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懸鈴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懸鈴花)

懸鈴花,拉丁學名(Malvaviscus arboreus Cav.)

屬常綠小灌木。外型略似朱槿,高30-60cm,鮮紅色花朵,較為奇特,花期終年、花量多。懸鈴花性強健,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原產墨西哥至秘魯及巴西,現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包括中國南部,多為野生,華南地區多植於庭院。懸鈴花形似風鈴,美麗可愛,為不可多得的盆栽佳品。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懸鈴花
  • 拉丁學名:Malvaviscus Rrboreus Cav.
  • 別 稱:垂花懸鈴花 小懸鈴花、大紅袍、粉花懸鈴花、捲瓣朱槿、南美朱槿
  • 二 名 法:Malvaviscus Rrboreus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錦葵目
  • 科 :錦葵科
  • 屬 :懸鈴花屬
  • 分布區域:中國、墨西哥、秘魯和巴西,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外型略似朱槿,但葉片較為狹昌濃綠;花朵不若其他朱槿類會完全展開,鮮紅的花瓣螺旋卷屈,呈吊鐘狀,雌雄蕊細長突出瓣外苞,花瓣略左旋,不開含苞狀,魚紅色,葉闊心形,淺二裂或角狀。 花朵向下懸垂。葉有柄,互生,集株端,長橢圓形狀,先端漸尖,粗鈍鋸齒緣,主葉脈掌狀,有五至七條。綠色。全年出葉,尤以3-8月為盛。

主要變種特徵

  

垂花懸鈴花

灌木,高達2米,小枝被長柔毛。葉卵狀披針形,長6-12厘米,寬2.5-6厘米,先端長尖,基部廣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鈍一齒,兩面近於無毛或僅脈上被星狀疏柔毛,主脈3條;葉柄長1-2厘米,上面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約4毫米,早落。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約1.5厘米,被長柔毛;小苞片匙形,長1-1.5厘米,邊緣具長硬毛,基部合生;萼鍾狀,直徑約1厘米,裂片5,較小苞片略長,被長硬毛;花紅色,下垂,筒狀,僅於上部略開展,長約5厘米,雄蕊柱長約7厘米;花柱分枝10。果未見。

小懸鈴花

小灌木,高約1米;小枝圓柱形,被疏長柔毛。葉寬心形至圓心形,長7-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具不規則鈍齒,通常鈍3裂,有時5裂,兩面均疏被星狀柔毛;主脈5;葉柄長2-5厘米,圓柱形,被柔毛;托葉線形,長約4毫米,常早落。花單生於葉腋間,花梗長3-4毫米,被柔毛;小苞片匙形,長8-10毫米,寬1-1.5毫米,被毛;萼鐘形,裂片5,與小苞片近等長,被毛;花冠紅色,長約2.5厘米,管狀,花冠管直徑1.2-1.5厘米,雄蕊柱長約5厘米,突出於花冠管外。果未見。

生長習性

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往往逸生,中國華南地區多植於庭院。懸鈴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濕性好,全年開花,但冬季開花的數量較少。 懸鈴花性強健,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耐熱、耐旱、耐瘠、不耐寒霜、耐濕,稍耐陰,忌澇,生長快速。宜在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冬季溫度不低於8℃。盛夏土壤保持濕潤,多見陽光,但要防烈日曝曬,耐修剪。

原產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和巴西,現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中國廣州和雲南西雙版納及隴川等地引種栽培。

主要價值

園林價值

懸鈴花美麗而永不開展,極易栽培,為有價值的觀賞植物。懸鈴花為常綠小灌木,適應性強,鮮紅色花朵,較為奇特,在熱帶地區全年開花不斷。不但適合於庭園、綠地、行道樹的配植,也可以列植為花境、花籬或自然式種植,還可剪扎造型和盆栽觀賞。在南京地區常以盆栽室內觀賞。

環保價值

懸鈴花具有吸附煙塵和淨化有害氣體的作用。它可供廠礦污染區綠化作用。

栽培技術

繁殖技術

主要用扦插繁殖,也可嫁接或高壓法。可在夏、秋季節剪取健壯、充實的半木質化嫩枝10-15厘米長,插於沙床,保持濕潤,一般插後20-25天可生根。生產中主要用扦插育苗繁殖。扦插的季節,除冬季低溫不宜外,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但以3~5月份最為適宜,此時扦插的幼苗,翌年即可定植。老枝和嫩枝均可用作繁殖材料,但以1~2年生枝條的成苗率最高。插穗剪成10厘米左右長,可不經任何處理,剪後即插入沙床或蛭石床內,經常保濕,約1個月即可發葉髮根,一般成活率可達80%以上。當插穗髮根3~5條,根長3厘米左右時,即可移入圃地定植,注意澆水保濕,按常規育苗方法管理,翌年即可出圃。

田間管理

* 土壤:每年春季換盆,增添腐葉土,盆土宜用含腐殖質豐富的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 * 光照:日照充足,植株生長較快,莖葉較繁密,開花亦較多;蔭蔽處開花不良,結蕾易脫落,或花朵變小,花色暗淡。 * 澆水:澆水避免澆到花瓣,以免產生白斑。 * 肥料: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盛夏土壤保持濕潤,多見陽光,但要防烈日曝曬,早晚在葉面噴水。秋季天氣轉涼時,應搬入室內,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保持通風。 * 修剪:栽培中當分枝稀少時,要對枝條進行修剪,使其多發側枝,剪去過長、過亂的枝條及弱枝、病枝,以促發新枝,從而達到多萌發分枝多開花的目的。成株每年春季定期修剪整枝一次,植株老化需強剪,促使枝葉繁密。剪枝直接扦插於籬地,即能髮根成長。 [1]

