總花梗與葉柄近等長或略長,無毛或被疏毛;花序軸被毛;苞片圓形,稀倒卵狀圓形,邊緣不整齊,近無柄或具被毛的短柄,盾狀,直徑約1毫米;雄蕊2枚,間有3枚,花葯腎形,2裂,比花絲短。雌花序比葉片短;總花梗遠長於葉柄,長達2-4厘米;花序軸和苞片與雄花序的相同,但苞片柄於果期延長可達2毫米,密被白色長毛;子房離生,柱頭3-4,稀有5,披針形。漿果球形,直徑3-3.5毫米,無毛,有疣狀凸起。花期5-6月。

分布於中國湖北西南部(宜昌、興山、巴東、恩施)、湖南西部(永順、東安)、廣西北部和西南部(龍勝、靈川、臨桂、大鳴山)、貴州北部至西南部(沿河、遵義、安順)、雲南東南至西南部和西北部(西疇經雙柏、景東至滄源、梁河、瀘水、福貢、貢山)、四川北部(城口、昭化、青川、平武)和南部(綿竹、灌縣、什邡、彭縣、邛崍、天全、峨眉、馬邊、雷波、屏山、宜賓、廬州、江津)及東南部(酉陽、南川)、甘肅南部(文縣)。廣布於尼泊爾、印度東部、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亞。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中蔭處或濕潤地,爬登於石壁上或樹上,幾海拔310-2600米。

栽培技術

繁殖通常採用空中壓條或扦插法。生長期間在母株上選擇健壯的莖節,在節下剝去0.5厘米寬的皮層一圈,再用濕潤的山泥包住以節為中心的4厘米寬的範圍,也就是說包住剝皮處和不定根,稍留縫隙,以便澆水和察看。高壓一般在3月進行。壓條生根後,即可在翌年春季或當年秋季剪離母株,去掉塑膜,保留土團上盆。不論老莖、嫩莖均可扦插。扦插可於早春3月間樹木萌芽前或在9-10月進行。選擇生長健壯的莖節,斜插于山泥中,讓不定根埋在土裡,土壤要保持濕潤。如沒有山泥,可用腐殖泥2份加沙1份,或草木灰1份塘泥2份代替。

石南藤的栽培和養護比較粗放,對土壤要求不嚴。石南藤的主要病蟲害是地老虎和螞蟻,所以使用的泥土必須進行消毒處理,消毒方法可用1500倍液的敵百蟲消毒或把泥土放在烈日下暴曬。如發現其他病蟲害時,可用1000-1500倍液50%的殺螟松或用80%的敵敵畏1000倍水稀釋毒殺。 [1]

主要價值

莖入藥,祛風寒強腰膝補腎壯陽。常治風濕痹痛腰腿痛等。

【侗藥】膠賓,酒餅藤:全草治風濕骨痛跌打內傷骨折《桂藥編》

【壯藥】蔞差:全草治風濕骨痛,跌打內傷《桂藥編》。

【苗藥】Fiux giod ghunb胡椒棍Uab mongb makveeb蛙猛漫煙全草治療寒濕筋骨疼痛腰膝酸軟《苗醫藥》。

【水藥】要哈哄(ja u ha hup):全草治跌打損傷風濕痛《水醫藥》。

石楠藤的功效與作用

(一)名家論述

功效:祛風濕,舒筋絡,強腰膝,除痹痛。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腰膝無力,咳嗽氣喘,腎虛咳嗽,陽痿。

第1步《別錄》:主金瘡痛。

第2步《開寶本草》:主風血,補衰老,起陽,強腰腳,除痹,變白,逐冷氣,排風邪。亦煮汁服,亦浸酒服,冬月用之。

第3步《本草圖經》:治腰痛。

第4步《滇南本草》:治寒濕痹傷筋,祛風,筋骨疼痛,利小便及莖中痛,熱淋初起,利小便急速。

第5步《綱目》:煮汁服,治上氣咳嗽。

(二)臨床應用

祛風、舒筋活絡。從臨床觀察,有利尿作用。

健胃。石楠藤有健胃的功效。

用於治風濕性關節炎,以慢性而偏於寒、有腰膝疼痛、下肢無力者較適宜,常配其它祛風濕藥和補益藥,方如石楠藤湯。

用於治風寒感冒所致的頭痛,配白芷、藁本等。

用於治小兒疳積腹脹,取其有健胃作用,常配黃連、雞內金、陳皮等同服。 [2]

(三)石楠藤的性味歸經

性味:辛苦平。

歸經:入腎經。

功能:壯筋骨,去風濕。

主治:腰腿疼痛,軟弱無力。

用法用量:6-10克。外用適量。

用藥忌宜:陰虛火旺者慎服。

石南藤《中藥材》

拼音:Shí Nán Ténɡ

別名:爬岩香

來源:為胡椒科胡椒屬植物巴岩香Piper wallichii (Miq.)Hand.-Mazz. var hupehense (DC.)Hand.-mazz.,以莖、葉或全株入藥。全株全年可采。莖、葉夏秋採集,分別曬乾。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腰膝,止痛,止咳。用於風濕痹痛,扭挫傷,腰膝無力,痛經,風寒感冒,咳嗽氣喘。

用法用量:3~5錢。 [3]

備註

(1)多種植物也作石南藤用:山蒟(綠藤、香藤、鑽骨風)Piper hancei Maxim.;風藤(海風藤、細葉青蔞藤)Piper kadsura (Choisy)Ohwi [P. futokadsura Sieb. et Zucc.];蛤蔞(假蒟、假蔞)Piper sarmentosum Roxb.;毛蒟(毛蔞、石蔞)Piper puberulum (Benth.)Maxim.;海南蒟(山胡椒)Piper hainanense Hemsl。薔薇科石楠屬植物石楠Photmia serrulata Lindl.的帶葉枝條,在河北、江蘇等地也作石南藤。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石楠藤》的精美圖片欣賞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石南藤 (胡椒科 胡椒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中藥採摘之石南藤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