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白背黃花棯(錦葵科、黃花稔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白背黃花棯(錦葵科、黃花稔屬植物))

直立多枝半灌木,高達1米,全株有星狀氈毛或柔毛。葉菱形或矩圓狀披針形,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托葉刺毛狀。花腋生,中部以上有節;無小苞片;萼杯狀,5裂,裂片三角形;花黃色,花瓣倒卵形。 蒴果盤狀,分果爿8-10,頂端具2短芒。 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廣東、廣西、台灣、福建;中南半島和印度也有。性耐旱,常見於曠野灌叢間。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白背黃花稔
  • 別 名:黃花地桃花、地膏藥、黃花母、千斤墜、枚葉草、山雞綢、吐黃旗
  • 二 名 法:Sida rhombifolia Linn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木蘭綱
  • 亞 綱:五椏果亞綱
  • 目 :錦葵目
  • 科 :錦葵科
  • 族 :錦葵族
  • 屬 :黃花棯屬
  • 種 :白背黃花稔
  • 分布區域: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形態特徵

直立亞灌木,高約1米,分枝多,枝被星狀綿毛。葉菱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45毫米,寬6-20毫米,先端渾圓至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鋸齒,上面疏被星狀柔毛至近無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柔毛;葉柄長3-5毫米,被星狀柔毛;托葉纖細,刺毛狀,與葉棲近等長。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2厘米,密被星狀柔毛,中部以上有節;萼杯形,長4-5毫米,被星狀短綿毛,裂片5,三角形;花黃色,直徑約1厘米,花瓣倒卵形,長約8毫米,先端圓,基部狹;雄蕊柱無毛,疏被腺狀乳突,長約5毫米,花柱分枝8-10。果半球形,直徑6-7毫米,分果爿8-10,被星狀柔毛,頂端具2短芒。花期秋冬季。

主要價值

莖皮纖維可代麻;全草入藥,有疏風解熱、散瘀拔毒之效。

本種提示

本種與拔毒散 S. szechuensis Matsuda 很相似,但本種葉柄較短,花單生於葉腋,和雄蕊柱無毛而與後者不同。 [1]

參考文獻

白背黃花稔 黃花母霧(猛)(廣東),「亞母頭」(廣西壯語)

Sida rhombifolia Linn. Sp. Pl. 684, 1753; Cavan. Diss. 1: 23, t. 3, f. 12, 1787; Masters in Hook. f. , Fl. Brit. Ind.1: 323, 1874; Forbes & Hemsl. in Jour. Linn. Soc. Bot. 23: 85, 1886 (Ind. Fl. Sin. 1); Matsum. & Hayata in Jour. Coll. Sci. Univ. Tokyo 22: 52, 1906 (Enum. Pl. Formosa); Gagnep. in Lect., Fl. Gen. Indo-Chine 1: 405, 1910; Hayata Ic. Pl. Formosa: 96, 1911; Masamune & al. in Trans. Nat. Hist. Soc. Formosa 25: 419, 1935; S. Y. Hu Fl. China Family 153: 20, Pl. 5-1-4, 1955; 侯寬昭, 廣州植物志246, 1956; 陳煥鏞, 海南植物志2: 92. 1965; 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植物志2: 194. 1979.

白背黃花稔(原變種)

屬於直立亞灌木,高約1米,分枝多,枝被星狀綿毛。葉菱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45毫米,寬6-20毫米,先端渾圓至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鋸齒,上面疏被星狀柔毛至近無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柔毛;葉柄長3-5毫米,被星狀柔毛;托葉纖細,刺毛狀,與葉棲近等長。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2厘米,密被星狀柔毛,中部以上有節;萼杯形,長4-5毫米,被星狀短綿毛,裂片5,三角形;花黃色,直徑約1厘米,花瓣倒卵形,長約8毫米,先端圓,基部狹;雄蕊柱無毛,疏被腺狀乳突,長約5毫米,花柱分枝8-10。果半球形,直徑6-7毫米,分果爿8-10,被星狀柔毛,頂端具2短芒。花期秋冬季。 [2]

分布範圍

產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和湖北等省區。常生于山坡灌叢間、曠野和溝谷兩岸。分布于越南、老撾、柬埔寨和印度等地區。全草入藥用,有消炎解毒、祛風除濕、止痛之功。

異名

金盞花、單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隴(《貴州植藥調查》),黃花稔、黃花霧、黃花草、黃花母(《文山中草藥》) ,大地丁草、拔膿消(《廣西中藥志》),黃花猛、膿見愁、地膏藥(《文山中草藥》)

來源:

為錦葵科植物白背黃花稔的全草。

植物形態:

直立多枝半灌木,高0.5~1米。小枝密被星狀柔軟綿毛。葉互生,長圓狀披針形,或菱形,長約1.5~4厘米,寬約1~1.5厘米,先端短尖或渾圓,邊緣有鋸齒;薄紙質,上面被短的星狀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柔毛;葉柄長約3~6毫米;托葉刺毛狀。花單生於葉腋;花柄柔弱,中部以上有節,長約1~2厘米;萼綠色,被星狀柔毛,5裂;花瓣5,黃色,闊倒卵形,先端鈍而微凹,基部連合,與雄蕊筒合生;雄蕊多數,花絲合生成管狀,無毛,有稀疏的腺狀乳頭突起;心皮8~10,圍繞中軸成環狀,平滑或稍有皺紋,長約2.5毫米,包藏於萼內。蒴果近盤狀,直徑6~7毫米,成熟時心皮與中軸分離,頂部具2芒。花期11~12月。

生於丘陵地、山坡、海濱、水溝邊或路旁。

分布狀況

雲南、廣東、廣西、台灣、福建、貴州、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本植物的根(黃花母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

秋季採收,曬乾。

【藥材】乾燥的全草,長短不一,幼枝被星狀柔毛,老枝無毛,有網眼狀紋理。葉多破碎,捲縮,完整的葉呈長圓狀披針形或菱形,葉面暗綠色,背面灰綠色,被星狀柔毛。花生於葉腋,黃色。氣微香,味淡。以乾燥、無泥砂者為佳。

產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地。

性味

* 1 《廣東中藥》:甘,淡

* 2《廣西中藥志》:味微酸澀,性涼,無毒。

【歸經】《泉州本草》:"入心、肝、肺、大小腸諸經。"

功用主治

清熱利濕活血排膿治流感,感冒,扁桃體炎,痢疾,腸炎,黃疸,痔血,吐血,癰疽疔瘡

* 1《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涼血止血,治腸痔痼疾,下血。"

* 2《廣西中藥志》:"清涼拔毒消腫排膿。葉:敷疔瘡,瘡癤。"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3兩)。外用:搗敷。 [3]

選方

# 治痔瘡腫毒,骨折(復位後,小夾板固定):黃花母鮮葉搗爛外敷患處。(《文山中草藥》) # 治關節筋骨痛風:干黃花母全草,每次二兩,水煎服。(《泉州本草》) # 治勞力過度吐血:鮮黃花母全草二兩。合豬瘦肉燉服。(《泉州本草》) # 治外傷出血:黃花稔頭適量,搗敷創口。(《閩東本草》) # 治濕疹:黃花稔加水燉服。(《閩東本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