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文殊蘭 (百合目石蒜科植物))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文殊蘭 (百合目石蒜科植物))

目錄

文殊蘭 (百合目石蒜科植物)

文殊蘭(一般指亞洲文殊蘭)

拉丁學名:Crinum asiaticum ,別稱十八學士、翠堤花等,為石蒜科文殊蘭屬植物。文殊蘭的名稱可能使人誤會此品種為一種蘭科植物,但實際上此品種為石蒜科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花期6-8月,傍晚時發出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線形,雄蕊淡紅色,花葯線形,頂端漸尖,子房紡錘形。果近球形,通常有1顆種子。葉、根藥用,有行血散瘀,消腫止痛之效;可治療跌打損傷,瘋熱頭痛,熱毒瘡腫等症。多分布於中國華南地區,常生于海濱地區或河邊沙地。

和亞洲文殊蘭一樣,還有幾種東南亞常見的近緣種類也作為「文殊蘭」出售。比如左圖的可愛文殊蘭Crinum amoenum(花朵形狀整齊,比亞洲文殊蘭矮小很多);還有紅花文殊蘭Crinum ×amabile(亞洲文殊蘭C.asiaticum和錫蘭條紋文殊蘭C.zeylanicum的天然雜交種)。除以上幾種以外,文殊蘭屬其它種很多都被叫做「香殊蘭」(這並不代表文殊蘭不香,只不過,大多數被叫做「香殊蘭」的種類花朵比以上三種文殊蘭漂亮太多太多了)。

基本信息

中文名:文殊蘭 別 名:羅裙帶、文蘭樹、水蕉、海帶七、郁蕉、海蕉、玉米蘭 拉丁學名:Crinum asiaticum L. var. sinicum (Roxb. ex Herb.) Baker 二名法:Crinum asiaticum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亞 目:百合亞目 科:石蒜科 屬:文殊蘭屬 種:文殊蘭 分布區域:原產熱帶、亞洲。中國台灣、廣東、福建等省有野生。

形態特徵

亞洲文殊蘭Crinum asiaticum多年生粗壯草本。鱗莖長柱形。葉20-30枚,多列,帶狀披針形,長可達1米,寬7-12厘米或更寬,頂端漸尖,具1急尖的尖頭,邊緣波狀,暗綠色。 花莖直立,幾與葉等長,傘形花序有花10-24朵,佛焰苞狀總苞片披針形,長6-10厘米,膜質,小苞片狹線形,長3-7厘米;花梗長0.5-2.5厘米;花高腳碟狀,芳香;花被管纖細,伸直,長10厘米,直徑1.5-2毫米,綠白色,花被裂片線形,長4.5-9厘米,寬6-9毫米,向頂端漸狹,白色;雄蕊淡紅色,花絲長4-5厘米,花葯線形,頂端漸尖,長1.5厘米或更長;子房紡錘形,長不及2厘米。 蒴果近球形,直徑3-5厘米;通常種子1枚。花期夏季。

可愛文殊蘭Crinum amoenum

區別於亞洲文殊蘭鱗莖球型,葉片邊緣一般不是波浪形。植株矮小,一般60厘米以下。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花朵比亞洲文殊蘭整齊,開花前花朵下垂。一般是一起開放。

3:紅花文殊蘭Crinum ×amabile

株型和亞洲文殊蘭沒有大的區別,花朵染上了錫蘭條紋文殊蘭的紅色。花朵形狀依然和亞洲文殊蘭一樣不整齊。

生長習性

文殊蘭性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肥沃沙質壤環境,不耐寒,耐鹽鹼土,但在幼苗期忌強直射光照,生長適宜溫度15~20℃,冬季鱗莖休眠期,適宜貯藏溫度為8℃左右。盆栽以腐殖質含量高、疏鬆肥沃、通透性能強的沙質培養土為宜。 [1]

分布範圍

文殊蘭原產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等,中國南方熱帶和亞熱帶省區有栽培,但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栽培得尤其多,因為該地區的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蘭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所以廣泛種植。野生於河邊、村邊、低洼地草叢中,或栽植於庭園。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南、四川、雲南等地。

【養花錦囊】如何種植文殊蘭

文殊蘭喜歡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氣候,生長適宜溫度15~20℃。不耐寒,冬季越冬溫度不可低於10℃。耐鹽鹼土,但盆栽以肥沃疏鬆、腐殖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為宜。 現在是暖暖的春季,可是種養植物的好時機,文殊蘭如何種養呢?

