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文山紅柱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文山紅柱蘭)

文山紅柱蘭(學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Y. S. Wu et F. Y. Liu):

附生植物;假鱗莖卵形,長3-4厘米,寬2-2.5厘米,包藏於葉鞘之內。葉6-9枚,帶形。花葶明顯短於葉,長32-39厘米,多少外彎;總狀花序具3-7朵花;花較大,不完全開放,有香氣;萼片與花瓣白色,背面常略帶淡紫紅色,唇瓣白色而有深紫色或紫褐色條紋與斑點,在後期整個色澤常變為淡紅褐色,縱褶片一般黃色,蕊柱頂端紅色,其餘均白色。花期3月。

生於林中樹上。產中國雲南東南部和越南。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文山紅柱蘭
  • 拼 音:wén shān hóng zhù lán
  • 學 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Y. S. Wu & F. Y. Liu
  • 界 :
  •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 門:輪藻總門
  • 門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綱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 亞 綱:百合亞綱
  • 超 目:天門冬超目
  • 目 :天門冬目
  • 科 :蘭科
  • 屬 :蘭屬
  • 種 :文山紅柱蘭

形態特徵

文山紅柱蘭是附生植物;假鱗莖卵形,長3-4厘米,寬2-2.5厘米,包藏於葉鞘之內。葉6-9枚,帶形,長60-90厘米,寬1.3-1.7厘米,先端近漸尖,關節位於距基部8-10厘米處。

花葶明顯短於葉,長32-39厘米,多少外彎;總狀花序具3-7朵花;花苞片三角形,很小;花梗和子房長達5厘米;花較大,不完全開放,有香氣;萼片與花瓣白色,背面常略帶淡紫紅色,唇瓣白色而有深紫色或紫褐色條紋與斑點,在後期整個色澤常變為淡紅褐色,縱褶片一般黃色,蕊柱頂端紅色,其餘均白色;萼片近狹倒卵形或寬倒披針形,長5.8-6.4厘米,寬1.8-2.1厘米。

花瓣與萼片相似;唇瓣近寬倒卵形,長約5.6厘米,3裂,基部與蕊柱合生達2-3毫米;側裂片直立,寬達2厘米,邊緣有緣毛;中裂片近扁圓形,長約1.9厘米,寬2.7厘米,先端微缺,邊緣有緣毛;唇盤上整個被毛,有2條縱褶片自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末端明顯膨大;蕊柱長約4.2厘米,向前彎曲,腹面疏被短柔毛;花粉團2個,近梨形。花期3月。

生於林中樹上,海拔不詳。產中國雲南東南部(馬關、文山)。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標本系栽培植物。 [1]

繁殖方式

分株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播種

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鐘,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C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生長習性

蘭花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或有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濕度大且空氣能流通的地方,有時也生于山溪邊峭壁之上。 [2] 蘭花宜種植於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於休眠狀態。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裡,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

蘭花是肉質根,適合採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鬆土或含鐵質的土壤,pH值以5.5-6.5為宜。

文山紅柱蘭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 中 文 名:文山紅柱蘭
  • 拉丁學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 科 屬:蘭科蘭屬
  • 產地分布:我國雲南等地

[3] 文山紅柱蘭,附生植物;假鱗莖卵形,葉帶形,先端近漸尖;花葶明顯短於葉,多少外彎;總狀花序,花較大,不完全開放,有香氣,萼片與花瓣白色,背面常略帶淡紫紅色,花瓣與萼片相似,唇瓣近寬倒卵形;花期3月。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空氣乾燥時要向植株及周圍環境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避免葉尖乾枯發黃。其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文山紅柱蘭景觀園林植物

[4] 景觀園林植物是指有一定觀賞價值,適用於室內外布置,能美化環境並豐富人們生活的植物,包括觀賞植物、園林植物和部分具有較高景觀園林應用價值的野生植物。園林植物是指適宜園林綠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觀花、觀葉或觀果植物,及適宜園林、綠地和風景名勝區的防護植物與經濟植物。

植物文化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後人。後世詩人在詠蘭時,也有許多的名句,比如陳子昂的「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劉克莊的「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鬥豔濤」。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完美聯繫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

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父母以蘭命名以表心,畫家取蘭作畫寓意,詩人詠蘭賦詩以言志。蘭花的形象和氣質久已深入人心,並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劇以「蘭步」、「蘭指」為優美動作,把優秀的文學作品書法作品稱為「蘭章」,把真摯的友誼叫做「蘭交」,把人的芳潔、美慧喻為「蘭心蕙 質」。又把傑出人物的去世比作「蘭摧玉拆」。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