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瑞香花 (桃金娘目瑞香科植物))
瑞香花 (桃金娘目瑞香科植物
瑞香(Daphne odoraThumb.)為瑞香科瑞香屬常綠灌木,是我國傳統名花。因其植株矮壯,樹形自然而瀟灑,故又稱蓬萊花、風流樹。葉互生,質厚,長橢圓形;花蕾紅色,開後淡白色,花小而多,香氣芳醇持久,花期可提早到春節期間。觀賞價值很高,為盆栽現賞植物上品。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瑞香花
- 別 名:睡香、蓬萊紫、風流樹、毛瑞香、千里香、山夢花
- 拉丁學名:Daphne odora Thumb.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目 :桃金娘目 Myrtiflorae
- 科 ;瑞香科 Thymelaeaceae
- 屬 :瑞香屬 Daphne
- 種 :瑞香
- 分布區域:四川、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省。
形態特徵
常綠直立灌木;枝粗壯,通常二歧分枝,小枝近圓柱形,紫紅色或紫褐色,無毛。葉互生,紙質,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7-13厘米,寬2.5-5厘米,先端鈍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側脈7-13對,與中脈在兩面均明顯隆起;葉柄粗壯,長4-10毫米,散生極少的微柔毛或無毛。
花外面淡紫紅色,內面肉紅色,無毛,數朵至12朵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苞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寬2-3毫米,無毛,脈紋顯著隆起;花萼筒管狀,長6-10毫米,無毛,裂片4,心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心臟形,與花萼筒等長或超過之;雄蕊8,2輪,下輪雄蕊着生於花萼筒中部以上,上輪雄蕊的花葯1/2伸出花萼筒的喉部,花絲長0.7毫米,花葯長圓形,長2毫米;子房長圓形,無毛,頂端鈍形,花柱短,柱頭頭狀。果實紅色。花期3-5月,果期7-8月。
瑞香花雖經栽培馴化,對立地環境要求仍較高。它喜溫暖、濕潤、涼爽的氣候環境,不耐嚴寒;忌暑熱;喜弱光,忌烈日直射,適生干半陰地;喜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在粘重土及乾旱貧瘠地生長不良;忌積水地。
栽培技術
扦插繁殖
瑞香花繁殖可用播種、壓條和扦插等方法,但前兩者育苗條件要求較高,不宜大田培育,成效較慢,生產中多用扦插繁殖。
* 1. 插穗的選擇:扦插瑞香花枝條成熟的程度直接影響扦插的成活率,因此在不同時期對插穗有不同的要求:4—6月扦插時,應選用當年生的健壯頂部嫩枝作插穗;7—9月扦插時,則應選用當年生的粗壯半木質化枝條作插穗。
* 2. 插穗的剪取:把選好的枝條截成5~7cm長的段,摘去下部葉片,帶踵並保留頂部2~3張葉片,截取插條時必須用枝剪或鋒利的小刀,以保證創口平滑,提高成活率。
* 3. 插穗的處理:宜隨采隨扦插,將剪取的插穗紮成捆,浸泡於50-100mg/L的NAA或IAA溶液中18~24小時,然後插於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質山土或火燒七中。
* 4. 插床管理:插後應在插床上方搭蔭棚遮蔭,遮蔭度在70%以上,50天內不能受陽光直射,插床溫度保持在25-30℃;插床介質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20%左右或更低,過濕會影響生根,最好能採用間隙噴霧的方法來保持濕度,提高成活率;扦插苗生根後,可噴施1/2MS營養液或其他稀釋液肥,每10-15天1次,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待苗高10~15crn,根系較為發達時,即可分植入盆。
* 5. 移植管理:瑞香花萌芽力強,耐修剪,但移植難度大,移植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若需在夏季移植,則應選擇早晚或陰涼天氣。移植時,苗木應多帶些宿土,對枝條要加以修剪,適當遮蔭,才易成活。
花期管理
春季扦插或2年生的瑞香花一般8月底或9月初始蕾,從始蕾到始花約需150天,孕蕾期較長,因此,掌握瑞香花的花期管理技術是其栽培管理過程的最重要環節。
* 1. 控制水分:瑞香花在盛夏進入半休眠狀態,新陳代謝滯緩,其革質葉對水分的蒸騰量減少,對水分的需要量不大,空氣濕度保持在70%左右,栽培土含水量以植株不發生萎蔫為宜;若栽培土過濕易造成植株因「悶根」而死亡,這是瑞香花夏季植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決的最佳辦法是安裝自動噴霧裝置,有利於降低氣溫、保持空氣濕度,清潔枝葉而提高光合作用,以保證瑞香花能安全越夏。入秋後,氣溫逐漸下降,涼爽的天氣促使瑞香花開始生長,孕蕾後對水分的需要量也逐漸增大,可逐漸加大栽培土含水量,保持間干間濕,並經常用清水噴灑葉面,保持清新。開花前30天提高水溫可促進開花,盛花期控水可延長開花期。