首先是土壤咯,文殊蘭栽培需要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可選用草炭土3份和2份沙土混合配製的培養土栽植。

水肥也很關鍵,文殊蘭生長期需水肥充足,特別是開花前後以及開花期要給予充足肥水。澆水可以採用「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務必要防止盆中積水,否則容易造成爛根。春季施氮肥為主的薄肥,花前施2~3次磷鉀肥,秋季施腐熟的餅肥。每隔15~20天可施肥1次。

同時,夏季要注意遮蔭,溫度不超過25℃最好。冬季植株生長緩慢,要停止施肥,減少澆水。 [2] 此外「花博士」還要提醒您,文殊蘭每年發出新葉時,外層的老葉會脫去,家庭栽培時要隨時剪去黃葉。而且,處在生長期的文殊蘭,根莖周圍常會長出孽芽,為保證植株正常生長,維持株型的整齊美觀,要及時抹除孽芽。

那麼到了第二年,長大的文殊蘭該如何繁殖呢?通常採用分株或播種繁殖法。分株繁殖可以在春季換盆時進行,把母株周圍的鱗莖剝下,稍晾 1~2天,另行上盆栽種即可。文殊蘭的種子含水量大,播種繁殖要隨采隨播。常用淺盆點播,覆土約2厘米,保持培養土濕潤,在18~24℃溫度下,約15天後可發芽。當長出3~4片真葉時,便可移入盆中栽種。不過播種繁殖要栽培3~4年才可以開花哦。

病害防治葉斑病

症狀

葉斑多始自葉尖或葉緣,半圓形、橢圓形、紡綞形至不定形,黃褐色、棕褐色或灰褐色,病斑具黃色暈環。病斑通常較大,橫徑可達1厘米以上,長可達數厘米,有的連合成長條斑。斑面現小黑點或小黑粒(病菌子實體)。

病原及發病特點

病原為半知茵亞門真菌、包括刺盤孢菌、長圓盤孢菌、殼多孢菌、殼針孢菌和葉點霉。病菌均以菌絲體和子實體在病葉和病殘體上越冬,以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孔口或傷口侵入。溫暖多濕的天氣和園圃環境郁蔽有利發病。

防治方法

  • ①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
  • ②發病初期噴施75%百茵清+70%托布津可濕粉(1∶1)800~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500倍液,或50%復長方硫菌靈可濕粉800倍液,或40%多硫膠懸劑600倍液,或25%炭特靈可濕粉5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粉10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75%百菌清可濕粉(1∶1)1000~1500倍液,或15%亞胺唑可濕粉20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濕粉800倍液,或40%多豐農可濕粉600倍液。視天氣7~15天噴一次,連噴數次。

觀賞價值

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作園林景區、校園、機關的綠地、住宅小區的草坪的點綴品,又可作庭院裝飾花卉,還可作房舍周邊的綠籬;如用盆栽,則可置於莊重的會議廳、富麗的賓館、宴會廳門口等,雅麗大方,滿堂生香,令人感到賞心悅目。

文殊蘭 (中藥)

文殊蘭,中藥名。為石蒜科文殊蘭屬植物文殊蘭Crinum asiaticum L. var. sinicum Bak.的葉或鱗莖。植物文殊蘭,分布於我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省區。具有行血散瘀,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咽喉炎,跌打損傷,癰癤腫毒,蛇咬傷。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文殊蘭
  • 別 稱:羅裙帶、水蕉、朱蘭葉、海蕉、白花石蒜《全國中草藥匯編》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百合目
  • 科 :石蒜科
  • 屬 :文殊蘭屬
  • 種 :文殊蘭
  • 採收時間:全年
  • 用 量:內服:3-9g;
  • 貯 藏:曬乾置於乾燥通風處
  • 外用適量:毒 性 有毒《全國中草藥匯編》
  • 分布區域:我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省區

