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倉耳草(菊科 蒼耳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倉耳草(菊科 蒼耳屬植物))
目錄
倉耳草(學名:蒼耳,拉丁學名:Xanthium sibiricum)
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及河北、吉林等地。又名蒼耳草、老蒼子、蒼子,可入藥,有鎮痙,鎮痛作用。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蒼耳
- 拉丁學名:Xanthium sibiricum
- 別 稱:蒼耳草、老蒼子、蒼子、胡蒼子
- 二 名 法:Xanthium sibiricum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 :菊科 Compositae
- 亞 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 :向日葵族 Trib. Heliantheae
- 屬 :蒼耳屬 Xanthium
- 種 :蒼耳
- 亞 種:稀刺蒼耳
- 分布區域:我國南北各地
植物形態
植株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根紡錘狀,分枝或不分枝。莖直立不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圓柱形,徑4-10毫米,上部有縱溝,被灰白色糙伏毛。
葉
葉三角狀卵形或心形,長4-9厘米,寬5-10厘米,近全緣,或有3-5不明顯淺裂,頂端尖或鈍,基部稍心形或截形,與葉柄連接處成相等的楔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有三基出脈,側脈弧形,直達葉緣,脈上密被糙伏毛,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被糙伏毛;葉柄長3-11厘米。
花
雄性的頭狀花序球形,徑4-6毫米,有或無花序梗,總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1.5毫米,被短柔毛,花托柱狀,托片倒披針形,長約2毫米,頂端尖,有微毛,有多數的雄花,花冠鐘形,管部上端有5寬裂片;花葯長圓狀線形;雌性的頭狀花序橢圓形,外層總苞片小,披針形,長約3毫米,被短柔毛,內層總苞片結合成囊狀,寬卵形或橢圓形,綠色,淡黃綠色或有時帶紅褐色,在瘦果成熟時變堅硬,連同喙部長12-15毫米,寬4-7毫米,外面有疏生的具鈎狀的刺,刺極細而直,基部微增粗或幾不增粗,長1-1.5毫米,基部被柔毛,常有腺點,或全部無毛;喙堅硬,錐形,上端略呈鐮刀狀,長1.5-2.5毫米,常不等長,少有結合而成1個喙。瘦果2,倒卵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亞種
稀刺蒼耳
莖較矮小,通常自基部起有分枝;成熟的具瘦果的總苞較小,基部縮小,上端常具1個較長的喙,另外有1個較短的側生的喙,兩喙彼此分離或連合,有時側生的短喙退化成刺狀或不存在,總苞外面有極疏的刺或幾無刺,與原變種容易區別。
產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四川、雲南、新疆及西藏等省區。常生長於空曠乾旱山坡、旱田邊鹽鹼地、乾涸河床及路旁。 [1]
中藥學
- 【藥材名】蒼耳草
- 【別 名】葈耳實、牛虱子、胡寢子、蒼郎種、棉螳螂、蒼子、胡蒼子、餓虱子、蒼棵子、蒼耳蒺藜、蒼浪子、老蒼子、野茄子、刺兒棵、疔瘡草、粘粘葵。
- 【藥用部位】蒼耳的地上部分。
- 【化學成分】主要含蒼耳苷(為β-谷甾醇葡萄糖苷)、黃質寧,及其立體異構體之蒼耳明,咖啡酸,1,4一二咖啡酰奎寧酸;還含查耳酮衍生物、水溶性苷、葡萄糖、果糖、氨基酸、酒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蘋果酸、硝酸鉀、硫酸鈣等成分。
- 【性味歸經】果性味甘、溫;根性味微苦、平。
- 【功效主治】果實為發汗,利尿,解熱,排毒藥。有鎮痙,鎮痛作用。治肌肉神經麻痹,關節痛,水腫等病。莖、葉搗爛塗疥癬,濕症,蟲傷。對麻風病及痢疾有療效。近有用根治高血壓。
- 【用法用量】全草50~75克;根25~50克;果實10~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劑;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患處。
- 【用藥忌宜】因本品有毒,故內服不宜多用。
- 【毒性】蒼耳有些微毒性,成人服用蒼耳子超過100g可致中毒,表現為頭暈、嗜睡甚至昏迷,重則出現呼吸、循環、肝腎功能衰竭。
- 【藥材鑑定】本品多皺縮,莖彎曲,表皮淡綠色至淡黃色,被灰白色糙伏毛。質脆,易折,斷面不平整。葉片皺縮,多破碎;完整葉呈三角狀卵圓形。
