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梁家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梁家騮
英文名 Leung Ka-lau
出生 1962年
香港
籍貫 廣東肇慶
母校 香港中文大學
職業 外科醫生、立法會議員



梁家騮(英語:Leung Ka-lau,1962年-),外科醫生,是首名從香港公立醫院醫生出身的立法會議員。曾出任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醫學界)。

簡歷

梁家騮,1962年生於香港,籍貫廣東肇慶。中學就讀皇仁書院。

1981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就讀。

1986-2010年,入威爾斯親王醫院實習,先後在該院出任外科醫生及外科高級醫生。

梁家騮在90年開始長駐威爾斯醫院外科部第一組(「『肝膽胰』外科」及「『大腸肛門』外科」),1995年晉升為高級醫生,1997年獲推薦到美國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作6個月交流,觀察『肝膽胰』腫瘤外科手術。中文大學外科學系亦於90年開始委任梁醫生為助理教授,參與教授學科醫生、培訓專科醫生及醫學硏究。

除普通外科臨床工作外,梁家騮的硏究興趣包括『肝膽胰』外科、『大腸肛門』外科、『內視鏡』、『腹腔鏡』微創手術、與及『腹膜轉移』的治療,有70多篇文章刊於 Lancet、Annals of Surgery、BJS、Surgical Endoscopy等醫學期刊,內容包括以『腹腔鏡』進行大腸、膽囊、肝臟,胰臟、脾臟、腎上腺、胃及十二指腸等手術。於2005年以」Laparoscopic Assisted Resection of Recto-sigmoid Carcinoma – Is It Justified」為題撰寫論文,獲中文大學頒授「醫學博士」。

1997-99年,梁家騮擔任中大醫學院舊生會會長。

2001-03年,梁家騮出任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

2005年,梁家騮修讀醫學博士課程,於該年取得中大醫學博士學位。

2008年,梁家騮參加香港立法會選舉,擊敗角逐連任的郭家麒,當選立法會醫學界議員。

2010年,梁家騮開始私人執業,於2015年開設「內視鏡」中心,並仍於醫管局新界東聯網外科兼職顧問醫生。

2012年,梁家騮在香港立法會選舉成功連任,是香港回歸後首位成功連任的醫學界立法會議員。

立法會表現

由2008年-2009年度,立法會一共舉行了39次周三例會。梁家騮缺席了5次,不投票率為51.5%。不投票率即議員無缺席會議,但投票時不在場的次數。梁發言次數為10次,提出質詢次數為3次。以30位功能界別議員平均來計算,發言和提出質詢次數分別為21.1和8.3次。

梁家騮對以上統計數字之回應說,他仍要半職工作,每周在醫院上班兩天,因此,當某些委員會要在他的上班日開會,若議程重要,他會請假出席,若議程不重要,他就不會出席了。遇上大會投票,他也是看議題的性質,若對他的界別不重要,他會寧願留在議員辦公室處理其他事務,看電視直播,而不介意在他的投票紀錄上出現「不在現場」的紀錄。

拉布抗爭

2016年6月及7月,因醫學界就《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有爭議,醫學界強烈反對增加業外成員加入醫務委員會,因這會導致政府加強操控醫委會,並且不會加快個案進度。梁家騮代表業界利益,就此條例草案進行拉布抗爭。當中6月29日的會議更因為梁家騮多次提出點算法定人數而流會收場。其後,梁家騮先後提出中止待續、交予專責委員會和休會辯論,結果在7月15日(第五屆立法會最後一天)均未能就條例三讀表決,在休會辯論階段中止會議。[1][2]

專業資格

  •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ChB (CUHK) 1986
  •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FRCS (Edin) 1990
  •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FCSHK 1993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外科) FHKAM (Surgery) 1993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博士 MD (CUHK) 2005

視頻

[16年7月6日]立法會直擊 - 梁家騮醫委會條例草案不斷點人數 林鄭發言亦遭打斷
議事論事:議員新人王梁家騮
怪醫狂點人數博流會 醫委爭議未有轉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