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五月艾(菊科、蒿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五月艾(菊科、蒿屬植物))
是菊科、蒿屬植物。半灌木狀草本,植株具濃烈的香氣。主根明顯,側根多;根狀莖稍粗短,直立或斜向上。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厘米,褐色或上部微帶紅色。葉上面初時被灰白色或淡灰黃色絨毛,後漸稀疏或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頭狀花序卵形、長卵形或寬卵形,多數,直徑2-2.5毫米,具短梗及小苞葉;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小,背面初時微被灰白色絨毛,後漸脫落無毛;花序托小,凸起;雌花4-8朵,花冠狹管狀,檐部紫紅色;兩性花8-12朵,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略比花冠長。瘦果長圓形或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五月艾含揮髮油,成分為按葉油素、苦艾素、倍半萜烯醇、側柏酮等,還含黃酮甙等。藥理報道對多種桿菌及球菌有抑制作用。嫩苗作菜蔬或醃製醬菜。五月艾為亞洲南溫帶至熱帶地區的廣布種,中國、日本、朝鮮、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印度(北部、錫金)、巴基斯坦(北部)、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都有分布。多生於低海拔或中海拔濕潤地區的路旁、林緣、坡地及灌叢處,東北也見於森林草原地區。
目錄
五月艾(學名:Artemisia indica Willd.)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五月艾
- 拉丁學名:Artemisia indica Willd.
- 別 名:野艾蒿、生艾、雞腳艾、草蓬、白蒿、白艾、黑蒿、狹葉艾、艾葉、艾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桔梗目
- 科 :菊科
- 亞 科:管狀花亞科
- 族 :春黃菊族
- 亞 族:菊亞族
- 屬 :蒿屬
- 亞 屬:蒿亞屬
- 組 :艾組
- 種 :五月艾
- 系 :艾系
- 命名系者及年代:Willd.,1846
植物學史
過去一些學者,如C. J. Maximowicz、R. Pampanini及S. Kitamura等,曾將該種歸在北艾(Artemisia vulgaris L.)或牛尾蒿(Artemisia dubia Wall. ex Bess.)中,這是不當的,鑑別特徵見該二種描述。
形態特徵
半灌木狀草本,植株具濃烈的香氣。主根明顯,側根多;根狀莖稍粗短,直立或斜向上,直徑3-7毫米,常有短匍莖。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厘米,褐色或上部微帶紅色,縱棱明顯,分枝多,開展或稍開展,枝長10-25厘米;莖、枝初時微有短柔毛,後脫落。葉上面初時被灰白色或淡灰黃色絨毛,後漸稀疏或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卵形或長卵形,(一至)二回羽狀分裂或近於大頭羽狀深裂,通常第一回全裂或深裂,每側裂片3-4枚,裂片橢圓形,上半部裂片大,基部裂片漸小,第二回為深或淺裂齒或為粗鋸齒,或基生葉不分裂,有時中軸有狹翅,具短葉柄,花期葉均萎謝;中部葉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長5-8厘米,寬3-5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或為大頭羽狀深裂,每側裂片3(-4)枚,裂片橢圓狀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1-2厘米,寬3-5毫米,不再分裂或有1-2枚深或淺裂齒,邊不反卷或微反卷,近無柄,具小型假託葉;上部葉羽狀全裂,每側裂片2(-3)枚;苞片葉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頭狀花序卵形、長卵形或寬卵形,多數,直徑2-2.5毫米,具短梗及小苞葉,直立,花後斜展或下垂,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或復總狀花序,而在莖上再組成開展或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小,背面初時微被灰白色絨毛,後漸脫落無毛,有綠色中肋,邊緣膜質,中、內層總苞片橢圓形或長卵形,背面近無毛,邊寬膜質或全為半膜質;花序托小,凸起;雌花4-8朵,花冠狹管狀,檐部紫紅色,具2-3裂齒,外面具小腺點,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8-12朵,花冠管狀,外面具小腺點,檐部紫色;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略比花冠長,先端2叉,花後反卷,叉端扁,扇形,並有睫毛。瘦果長圓形或倒卵形。
該種植物變異大,在同一地區不同生境都有變異,如在林緣、樹下、陰地等遮陰環境生長的植株通常矮小,葉薄紙質,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卵形,並成二回、大頭羽狀深裂,中部葉為大頭羽狀全裂,稀為提琴狀羽狀深裂,每側裂片2-3(-4)枚,葉上端裂片有數枚缺齒,下部裂片漸小,通常無裂齒,葉面無毛,背面除葉脈外有蛛絲狀薄毛,而在曠野里生長的植株,其基生葉與下部葉均為二回大頭羽狀深裂,但莖中部葉卻為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變化大,初為長卵形,下垂,以後漸成長圓形,斜生或直立。
主要變種
雅致艾(Artemisia indica Willd. var. elegantissima (Pamp.) Y. R. Ling et C. J. Humphries):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本變種分枝長,長15-25厘米。葉的小裂片先端漸尖或有短尖頭,中軸具狹翅,背面疏被蛛絲狀薄絨毛或近無毛。頭狀花序在莖上組成開展的圓錐花序。分布於中國西藏東南部、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生於中、高海拔地區濕潤的山坡上。。
