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棕樹斜街的歷史信息介紹 目錄 1歷史 2名稱

目錄

本段歷史

棕樹斜街,幾十年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清代的時候叫王寡婦斜街,後來改稱王廣福斜街。老人們平常不叫棕樹斜街,還是叫王廣福斜街。1965年將路北的兩個叫廣福巷、口袋胡同的小巷併入,改成現在的名字。在這條街的南邊還有兩條小巷,原來叫做寄骨寺東夾道與寄骨寺西夾道。 明末清初時這裡妓院可比較多。那時這兒還是一片蓑草與農田中的一個小村子,相當於今天的城鄉結合部,到北京城裡做生意的遠道而來的人們,要提前一天到這兒等天亮開城門時好進城趕上早市,如果當天沒有賣完貨或沒辦完事,也在這兒投店吃住,還有做完生意後天太晚了回不了家的,也要在這兒住一晚,等到天亮再回家,那時的人很少有敢於趕晚路的,因為土匪太多,世道不太平。

本段名稱

所以當時這條胡同就有了供人們吃飯與睡覺的小店,有店家為吸引客人就想辦法弄來窮人家的女兒,或招來流娼供客人玩弄。此時有一個姓王的中年婦女死了丈夫,人們叫她王寡婦,她在這條街上開設的妓院很有名氣,所以人們一說到這個地方時就說:"到王寡婦街。"叫的久了,又加上此街為一條斜街就得到了"王寡婦斜街"這個街名。清代的《京師坊巷志稿》就稱王廣福斜街。[1]

串胡同棕樹斜街

這裡的故事要從王寡婦說起…… 2018-02-25 04:05 棕樹斜街,幾十年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清代的時候叫王寡婦斜街,後來改稱王廣福斜街。老人們平常不叫棕樹斜街,還是叫王廣福斜街。1965年將路北的兩個叫廣福巷、口袋胡同的小巷併入,改成現在的名字。 明末清初時這裡還是一片蓑草與農田中的一個小村子,相當於今天的城鄉結合部,到北京城裡做生意的遠道而來的人們,要提前一天到這兒等天亮開城門時好進城趕上早市,如果當天沒有賣完貨或沒辦完事,也在這兒投店吃住,還有做完生意後天太晚了回不了家的,也要在這兒住一晚,等到天亮再回家,那時的人很少有敢於趕晚路的,因為土匪太多,世道不太平。

所以當時這條胡同就有了供人們吃飯與睡覺的小店,有店家為吸引客人就想辦法弄來窮人家的女兒,或招來流娼供客人玩弄。此時有一個姓王的中年婦女死了丈夫,人們叫她王寡婦,她在這條街上開設的妓院很有名氣,所以人們一說到這個地方時就說:「到王寡婦街。」叫的久了,又加上此街為一條斜街就得到了「王寡婦斜街」這個街名。清代的《京師坊巷志稿》就稱王廣福斜街。  

參考資料

1.北京的胡同故事--棕樹斜街 . .北京旅遊 . 2015-02-12

參考來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