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梭羅碥摩崖造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梭羅碥摩崖造像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梭羅碥摩崖造像

位於渠縣報恩鄉,

開鑿年代為唐代

梭羅碥摩崖造像位於渠縣報恩鄉,開鑿年代為唐代[1]

簡介

渠縣位於達州市西南部,與廣安南充巴中山水相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06°38′—107°15′,北緯30°38′—31°16′,梭羅碥摩崖造像位於渠縣報恩鄉,開鑿年代為唐代。造像目前被竹林遮掩,面向梭羅河,背為明月寨,右側為池塘,前為村民住房,後為農田,左邊約200 米處為梭羅河石桅杆。

2012 年梭羅碥摩岩造像被批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情

梭羅碥摩崖造像位於渠縣報恩鄉,開鑿年代為唐代。共計造像四龕,原鑿於一寬7米、高2.4米、面積16.8平方米的獨立岩石上,因地層下陷,導致從第2龕中部斷裂一分為二。1號龕一菩薩二侍者,主尊為觀音,側立善財和龍女。2號龕一佛二侍者二武士,主尊釋迦結跏趺坐於蓮花台上,兩側各一侍者,龕沿各刻一武士像。3號龕一菩薩二侍者,主尊為六手觀音,坐於金剛座上,六手持仙桃、月亮、太陽、青蛇、寶劍,兩側有侍從。4號龕刻兩菩薩像,削髮禿頂,身着袈裟,盤腿席地而坐。梭羅碥摩崖造像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悉,梭羅碥摩崖造像與北方石窟寺形式有很大不同,達州類似造像龕數量非常多,只是規模沒這麼大,龕數大多為一至三龕。雖然現在處在深山偏僻之處,但在古代大多數都刻在交通要道上,目的在於方便信眾參拜。

專家從龕內佛像形制特徵、衣紋服飾、龕眉及其上花飾分析,認為與巴中南龕造像非常相似,而且是十分流行常見的。巴中同類題材有明確紀年款,為唐中晚期,達州與巴中相鄰,因此,山西大學趙瑞民教授斷定:「梭羅碥摩崖造像雖無題紀年款,但基本可確定為盛唐或中晚期造像。」

保護範圍:分布範圍向東外延15米,向南外延25米,向西外延25米,向北外延30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向東外延5米,向南、北外延20米。

參考來源

  1. 梭羅碥摩崖造像,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