生長環境
五月艾多生於低海拔或中海拔濕潤地區的路旁、林緣、坡地及灌叢處,東北也見於森林草原地區。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耐熱、耐旱,較耐寒。不擇土壤,中性及微鹼性土壤均可生長。
五月艾花果期8-10月。種子萌發受溫度和水勢影響較大。溫度低於5℃,種子完全不萌發;15℃時有約6%的種子萌發;當溫度為20-30℃時五月艾種子將會大量萌發,發芽率超過80%。種子在水勢為0至-0.2MPa時的種子發芽率超過88.25%,隨着水勢降低,其種子發芽率迅速下降。在中國廣西,五月艾的主要發生期4-5月,此階段0-8厘米土層(無覆膜)均溫在20-30℃之間,而且雨量充沛,有利於其萌發生長。
五月艾為亞洲南溫帶至熱帶地區的廣布種,中國、日本、朝鮮、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印度(北部、錫金)、巴基斯坦(北部)、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都有分布。在中國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東南部)、河北(南部)、山西、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東南部)。
大量研究報道表明,種子萌發所需的土壤酸鹼度範圍較寬在土壤pH值為4-10時許多種子都可以萌發,該研究結果表明,五月艾種子種子只要不是在極度偏酸(pH值為2)的條件下,萌發率均較高。五月艾種子萌發不受光照的影響,但其種子的萌發率隨着播深的增加而迅速降低。這可能是五月艾種子較小,種子內的營養物質無法滿足下胚軸伸長至土表的需要。因此在播種育苗時,覆土不宜過厚。
不同的預處理對種子發芽的影響各不相同,硫酸和鹽酸處理種子不能萌發,因此在實際生產中不能以硫酸和鹽酸處理種子。儘管五月艾種子不經任何處理就可獲極高的發芽率(91.50%),但適當濃度的赤黴素處理可以提高發芽勢,促進出苗的整齊度。 [1]
主要價值
五月艾含揮髮油,成分為按葉油素、苦艾素、倍半萜烯醇、側柏酮等,還含黃酮甙等。藥理報道對多種桿菌及球菌有抑制作用。嫩苗作菜蔬或醃製醬菜。地上部分可以入藥,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用於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五月艾(原變種)
艾草,學名艾篙,常生長在田埂地邊、池塘邊等土壤水分豐富的地方
形態特徵
植株:半灌木狀草本,植株具濃烈的香氣。
根:主根明顯,側根多;根狀莖稍粗短,直立或斜向上,直徑3-7毫米,常有短匍莖。
莖: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厘米,褐色或上部微帶紅色,縱棱明顯,分枝多,開展或稍開展,枝長10-25厘米;莖、枝初時微有短柔毛,後脫落。
葉:葉上面初時被灰白色或淡灰黃色絨毛,後漸稀疏或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卵形或長卵形,(一至)二回羽狀分裂或近於大頭羽狀深裂,通常第一回全裂或深裂,每側裂片3-4枚,裂片橢圓形,上半部裂片大,基部裂片漸小,第二回為深或淺裂齒或為粗鋸齒,或基生葉不分裂,有時中軸有狹翅,具短葉柄,花期葉均萎謝;中部葉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長5-8厘米,寬3-5 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或為大頭羽狀深裂,每側裂片3(-4)枚,裂片橢圓狀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1-2厘米,寬3-5毫米,不再分裂或有1-2枚深或淺裂齒,邊不反卷或微反卷,近無柄,具小型假託葉;上部葉羽狀全裂,每側裂片2(-3)枚;苞片葉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花:頭狀花序卵形、長卵形或寬卵形,多數,直徑2-2.5毫米,具短梗及小苞葉,直立,花後斜展或下垂,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或復總狀花序,而在莖上再組成開展或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小,背面初時微被灰白色絨毛,後漸脫落無毛,有綠色中肋,邊緣膜質,中、內層總苞片橢圓形或長卵形,背面近無毛,邊寬膜質或全為半膜質;花序托小,凸起;雌花4-8朵,花冠狹管狀,檐部紫紅色,具2-3裂齒,外面具小腺點,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8-12朵,花冠管狀,外面具小腺點,檐部紫色;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略比花冠長,先端2叉,花後反卷,叉端扁,扇形,並有睫毛。
果:瘦果長圓形或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本種提示
過去一些學者,如C. J. Maximowicz、R. Pampanini及S. Kitamura等,曾將木種歸在北艾A. vulgaris Linn.或牛尾蒿A. dubia wall. ex Bess.中,這是不當的,鑑別特徵見該二種描述。
本種植物變異大,在同一地區不同生境都有變異,如在林緣、樹下、陰地等遮陰環境生 長的植株通常矮小,葉薄紙質,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卵形,並成二回、大頭羽狀深裂,中部葉 為大頭羽狀全裂,稀為提琴狀羽狀深裂,每側裂片2-3(-4)枚,葉上端裂片有數枚缺齒,下部裂片漸小,通常無裂齒,葉面無毛,背面除葉脈外有蛛絲狀薄毛,而在曠野里生長的植株,其基生葉與下部葉均為二回大頭羽狀深裂,但莖中部葉卻為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變化大,初為長卵形,下垂,以後漸成長圓形,斜生或直立。 [2]
主要價值
含揮髮油,成分為按葉油素、苦艾素、倍半萜烯醇、側柏酮等,還含黃酮甙等。藥理報 道對多種桿菌及球菌有抑制作用。入藥,作「艾」(家艾)的代用品,有清熱、解毒、止血、消炎等作用。嫩苗作菜蔬或醃製醬菜。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五月艾(菊科、蒿属植物))的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