入藥部位

葉或鱗莖

* 性味:味辛、苦,性涼。

* 功效:行血散瘀,消腫止痛。

* 主治:咽喉炎,跌打損傷,癰癤腫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 1、治腰痛,鮮文殊蘭葉1片。放開水內約2分鐘取出,捆包在腰上。(《湖南藥物志》)
  • 2、治腳手關節酸痛,鮮文殊蘭葉,切碎調麻油,以春稻草燃燒烘熱,後退溫貼患處,每日一換。(《泉州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3-9g。

*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藥理作用

  • 1、抗生育作用。
  • 2、抗菌抗病毒作用。
  • 3、抑制蛋白質合成作用。
  • 4、細胞毒作用。

[3]

使用注意

內服宜慎;寒疽禁用。

炮製:採集加工:全年可采,多用鮮品或洗淨曬乾。

文殊蘭的花語和寓意

聽見文殊蘭這一姓名,就了解與佛教擁有 絲絲縷縷的關聯,信仰佛教的人將會會較為普遍到這類盆栽花卉。而針對文殊蘭的花語代表及意味着實際意義,將會掌握的人很少。文殊蘭的花語是與君同行、夫妻之愛的意思,而意味着的實際意義則是文殊菩薩世間智慧的化身為,下邊詳細介紹文殊蘭的花語和寓意。

1、文殊蘭的花語

與君同行,夫妻之愛,多年生長 木本植物,披針形帶條狀,且主莖粗大,為乳白色,具備芬芳。

2、文殊蘭的寓意

坐落於台灣的原住民族雅美族,將文殊蘭的假莖撕掉綁在繩索上,垂入水裡,以吸引住魚群入網許可證。雅美族運用文殊蘭的葉子,包起來陶鍋以降低減溫速率,使燒出的石灰粉能配搭檳郎一起嚼食。也是有別的原地不動住戶將文殊蘭做為地段指標值綠色植物

文殊蘭為南傳佛教五樹六花之一,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域尤其多,緣故為彝族的原住地住戶較為信封袋佛教,基本上每一個庭院中皆有佛教的寺院。因而,文殊蘭便被界定為佛教的「五樹六花「,便名正言順的變成了佛教談佛的花束。 [4]

文殊蘭的傳說故事

文殊蘭跟佛教頗有姻緣,它姓名則是來自於正坐在佛教寺廟裡,神色莊重,為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的文殊菩薩,是世間智慧的化身為。沾上了文殊菩薩靈力的文殊蘭,一直看起來分外高雅、古羅馬大氣,為許多人所鍾愛。

傳說故事公元六世紀,文殊菩薩的出世方法也和釋迦牟尼一樣,頑皮地從娘的右脅爬出來到世界上,一出世,人體呈紫金色,落地式就能講話,如天童男童女,有七寶蓋覆自身,降福於世間。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為,尊號為「盛福文殊利師觀音菩薩」。智慧辯才第一,在我國知名佛教聖地五台山便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的尊像,頭頂梳有五個髻子,右手執荷花經卷,左手持寶刀,騎在猛獅的身上。

頭頂的五髻既表明了童男童女的純真,又表明了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查智、成所作智等五種智慧。右手執荷花,花上放置《般若經》,左手持寶刀,則顯示信息大智能化砍斷世間上一切苦惱之源,文殊菩薩所騎的那頭獅子座,更代表智慧的強悍。

挺大醒悟才有大智慧,人們的全部市場競爭,實質上便是智商的市場競爭。如同古希臘文化俗語常說的那般,從智慧的土壤層中長出三片綠葉子,一片好的觀念,一片好的語言,一片好的個人行為。假如文殊菩薩沒有一顆赤城、清香、高尚的心,他會人世間栽種智慧嗎?用火眼金睛蘭心描述文殊菩薩十分恰切。因而,大家將這類漂亮的蘭草稱之為文殊蘭。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文殊兰 (百合目石蒜科植物))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紅花文殊蘭


相關視頻

有感文殊蘭


相關視頻

"文殊蘭"開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