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栝樓 (葫蘆科 栝樓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栝樓 (葫蘆科 栝樓屬植物))

是葫蘆科,栝樓屬多年生攀緣草本,長可達10米。根狀莖肥厚,圓柱狀,外皮黃色。莖多分枝,無毛;葉互生,近圓形或心形,雌雄異株;雄花數朵總狀花序,少有單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實近球形,熟時橙紅色,花果期7-11月。

栝樓有解熱止渴、利尿、鎮咳祛痰等作用。 種子含脂花肪油;果實含三萜皂苷、有機酸、樹脂、糖類、色素;根含蛋白質、皂苷、酸類。分布於中國遼寧、華北、華東、中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中、草地和村旁田邊。因本種為傳統中藥天花粉和栝樓,故在其自然分布區內、外,廣為栽培。分布於朝鮮、日本、越南和老撾。

栝樓(學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栝樓
  • 拉丁學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葫蘆目
  • 科 :葫蘆科
  • 族 :南瓜族
  • 亞 族:栝樓亞族
  • 屬 :栝樓屬
  • 亞 屬:栝樓亞屬
  • 組 :葉苞組
  • 種 :栝樓
  • 命名者及年代:Maxim.,1859
  • 分布區域:中國遼寧、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等省及朝鮮,日本,越南,老撾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長達10米;塊根圓柱狀,粗大肥厚,富含澱粉,淡黃褐色。莖較粗,多分枝,具縱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葉片紙質,輪廓近圓形,長寬均約5-20厘米,常3-5(-7)淺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僅有不等大的粗齒,裂片菱狀倒卵形、長圓形,先端鈍,急尖,邊緣常再淺裂,葉基心形,彎缺深2-4厘米,上表面深綠色,粗糙,背面淡綠色,兩面沿脈被長柔毛狀硬毛,基出掌狀脈5條,細脈網狀;葉柄長3-10厘米,具縱條紋,被長柔毛。卷鬚3-7歧,被柔毛。

花雌雄異株。雄總狀花序單生,或與一單花並生,或在枝條上部者單生,總狀花序長10-20厘米,粗壯,具縱棱與槽,被微柔毛,頂端有5-8花,單花花梗長約15厘米,花梗長約3毫米,小苞片倒卵形或闊卵形,長1.5-2.5(-3)厘米,寬1-2厘米,中上部具粗齒,基部具柄,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狀,長2-4厘米,頂端擴大,徑約10毫米,中、下部徑約5毫米,被短柔毛,裂片披針形,長10-15毫米,寬3-5毫米,全緣;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長20毫米,寬18毫米,頂端中央具1綠色尖頭,兩側具絲狀流蘇,被柔毛;花葯靠合,長約6毫米,徑約4毫米,花絲分離,粗壯,被長柔毛。雌花單生,花梗長7.5厘米,被短柔毛;花萼筒圓筒形,長2.5厘米,徑1.2厘米,裂片和花冠同雄花;子房橢圓形,綠色,長2厘米,徑1厘米,花柱長2厘米,柱頭3。

果梗粗壯,長4-11厘米;果實橢圓形或圓形,長7-10.5厘米,成熟時黃褐色或橙黃色;種子卵狀橢圓形,壓扁,長11-16毫米,寬7-12毫米,淡黃褐色,近邊緣處具稜線。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繁殖方法

分根繁殖:3月中下旬挖取3-5年生斷面白色新鮮的健壯雌株的老根,分成7-10cm的小段,穴栽,澆足水,約10餘天出苗,每年結合中耕施追肥2-3次。

種子繁殖:9-10月採收果實,待果皮稍軟,取出種子以草木灰拌種擦去果肉,干藏過冬;亦可帶果梗懸掛於通風處。冷床育苗在早春進行,將種子尖頭插入土中,常噴水保持苗床濕潤、待種子萌動時,開始通氣,床溫控制在22℃左右,約10日後出土,見真葉伸出即可上盆或分栽培育。直播在4月進行,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之地,開穴施足基肥,穴距30x40厘米。覆土後點播種子,再蓋厚2厘米泥,約半個月出土,當有真葉2片時每穴留苗1株,待蔓長至50厘米時插引杆。

主要價值

藥用別名

果裸(《詩經》),王菩(《呂氏春秋》),地樓(《本經》),澤巨、澤冶(《吳普本草》),王白(《廣雅》),天瓜(《爾雅》郭璞注),萯(《穆天子傳》郭璞注),瓜葵(《針灸甲乙經》),澤姑、黃瓜(《別錄》),天圓子(《東醫寶鑑》),柿瓜(《醫林纂要》),野苦瓜(《貴州民間方藥集》),杜瓜、大肚瓜(《浙江中藥手冊》),藥瓜(《四川中藥志》),鴨屎瓜(《廣東中藥》)。

炮製要點

當果實表面有白粉,變成淡黃色時,分批採摘,懸通風處晾乾,即成全栝樓;將果實從果蒂處剖開,取出瓜和瓤和種子,曬乾即成栝樓皮;瓜瓤和種子放入盆內,加草木灰;雄株在栽種後第3年10月下旬挖取塊根,去淨泥沙,刮去粗皮,小的切成10-20cm長,大的可縱剖成2-4瓣,曬乾或烘乾,即成天花粉。 [1]