- 【採收儲藏】9-10月果實成熟,由青轉黃,葉已大部分枯萎脫攻時,選晴天,割下全株,脫粒,揚將,曬乾。
- 【炮製】揀盡雜質,去刺,篩去灰屑,微炒至黃色,取出放涼。
- 【參考出處】《本草綱目》《本草拾遺》《神農本草經》。
蒼耳草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蒼耳草是菊科植物的一種,這種植物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見,它多生長在田間路邊以及山林地帶,人們不小心接近它時,它的果實就會粘在人們身上,再想去除就會特別麻煩,這種植物在自然界中雖然不起眼,但它卻可以全株入藥,藥用價值特別高。
蒼耳草的功效與作用
蒼耳草入藥以後味甘而苦,性質溫和帶有一定的毒性,它能入肺經和腎經,驅散風寒和通鼻竅以及祛風濕和止癢都是它的重要功效,平時人們出現風頭痛和風疹以及鼻子不通還有皮膚痛癢時,都能用蒼耳草來治療,它能讓人體出現的不適症狀儘快減輕或者消失。
蒼耳草的藥用價值
1、治療頭暈
蒼耳草能治療人類的頭暈,在治療時需要準備蒼耳草果實三兩,天麻和白菊花各三錢,把它們放在一起研成細末,調勻以後每次取二十克直接煎水服用。
2、治療d風
蒼耳草還是治療人類d風的常用藥,在在治療時需要準備蒼朮一斤,蒼耳草的果料三肉,把它們一起研成細末調勻加適量米飯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錢,每天服用三次,服用期間不能有性生活。
3、治療牙痛
牙痛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這是很多人親身體會,但蒼耳草就能讓人們牙痛的症狀很快好轉,人們出現牙痛以後可以把蒼耳草煮水,煮水以後可以直接含漱,一天可以使用多次,止痛效果特別好。 [2]
4、治療疔瘡惡毒
蒼耳草入藥以後能消腫解毒,人們在出現疔瘡惡毒以後可以直接用它來治療,治療時最好能把蒼耳草的果實五錢入鍋炒制,炒好以後研成細末,直接用黃酒送服,在服藥時還可以用雞蛋清直接塗抹患處,內外同治,治療效果特別好。
《中國藥典》:蒼耳子
拼音:Cānɡ ěr Zǐ
英文名:FRUCTUS XANTHII
別名:蒼耳、老蒼子、蒼子、葈耳、蒼刺頭、毛蒼子、痴頭猛、羊帶歸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蒼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乾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乾燥,除去梗、葉等雜質。全草亦可入藥。
性狀:本品呈紡錘形或卵圓形,長1~1.5cm,直徑0.4~0.7cm。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全體有鈎刺,頂端有2枚較粗的刺,分離或相連,基部有果梗痕。質硬而韌,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紡錘形,一面較平坦,頂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縱紋。種皮膜質,淺灰色,子葉2,有油性。氣微,味微苦。
毒性:蒼耳幼苗有劇毒!切勿採食。蒼耳的莖葉中皆有對神經及肌肉有毒的物質。中毒後全身無力、頭暈、噁心、嘔吐、腹痛、便閉、呼吸困難、煩躁不安、手腳發涼、脈搏慢。嚴重者出現黃疸、鼻衄,甚至昏迷,體溫下降,血壓忽高忽低,或者有廣泛性出血,最後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解救方法:輕度中毒者應暫停飲食數小時至一天,在此期間大量喝糖水。嚴重者早期可洗胃,導瀉及用2%生理鹽水高位貫腸,同時注射25%葡萄糖液,加維生素C500毫升;預防出血,可注射維生素K及蘆丁;必要時考慮輸血漿;保護肝臟;可服枸櫞酸膽鹼,肌肉注射甲硫氨基酸;低脂飲食。民間也有用甘草綠豆湯解毒的可配合使用。
炮製蒼耳子:除去雜質。
炒蒼耳子:取淨蒼耳子,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黃褐色,去刺,篩淨。
性味:辛、苦,溫;有毒。
歸經:歸肺經。
功能主治蒼耳子:散風除濕,通鼻竅。用於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濕痹拘攣。
蒼耳草:子宮出血,深部膿腫,麻風,皮膚濕疹。
用法用量:蒼耳子3~9g;蒼耳草1~2兩。
貯藏:置乾燥處。 [3]
備註:
蒼耳蠹蟲為寄生於蒼耳草莖中髓部的一種小蟲。外用治疔瘡。取蒼耳蠹蟲浸麻油中,用時取出蟲2~3條,搗爛外敷。
摘錄《中國藥典》
《倉耳草》的精美圖片欣賞
參考文獻
- ↑ 倉耳草(菊科 蒼耳屬植物)的詳情介紹
- ↑ 蒼耳草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果蔬百科
- ↑ 《中國藥典》:蒼耳子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