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梅花草堂筆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梅花草堂筆談》,明代張大復撰寫的隨筆。

選文欣賞

昔人詠蟬之作葩藻聯翩無能具紀餘獨喜虞恭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宛有俯視塵寰之致予友許元倩擬作憎蟬賦以反曹謝諸人之什謂是附炎鼓譟意亦有激而雲正不知不幸處炎炎之世居高飲露斯何品格哉淮南子曰蟬無口而鳴三十日而死斯亦神通變化不可得而緇涅者歟予家闤闠之中苦無美蔭隔隍疏柳間有蟬嘒嘒若為永晝破寂者因書蟬噪林逾靜於壁且以見不必憎之意焉

意甚觸遂不成寐起坐庭中聞人聲近遠若咳若嘻謂且旦久之無履殆是帶夢人苦蚊相語夫編戶之民多無衛蚊之具故忍夢以就風而吾獨以處境之惡至於棄帷而宵坐性情甘苦則必有間矣施肩吾詩云任君繚亂錦窗中十幅輕綃圍夜玉故是得帷之適者耶俗以多蚊少蠅為有年之兆連宵徙倚真所謂江頭夜起如雲哭午饋時盤匜寂然田家占不妄又是一喜也

盛暑

許仲嘉邀奠胡仍候雖盛暑不能不往數武八拜遂有昏倚之容汗如雨自頂達於腰連服香茹飲數甌不能止也往見老人傴而蹣跚自言曳踵如千鈞腰膂與足了不相用心竊憫之念人生至是便當脫巾疊跖勿令筋骨楚人忽忽不意今者親之矣冒暑 昨晤夏士琰將詣江上求試自言他少年或可不往吾所處勢不爾否者何以慰老親朝夕頃又晤晉孟嘉亦以求試故還自諸暨信宿便行某對之喘息而已二公翩翩筆藻終能自奮於功名不沒沒予獨異其冒暑馳驅了不以為病也深山松柏凌冬愈茂汀蒲岸柳未秋而零志與氣天與人豈可強哉

於鱗文

世稱於鱗五七言律而文章不其至不得與元美子相諸人等以予所見於鱗之作故當伯仲獻吉馮開之所謂深入無垠一筆透出疑為於鱗言之耳徐子與文章老自知於鱗輒誦之故不知於鱗之自言之也今日讀王侍郎凌節婦諸篇令人反覆不能已

梁顧

往見梁伯龍教人度曲為設廣床大案西向坐而序列之兩兩三三遞傳疊和一韻之乘觥聳如約爾時騷雅大振往往壓倒當場其後則顧靖甫掀髯徵歌約束甚峻每雙環發韻命酒彌連頤翕翕而不敢動伯龍已矣靖甫豈可多得梁雪士將詣白門來別輒與鄒瑞卿按拍竟日甚有愧乎予之不知其事也

許君蹇

許君寔椿芳丁卯生偉軀豁度談笑有適嘗與予為氣類交嗜酒結客貧者至以君寔為歸君寔亦仍其父兄之故無所別擇獨不肯無禮於其客尊賢容眾坦如也孺和故主其家相得歡甚嘗夜詣之為設廣被共臥閣子下旦起有寒色君寔獨露頂坦腹揚揚而至眾大笑目之為神仙人亡何庚子病死去今十六年矣君寔與婦顧同年生今亦死予往唁之入門恍然意是故友地詢宋輔卿則予友王伯符舊宅也三易姓矣人生六十年人世遷換之感何處不爾耶悲夫 蘭 蘭之味非可逼而取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氤氳無所故稱瑞耳體兼眾彩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徐伯衡采蘭見贈微風適至歌曰薰爽南來虛室生白漪漪幽人觀此大國觀此大國吾受吾廬紉斯佩斯寘彼枯魚

顧九扈

顧小侯郎九扈字農長文筆滾滾有飛湍瀠洄之致某故未識其人閱其文異謂是凝遠之器道民雲其人長身玉立而神耐性溫茂稱其家兒昨再晤道民起居小侯及農長則病且亟若類瘵者昔年道民為小侯求婚於某受之從臾之某以勛衛故不敢許更不知凝遠者不免折耶文不足以知年乎天其佑德且無論農長當不令小侯一子輒夭秋杪過毗陵再就冶生詢之倘或霍然起耶冶生農長今歲師也道民湖海之性久反別無異又攜歌童自隨且欲裁其婦他年歸天之費令縱覽西湖沾沾自快如道民亦奇矣

作者簡介

張大復,(約1554?—1630)蘇州崑山興賢里片玉坊人。名彝宣,字心期,一作星其,自號寒山子又號病居士。晚明戲曲作家、聲律家。 張大復壯歲曾遊歷名山大川。初患青光眼,憑微弱的視力堅持寫作、教書。原本家底殷實,因請江湖游醫鐵鞋道人醫治眼疾,典賣祖傳字畫、良田,但越來越重,至40歲失明。一度還患有偏頭痛、傷寒、肺炎等疾。除了短時間在朋友的衙署里擔任幕僚,主要以口述的方式讓人記錄整理除了名著《梅花草堂筆談》,記下自己設館、作幕、出遊的見聞,包括著名人物的言行、家鄉風土人情、災荒與兵寇、水利沿革以及崑曲的興起與發展等。此外,他還完成了《噓雲軒文字》、《崑山人物傳》、《崑山名宦傳》、《張氏先世紀略》等著作。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