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梅氏畫眉草

中文名稱:梅氏畫眉草

拉丁學名:Eragrostis mairei Hack

界屬:植物界、畫眉草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

目科:禾本目、禾本科

族亞屬:畫眉草族、畫眉草亞屬

梅氏畫眉草,(學名:Eragrostis mairei Hack. )禾本科畫眉草屬多年生,根系粗壯。稈直立,基部稍膝曲,葉鞘多短於節間,壓扁,鞘口和鞘的一側邊緣具有短毛;葉舌干膜質,葉片狹線形,下面無毛,上面靠基部疏生柔毛。圓錐花序開展,分枝單生,偶見對生,纖細並呈波浪狀彎曲,向上或平展,小枝和小穗柄頂端均有腺點,分枝腋間無毛;小花排列鬆散,鉛綠色或紫黑色,花果期6-10月。[1]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根系粗壯。稈直立,基部稍膝曲,高50-90厘米,徑2-4毫米,通常具3節。

葉鞘多短於節間,壓扁,鞘口和鞘的一側邊緣具有短毛;葉舌干膜質,長約0.1毫米;葉片狹線形,長4-25厘米,寬2-3毫米,下面無毛,上面靠基部疏生柔毛。

圓錐花序開展,長15-22厘米,寬4-11厘米,分枝單生,偶見對生,纖細並呈波浪狀彎曲,向上或平展,小枝和小穗柄頂端均有腺點,分枝腋間無毛;小穗柄長0.3-2厘米,多向上;小穗長5-7毫米,寬約2毫米,含4-7小花,小花排列鬆散,鉛綠色或紫黑色,小穗軸節間長約1毫米;穎具1脈,第一穎長約2毫米,披針形,先端鈍尖,第二穎長約2.5毫米,披針形,先端尖;第一外稃長約3毫米,長圓形,先端膜質,圓鈍,具3脈,側脈不明顯;內稃長約2.2毫米,具不明顯的2脊,脊上無毛,宿存;雄蕊3枚,花葯長0.8-1毫米。穎果長約0.7毫米,短圓柱形,一側截平,褐紅色。花果期6-10月。[2]

生長環境

多生長於荒山草地。

分布範圍

產自江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遺傳研究

畫眉草的基本染色體數目是10(2n=4x=40),基因長度為730Mbp。Ju-Kyungyu等用分子標記的方法對畫眉草基因圖譜進行了研究,繪製了基因圖譜。應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和基因片段擴增多態性研究,對4個畫眉草栽培變種進行遺傳多樣性研究,共獲得897個標記,其中395個多態性標記應用於11個引物組合。收集與畫眉草較遠或較近的基因片段可以組成基因圖譜,這種遺傳圖譜的構建將成為畫眉草屬植物進行分子遺傳片段研究的切人點,尤其是在基因比較圖譜領域。M.Ayele等(2000)也對畫眉草及相關種遺傳片段擴增多態性標誌進行了評價。從畫眉草種子中提取蛋白質進行多態性和異質性分析,將37個栽培種分成7組。

許多學者對畫眉草的數量性狀進行遺傳分析,TemesgenAdnew等對在埃塞俄比亞栽種的10個畫眉草種的1科個種質資源的18個數量性狀進行聚類分析,分析畫眉草的遺傳多樣性,對變異的組合分析揭示了所有被研究性狀之間表現在種質資源形態特徵上的顯著差異。KebebewAssefa等從埃塞俄比亞西部到南部,收集3000個畫眉草的圓錐花序,對畫眉草種質資源的數量性狀差異進行了研究。在埃塞俄比亞的一個農業研究中心,Yifru Teklu等(2005)從圓錐花序數量和重量、小穗數量和重量、百粒重及收穫係數等方面,對10個改良畫眉草種與未改良種的穀物產量進行了比較,得出增產的原因在於每個圓錐花序上的穀粒重圓錐花序的生物產量以及花序上的小穗數目的增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