* 2. 合理施肥:瑞香花不耐濃肥,種植時以腐熟的餅肥加過磷酸鈣做基肥,基本上可滿足生長階段的需要。休眠期別施肥,否則容易造成當年不開花和不抽新芽。見蕾後,每月可施l/2MS營養液或其他稀釋液肥2~3次,堅持薄肥勤施的原則,切忌施用未經腐熟的人糞尿,少施尿肥,花前60天至開花可適當加大施肥濃度,還可將食用萊子油或芝麻油在離主根5cm處分3點各施用3mL,效果頗佳。開花期噴施100mg/L的磷酸二氫鉀可延長花期。所有施肥應選擇早晚或陰涼天氣時進行。
* 3. 適時遮蔭:瑞香花在閩南地區種植越夏較為困難,常在海拔較高處栽培。倘若能搭建蔭棚適時遮蔭,防止烈日暴曬,並保持通風且濕潤狀態,在低海拔地區也可安全度過夏季休眠期而進入花期。見蕾後可逐漸撤除遮光物,接受全日照,有利於枝葉健壯,花色鮮艷,氣味香濃。
相反,閩北地區露地栽培瑞香花不易越冬,則改蔭棚為溫棚,移花入室,並充分接受光照,可保瑞香花花期如常,安然越冬。0℃以上氣溫對金邊瑞香花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凍害。
病毒病害防治
治療(抑治)方法:
- 1. 對於爛枯類病毒苗,由於哲無抑治辦法,只好拔陳集中燒毀,其培養土挖除探埋,以肪繼續擴散。對於黃化病毒苗和小葉病毒苗的殘枝敗葉,也需及時收集燒毀。其植株以隔離培育觀察為宜。其培養土也應及時鏟陳探埋。
- 2. 對於捲曲病毒苗,可就地採取扶正祛邪的原刪進行抑制治療。其抑治方法步驟如下:
- A. 改善不良的生態條件,增強光照,加強通風透氣,適控乾濕度,增施磷鉀肥和饊量元素,育壯植株,以增強其抗病力。
- B. 採用1000倍醫用阿斯匹林(乙酰水楊酸)液每周淋噴一次,以阻止病原繼續入侵和提高抗病力。
* C. 藥物治療:
*第一步驅風解毒:由於該病毒類似感冒而發,故採用大劑量的中藥「防風」(占總藥量的50%)以發做風邪,再配上 盒銀花」、「板蘭根」、黃芩 、「連翹」各等量,四昧中藥材占總藥量的50%。加五倍量的磚水,文火煮半小時,濾去藥渣再加同樣量玲水煮半小時後,濾出藥渣,兩次藥液混合,稀釋20倍,于晴天下午四時許噴施葉背,淋澆全株,每隔三天淋噴一次,續兩次。
*第=步營養扶正:選用上海產磷酸二氫鉀、多元葉肥精{或其它葉面肥)、光合饊肥(山東產)各等量,500倍液,噴澆並用,三天一次,續兩次。
*第三步抑治病毒:選用5%菌毒清或1.5%植病靈乳劑500倍液,交替噴葉背或淋株根,每周一次續三次為第一療程。休藥一周,進行營養扶正治療。第二療程,用同拌藥物,改為每隔10天進行治療一次(其問結合營養治療一次)。治療三次為第二療程。體藥一周,營養治療兩次。第三療程,用同樣藥物,改為每半月施藥一次,續三次(其間每隔五天,營養治療一次)。
預防辦法:
- 1. 不引種帶病毒種苗和可疑帶病毒種苗。
- 2. 凡有引進種苗,均選用5%苗毒清500倍液浸泡種苗一小時後撈出,沽水洗淨,晾乾水分後定植。
- 3. 選用山上腐殖土90%、黃泥10%,作為培養土。有條件的,可混進50%的泥炭土。少量盆栽的,儘可能選用四川蛾眉山出產的荷王牌仙土種植。就地取材的培養土,有可能有病毒潛伏,應事先用苗毒清稀釋液淋遘兩次以消毒。
- 4. 為肪患於未然.每月用苗毒清或植病靈稀釋液,噴澆各一次。
- 5. 創造一個與其相適應的生態條件,控制好溫度、乾濕度,加強通風透光。用肥少氨多磷鉀,適當補充微量元素,育壯植株,提高抗逆性。
- 6. 選用無患病的母株.剪取扦插材料,扦插前先用苗毒清稀釋500倍,或植病員稀釋800倍浸泡1時後撈出,潔水洗淨,晾乾後扦插。扦插後,每10天噴上藥荊稀釋液一次。
瑞香花的象徵意義
瑞香花的象徵意義為吉祥如意,花卉寓意着吉祥和祥瑞,適合送給家人或朋友,也可以盆栽種於室內。瑞香花外形美觀秀麗,花朵顏色淡雅,將其種養在家中,能夠裝飾房間,可供人觀賞,還能調節空氣濕度,淨化室內的空氣,有利於人體健康。
瑞香花的象徵含義
瑞香花是比較吉祥的花卉植物,是中國的傳統名花。植株的花期在冬季春節期間,花語為祥瑞,有着吉祥如意的象徵意義,將其送給家人或朋友,表達了自己對家人朋友的美好祝願之情。將其擺放在家中,可供人觀賞,還能夠淨化室內的空氣。
瑞香花是瑞香科瑞香屬常綠灌木植物,又被稱為蓬萊紫、毛瑞香和千里香。植株直立生長,枝幹較為粗壯,幼枝光滑無毛,多為紫紅色。葉片互生,質感柔軟,多呈長圓狀或卵圓狀,正面為深綠色,反面為淺綠色,脈絡清晰,邊緣較為光滑。
瑞香花的花朵較為美觀,花朵頂生,數量較多,外層為淡紫色,內層為淡紅色。花瓣多呈卵狀或披針狀,花萼為圓筒狀,雄蕊有8枚,花絲和花柱較短,花葯和子房呈長圓狀,花期在3~5月之間。植株的果實為紅色,果期在7~8月之間。 [2] 香花的繁殖方式為播種、扦插和壓條,常用的方式為扦插繁殖。瑞香花喜溫,適合在溫暖、陰涼且較為濕潤的氣候環境下生長。植株不耐貧瘠,可用疏鬆透氣的肥沃沙壤土種養。養護期間,要避免盆底積水和強光直射,冬季要做好防寒工作。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瑞香花 (桃金娘目瑞香科植物))的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