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樺林鄉地處武山西部,與鴛鴦鎮為鄰,隴海鐵路316國道橫貫東西,黃河支流渭河由西向東貫穿全境,有6村坐落河谷川區,平均海拔1790米,年降雨量280毫升,年平均氣溫11.1℃,全鄉總面積為101.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750畝,川水地3833畝,山地33917畝,人均占有耕地2.2畝。

2015年10月9日,根據《甘肅省民政廳關於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鄉等22個鄉撤鄉改鎮的批覆》(甘民復〔2015〕113號),武山縣溫泉鄉、樺林鄉、龍台鄉、榆盤鄉改為溫泉鎮、樺林鎮、龍台鎮、榆盤鎮。鄉改鎮後,實行鎮管村體制,其行政區域不變,政府駐地不變。[1]

中文名稱: 樺林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

下轄地區: 17西莊村

電話區號: 0938

郵政區碼: 741300

地理位置: 武山縣西部

面 積: 101.73平方千米

人 口: 14851人(2017)

方 言: 甘谷方言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機 場: 天水機場

火車站: 武山站

車牌代碼: 甘·E

目錄

地理位置

樺林鄉地處武山西部,與鴛鴦鎮為鄰,隴海鐵路和316國道橫貫東西,黃河支流渭河由西向東貫穿全境,有6村坐落河谷川區,平均海拔1790米,年降雨量280毫升,年平均氣溫11.1℃,全鄉總面積為101.7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37750畝,川水地3833畝,山地33917畝,人均占有耕地2.2畝。有17個村3405戶14851人(2017),其中農業人口16999人。

樺林鄉

工農業狀況

樺林鄉緊緊圍繞「打井修渠保糧,退耕還林綠化,勞務產業興鄉,科技教育強鄉」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扶貧開發和農業綜合開發,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了全鄉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農業: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洋芋、蠶豆、糜谷、胡麻、油菜、藥材等為主,兼種少量蔬菜,複種面積2300多畝,玉米面積8950畝,小麥面積14100畝,洋芋3800畝,藥材150畝。林業:全鄉造林面積6627畝,其中荒山造林3060畝,退耕還林3567畝,果園1717畝,主要品種為蘋果,年產量達1160噸。水利設施:現有機井26眼,主要灌渠有隴天渠、大磨渠等4條14.84公里,灌溉面積達3060畝,其中保灌面積2880畝。交通道路:316國道過境路段7公里,有農二級公路15公里,其它農機路8條58公里,實現了農機道路村村通。礦產資源:境內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主要礦種有白雲石、滑石、花崗岩、石灰石等,貯藏量大,開發利用前景廣闊,有1處具有一定規模的花崗岩採石廠。

勞務特色產業

全鄉勞動力8535個,年輸出勞動力4800人次,分布在蘭州、新疆、寧夏、山西、內蒙、北京、上海、深圳等11個省市(區),從事行業主要有建築業、運輸業、服務業、製造業等8大行業。現有規模化務工基地5個,有龍頭企業5家,固定資產100萬元以上的建築公司17家,2000萬元以上的集團公司1家,有公司經理22名,工程師31名,經濟師8名,會計師5名,技工420名,年收入達到1450萬元以上,勞務產業已成為全鄉名副其實富民興鄉的支柱產業。

社會事業

教育:全鄉有學校11所,其中初中1所,鄉村幼兒院1所。在校學生2791人,其中初中794人,小學1997人。教師人數90人、其中初中37人、小學53人。適齡兒童入學人數1997人,入學率98%。衛生:有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醫療點17個,共有醫生23人,衛生護理員21名。2004年底全鄉開展了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現有參合農戶2713戶11952人,投入參合資金11.9萬元。廣播電視、通訊設施:全鄉實現了廣播、電視、電話、農電村村通,電話達到696部,移動用戶達370多個。

歡樂鄉村行巡迴演出團來樺林鄉開展演出

在縣委宣傳部牽頭下,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新聞出版廳組織的歡樂鄉村行巡迴演出團來樺林鄉勝利新村廣場開展文藝演出活動。

為做好此次文藝演出活動,樺林鄉黨委、政府按縣委宣傳部的要求,在各村進行了廣泛宣傳,通過張貼海報、發送手機信息等方式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觀看文藝演出活動。

演出活動巧遇一場大雪,演員們不怕辛苦,冒雨為樺林鄉群眾獻上了優美的舞蹈和精彩的歌聲,廣大群眾的陣陣掌聲讓演出活動不斷推向高潮。此次活動為樺林鄉廣大人民群眾在中秋國慶兩節過後,送來的一次文化和精神大餐,為樺林鄉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視頻

甘肅天水武山縣樺林鄉蘭溝村秧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