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梁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梁豐
出生 1968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企業家

個人簡介

梁豐[1]:男,1968 年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1990 年 7 月至 1994 年 5 月期間擔任東莞新科磁電製品有限公司,任策劃工程部組別經理;1994 年 10 月至 2002 年 12 月期間擔任中信集團深圳中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任投資部總經理、公司總經理助理;2003 年 1 月至 2007 年 4月期間擔任中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基金經理、權益投資部總監;2007 年 4月至 2010 年 5 月期間,擔任友邦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基金經理、權益投資部總監;2010 年 5 月至 2015 年 12 月,擔任上海毅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董事長;2012 年 11 月至 2015 年 11 月,擔任璞泰來有限執行董事;2015 年 11 月至今擔任璞泰來董事長。

創業歷程

1、從製造業半路出家殺入基金業

  運作中國最早百億基金

  與大多數公募基金經理,轉型奔向私募繼續證券投資不同,有人轉向私募後卻將眼光投向了實業,並且在5年前就開始在當前火熱的新能源行業進行整合併購重組,如今將公司上市市值超200億元。

  當然,與很多基金經理,名校碩士、博士畢業就進入基金公司,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這一傳統路線不同。梁豐並非一開始便從業投資行業,而是半路出家殺入證券業的,他進入基金行業時,已有多年實業和投資經驗。

  資料顯示,梁豐早年在華南理工大學攻讀的是自動化專業,雖然隨後又進入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深造,一開始從事的是IT製造業。1990年7月至1994年5月期間就職於東莞新科磁電製品有限公司,任策劃工程部組別經理。交叉學科背景+製造業實業經歷,可能為他隨後對對製造業的投資做準備。

  之後梁豐看好證券業的發展前景而轉行。1994年10月至2002年12月期間,他在中信集團旗下的中大投資管理公司工作,工作模式就是基於對企業的研究來做投資。 2003年梁豐成為中信基金(後被華夏基金合併)的籌備組成員之一,並在2004年成為執掌百億資金的基金經理。當年3月16日中信基金公布旗下的第一隻基金產品:中信經典配置基金,梁豐擔任共同基金經理,據基金成立公告顯示,該產品募集總規模超過了121億份基金單位,是最早的兩隻百億基金之一。

2、基金經理投身實業

  公司創辦5年就實現上市

  2008年,當他還是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時,他曾接受過媒體採訪表示:產業資本將顛覆基金話語權:

  媒體:您如何看待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博弈?

  梁豐:大小非解禁的減持因素是A股估值水平下降的最主要因素,有些股票已經反映了這種預期,有些企業還未能反映。以前我們可能很少通過產業資本的角度去看問題,隨着產業資本的力量進入,基金對市場的影響已經大大弱化,而全流通市場中,產業資本將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

  媒體:可是產業資本的持股成本與基金所持的成本相比,要低很多。這是否會造成評價標準的不同?

  梁豐:雖然產業資本的持股成本很低,可是,假使產業投資者以現在的價格賣掉股票,拿到別的地方去投資,如果收益率更高,當然值得賣掉;但如果是其他途徑的投資還不如股市具有吸引力,那他們就會繼續持有,甚至回購自己的股票。雖然現在的政策不允許回購股票,但未來肯定會掃清這方面的法律障礙。

  2012年,他便完成從基金經理身份到實業公司董事長身份轉變。成立新能源企業璞泰來, 並在5年時間裡,將這家公司做到A股主板上市,如今市值已經做到201億元:

  2012年11月,璞泰來有限公司成立於上海張江高科(16.040, -0.25, -1.53%)技園區,註冊資本1億元,梁豐和璞泰來總經理陳衛分別出資7000萬元和3000萬元,分別占70%和30%;

  2017年10月13日,璞泰來獲得證監會核發的IPO批文,璞泰來本次IPO計劃募資9.99億元;

  2017年11月3日,璞泰來A股上市,股價大漲43.98%,從16.53元漲至23.8元;

  2017年11月14日,璞泰來迎來第8個漲停,股價漲至46.39元,公司市值201億元。

  資料顯示,璞泰來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鋁塑包裝膜、納米氧化鋁等關鍵材料及工藝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下遊客戶提供專業性、高品質的新能源鋰離子電池材料及專業工藝設備綜合解決方案,目前已與三星、LG、比亞迪(52.880, 1.49, 2.90%)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密切的業務合作關係。

參考文獻

  1. 走進璞泰來
  2. 梁豐7年前辭基金經理 如今攜璞泰來IPO歸來身價百億
  3. 丁純會見璞泰來董事長梁豐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