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桑天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桑天牛

中文名:桑天牛

拉丁學名:Apriona germari(Hope)

別稱:褐天牛、粒肩天牛、鐵炮蟲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門:六足亞門

:昆蟲綱 Insecta

亞綱:有翅亞綱

:鞘翅目

亞目:多食亞目

:天牛科

亞科:溝脛天牛亞科

:桑天牛

屬鞘翅目,天牛科,溝脛天牛亞科。 分布在北京、天津、廣東、廣西、湖北、湖南、河北、遼寧、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四川、江西、台灣、海南、雲南、貴州、山西、陝西等省。成蟲食害嫩枝皮和葉;幼蟲於枝幹的皮下和木質部內,向下蛀食,隧道內無糞屑,隔一定距離向外蛀1通氣排糞屑孔,排出大量糞屑,削弱樹勢,重者枯死。

基本信息

中文名:桑天牛

拉丁學名:Apriona germari(Hope)

別稱:褐天牛、粒肩天牛、鐵炮蟲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門:六足亞門

:昆蟲綱 Insecta

亞綱:有翅亞綱

:鞘翅目

亞目:多食亞目

:天牛科

亞科:溝脛天牛亞科

:桑天牛

分布區域:中國、日本、朝鮮、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等

成蟲體長:34~46毫米

蛹長:約50毫米

形態特徵

  • 成蟲

體黑褐色,密生暗黃色細絨毛;觸角鞭狀;第1、2節黑色,其餘各節灰白色,端部黑色;鞘翅基部密生黑瘤突,肩角有黑刺一個。

長橢圓形,稍彎曲,乳白或黃白色。

  • 幼蟲

老齡體長60mm,乳白色,頭部黃褐色,前胸節特大,背板密生黃褐色短毛,和赤褐色刻點,隱約可見"小"字形凹紋。

體初為淡黃色,後變黃褐色。

生活習性

成蟲反應遲鈍,易撲捉,遇到危險時有聲鳴。喜食構樹、無花果、蘋果等的嫩枝皮。白天取食,夜間產卵。每晚自8時半至次晨4時半左右產卵,天亮前復飛回白天的棲息木繼續取食。幼蟲總排泄孔15-19個,蛀道全長91.5 - 248.8cm。在江蘇調查,成蟲主要在桑樹和構樹上補充營養;桑天牛卵巢發育與補充營養的關係,明確桑天牛成蟲取食適合的補充營植物桑樹後卵巢發育正常,否則影響其正常發育,不能形成卵。桑天牛喜以構樹、桑樹為補充營養的原因,通過對構樹和I一69楊枝皮內化學物質的分析,可以明顯看出構樹中糖含量為I一69楊的2.3倍,構樹中的酚酸含量為I -69楊的0.4倍。這可能是桑天牛選擇構樹為補充營養寄仁的原因。桑天牛雄蟲比雌蟲早羽化7-10d,羽化後的成蟲白天聚集在桑樹、構樹上取食嫩枝皮層,3-5d交尾產卵。成蟲取食桑、構樹,幼蟲為害楊樹等,雌蟲於每晚7時半以後飛往楊樹上產卵。每1雌蟲每晚產卵3-4粒,並於天亮前全部飛回桑、構叢中去,白天在桑、構枝上取食、交尾靜伏。成蟲有假死性,趨光性弱。成蟲壽命因飼料不同差異很大,取食桑、構樹的雌蟲壽命42d,雄蟲28d,一生產卵132粒。在自然條件下,成蟲一般不取食楊樹嫩皮,室內伺養只微量啃食,發育不完全,其壽命為4 - 5d,最長12d,不產卵即死亡。[1]


2a一代幼蟲蛀道長1.73一3.81m,平均為2.77m, 3a一代幼蟲在枝條取食後,進入主幹,甚至深入根部,蛀道平均長3.89m。幼蟲共產生排糞孔13一15個。卵在7d內孵化,孵化率為73.3%0,從產卵後至出現第一個排糞孔時間作為卵期計算,第17d為始孵期,第18d為始盛期,第20d為盛孵期,第23d為盛末期,初羽化成蟲體內無卵,經一定時間後才懷卵,一般抱卵數下午比上午多,7月比8月多,6月、9月較少。桑天牛一日中的產孵時一間以夜間為上主,產卵盛期在7 -- 8月間,卵分批形成,成熟一批,產出一批。

防治方法

  • (2)結合修剪除掉蟲枝,集中處理。
  • (3)成蟲發生期及時捕殺成蟲,消滅在產卵之前。
  • (4)成蟲發生期結合防治其他害蟲,噴灑觸破式微膠囊水劑200-400倍液。
  • (5)成蟲產卵盛期後挖卵和初齡幼蟲。
  • (6)刺殺木質部內的幼蟲,找到新鮮排糞孔用細鐵絲插入,向下刺到隧道端,反覆幾次可刺死幼蟲。
  • (7)利用農林措施。

發生規律

北方2~3年一代,以幼蟲或即將孵化的卵在枝幹內越冬,在寄主萌動後開始為害,落葉時休眠越冬。幼蟲期初孵幼蟲,先向上蛀食10mm左右,即掉回頭沿枝幹木質部向下蛀食,逐漸深入心材,如植株矮小,下蛀可達根際。幼蟲在蛀道內,每隔一定距離即向外咬一圓形排糞孔,糞便和木屑即由蟲排糞孔向外排出。排泄孔徑隨幼蟲增長而擴大,孔間距離自上而下逐漸增長,增長幅度因寄主植物而不同。幼蟲老熟後,即沿蛀道上移,越過1~3個排泄孔,先咬出羽化孔的雛形,向外達樹皮邊緣,使樹皮呈現臃腫或破裂,常使樹液外流。此後,幼蟲又回到蛀道內選擇適當位置(一般距蛀道底70~120毫米)作成蛹室,化蛹其中。蛹室長40~50毫米,寬20~25毫米。蛹期15~25天。羽化後於蛹室內停5~7天後,咬羽化孔鑽出,7~8月間為成蟲發生期。成蟲多晚間活動取食,以早晚較盛,約經10~15天開始產卵。2~4年生枝上產卵較多,多選直徑10~15mm的枝條的中部或基部,先將表皮咬成"U"形傷口,然後產卵於其中,每處產1粒卵,偶有4~5粒者。每雌可產卵100~l50粒,產卵約40餘天。卵期10~15天,孵化後於韌皮部木質部之間向枝條上方蛀食約1cm,然後蛀入木質部內向下蛀食,稍大即蛀入髓部。開始每蛀5~6cm長向外排糞孔,隨蟲體增長而排糞孔距離加大,小幼蟲糞便紅褐色細繩狀,大幼蟲的糞便為鋸屑狀。幼蟲一生蛀隧道長達2m左右,隧道內無糞便與木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