臨床應用

⑴治療冠心病。每日用瓜蔞五錢,薤白四錢,製成片劑,三次分服。治療25例,觀察2~8周,22例有不同程度症狀改善。16例心電圖複查,14例示V5T被改善,2例惡化;12例服藥前示S-T段壓低者,10例改善,1例不變,1例惡化;服藥前平均V5T波振幅為0.96毫米,服藥後平均T波振幅增至2.7毫米;服藥前平均S-T段下降0.84毫米,服藥後S-T段平均下降0.27毫米。改變最明顯1例在服藥前二月發現有陳舊性前壁心肌梗死,心電圖V2-V4QS波,T波倒置,服藥後11月病員症狀明顯改善,V2-V4Q波消失,V5T波向上;另1例原有心絞痛及竇性靜止,V5T波平坦,服藥四月後T波回至正常,竇性靜止消失。服藥後少數病例感胃部不適,經服氫氧化鋁後好轉。觀察中曾將瓜蔞與薤白分開服用,結果病人均反應瓜蔞片療效較薤白片為佳。此片對冠狀動脈供血作用,可能與通過放鬆動脈緊張度,減少心臟負荷有關。

⑵《本草圖經》:「栝樓,今所在有之。皮黃肉白,三、四月內生苗,引藤蔓,葉如甜瓜葉,作叉,有細毛。七月開花,似葫蘆花,淺黃色。實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黃色。其實有正圓者,有銳而長者,功用皆同。」

⑶《綱目》:「栝樓,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長數尺,秋後掘者結實有粉,夏月掘者有筋無粉,不堪用。其實圓長,青時如瓜,黃時如熟柿,山家小兒亦食之。內有扁子,大如絲瓜子,殼色褐,仁色綠,多脂,作青氣。」

⑷《重慶堂隨筆》:「栝樓實一名天瓜,故其根名天瓜粉,後世訛瓜為花,然相傳已久,不可改矣。……今藥肆中名此為瓜蔞,以土瓜根子為栝樓,用者不可不審。土瓜一名王瓜,即《月令》孟夏王瓜生是也;非蔬圃之黃瓜,蔬圃黃瓜一名胡瓜,《隨園食單》作王瓜者誤也。」

栝樓 (中藥材)

栝樓,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及中華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果實。栝樓分布於華北、中南、華東及遼寧、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中華栝樓分布於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東部、貴州、雲南東北部。具有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之功效。常用於肺熱咳嗽,胸痹,結胸,消渴,便秘,癰腫瘡毒。

入藥部位:果實。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歸經:歸肺、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

主治:肺熱咳嗽胸痹結胸消渴便秘癰腫瘡毒

相關配伍

* 1、治乾咳無痰:熟瓜蔞搗爛絞汁,入蜜等分,加白礬一錢熬膏,頻含咽汁。(《綱目》引《簡便單方》) * 2、治肺痿咳血不止:栝樓五十個(連瓤,瓦焙),烏梅肉五十個(焙),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個。為末。每服一捻,以豬肺一片切薄,摻末入內,炙熟,冷嚼咽之,日二服。(《聖濟總錄》) * 3、治痰飲胸膈痞滿:用大栝樓(洗淨,捶碎)、半夏(湯浸七次,銼)。俱焙乾為末,用洗栝樓水熬成膏,研為丸,如梧桐子大,生薑湯下二十丸。(《衛生易簡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2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便溏及寒痰、濕痰者慎服。反烏頭。

  • 1、《本草經集注》:「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
  • 2、《本經逢原》:「脾胃虛及嘔吐自利者不可用。」

炮製

一、採集加工

按成熟情況,成熟一批採摘一批。采時,用剪刀在距果實15cm處,連莖剪下,懸掛通風乾燥處晾乾,即成全瓜蔞。

二、炮製方法

1、栝樓: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果柄,洗淨,壓扁,切絲或塊,乾燥。

2、蜜栝樓:取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淋入淨栝樓絲或塊中拌勻,悶潤,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栝樓絲或塊100kg,用煉蜜15kg。

性狀鑑別

一、藥材性狀

果實類球形或寬橢圓形,長7-10cm,直徑6-8cm。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頂端有圓形的花柱殘基,基部略尖,具殘存果梗。質脆,易破開,內表面黃白色,有紅黃色絲絡,果瓤橙黃色,粘稠,與多數種子粘結成團。具焦糖氣,味微酸甜。

以個整齊、皮厚柔韌、皺縮、色杏黃或紅黃、糖性足、不破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的絲或塊狀,果皮、果肉、種子混合。果皮橙黃色;果肉黃白色;種子扁平橢圓形,表面灰棕色,邊緣有一圈溝紋。味酸微甜。蜜栝樓呈棕黃色,帶粘性,味甜。

貯藏:貯乾燥容器內,蜜栝樓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藥理作用

  •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具有擴張冠脈、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 2、抗潰瘍作用。
  • 3、抗菌作用。
  • 4、抗癌作用。
  • 5、抗衰老作用。

現代應用

1、解心痛片:用於冠心病,胸悶,心絞痛。

2、治療冠心病。 [2]

相關論述

論栝樓效在於苦而不在於甘:王劍賓:「李氏以成無己有苦寒以瀉熱之說,謂為不嘗其味,隨文附會。不知即使用實,亦包括皮、瓤、仁在內,三者並不皆甘,不能以甘字概之。仁之所以能潤肺燥,亦為散濕利氣之效,與麻子仁之散濕同一作用。非以其甘潤而能治肺燥也。故滌痰結,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腸,消癰腫瘡毒,皆為燥濕清熱之效,其效在於苦,而不在於甘。」(《國藥詮證》)

附註

同屬多種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均供藥用。另外也有不同屬植物的果實或種子混入誤用。如雲南產主要來自紅花栝樓、糙點栝樓和長萼栝樓的果皮,服後引起中毒症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