病蟲防治

*病害:懸鈴花常發生葉斑病和白粉病,這是一種真菌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是一類沒有葉綠素的低等生物,個體大小不一,多數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 *防治方法:一是深秋或早春清除枯枝落葉並及時剪除病枝、葉燒毀;二是發病前噴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保護;三是合理施肥與澆水,注意通風透光;四是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或50%托布津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

* 蟲害:有蚜蟲、介殼蟲和捲葉蛾等 * 防治方法: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教您認識幾種美麗懸鈴花,可別和朱槿、倒掛金鐘混同

關於市場上一些倒掛金鐘的種類,筆者專門寫了幾篇文章幫助花友們辨識區別,其中有幾位網友發來幾張圖片,諮詢是否是倒掛金鐘,經辨認發現這其實是幾種不同的懸鈴花,但絕不是倒掛金鐘。

懸鈴花

(拉丁學名:Malvaviscus arboreus Cav.),屬錦葵科、懸鈴花屬常綠小灌木。30厘米到60厘米(變種有高達2米),葉有柄,互生,集株端,心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粗鈍鋸齒緣,主葉脈掌狀,有五至七條,綠色。全年出葉,尤以3-8月為盛。花單生於葉腋的花序柄上,花紅色或魚紅色,略倒垂,筒狀或吊鐘狀;總苞狀小苞片7-12,花瓣略左旋,永不展開,但於基部有一耳鈎而保持直立狀態;雄蕊柱突出於花冠外,近頂端具藥;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1顆,花柱分枝10枚,果為漿果。在原產地常年開花。

錦葵科懸鈴花屬全世界有6種,原產地產於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巴西等地,我國引入栽培的有 2種,下有數個變種,現在在我國南部省份有部分野生。

紋瓣懸鈴花

(拉丁學名:Striped Abutilon),錦葵科、茼麻屬常綠灌木,高達1米。葉掌狀3-5深裂,直徑5-8厘米,裂片卵狀漸尖形,先端長漸尖,邊緣具鋸齒或粗齒,兩面均無毛或僅下面疏被星狀柔毛;葉柄長3-6厘米,無毛;托葉鑽形,長約8毫米,常早落。花單生於葉腋,花梗下垂,花萼鐘形,桔黃色,具紫色條紋,花葯褐黃色,花期5月—10月。 [2]

寶蓮燈

從以上生態特徵就可以看出,懸鈴花(包括紋瓣懸鈴花)和吊鐘海棠、吊鐘花、寶蓮燈等一類的名字叫做「倒掛金鐘」的植物有明顯區別,不同科不同屬,吊鐘海棠屬於柳葉菜科、倒掛金鐘屬常綠半灌木;吊鐘花屬於杜鵑花科、吊鐘花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寶蓮燈屬於野牡丹科、 酸腳杆屬常綠小灌木。如果有栽培經歷,一看就可以分別出。

懸鈴花產於遙遠國度,被引進國內後,由於花似風鈴,含苞不放,花期終年、花量多,葉片四季常綠,青翠喜人,非常受市場歡迎。尤其是紋瓣懸鈴花,從形態來說,比其他植物更像「倒掛金鐘」,其橘黃色的花瓣倒垂,確實像吊垂的金鐘,上面還有紫色條紋,更顯得惟妙惟肖,因此,紋瓣懸垂花在南方花卉市場非常受歡迎。

懸鈴花適應性強,萌櫱旺盛,喜歡高溫高濕的環境,在引進國內後被南方大多省份栽培,非常適合庭院綠化,在北方冬天則需要室內養護。

懸鈴花的花語:才華橫溢

懸鈴花是錦葵科的扶桑,但是直到凋謝它的花瓣還是微微輕啟,只露出花柱。懸鈴花顧名思義就是它的花朵像鈴鐺,紅色的懸鈴花遠望還像一盞盞小燈籠,綠葉襯着紅花,甚是好看。總是低垂着頭的懸鈴花,像在構思作品的藝術家,它的花語會是什麼呢? [3] 懸鈴花花語:才華橫溢

懸鈴花,別名垂花懸鈴花小懸鈴花、大紅袍、粉花懸鈴花、捲瓣朱槿、南美朱槿。屬常綠小灌木,外型略似朱槿,高30-60cm,鮮紅色花朵,較為奇特,花期終年、花量多。懸鈴花性強健,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

懸鈴花原產墨西哥秘魯巴西,現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包括中國南部。往往逸為野生,華南地區多植於庭院。懸鈴花形似風鈴美麗可愛,為不可多得的盆栽佳品。

懸鈴極易栽培,為有價值的觀賞植物。適合於庭園、綠地、行道樹的配植,也可以列植為花境、花籬或自然式種植,還可剪扎造型和盆栽觀賞。而且懸鈴花有一個最可貴的特點,就是它可供廠礦污染區綠化。

除了觀賞外,懸鈴花還有藥用功能,用於濕瘡流水、潰瘍不斂、牙疳口瘡、下疳等症。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悬铃花)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開花的懸鈴花


相關視頻

6個花苞的懸鈴花


相關視頻

懸鈴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