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桐樓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桐樓鄉,隸屬於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地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南邊,東與黔江區新華鄉接壤,南、西與諸佛鄉相鄰,北桑柘鎮和小廠鄉相鄰,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政府駐地86千米,區域總面積37.96平方千米。[1]

1949年前,桐樓鄉境域屬同河鄉;1984年6月,由桐樓公社改為桐樓鄉。

截至2018年末,桐樓鄉戶籍人口為5747人。截至2020年6月,桐樓鄉下轄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桐木溪。

桐樓鄉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油菜、紅高梁、辣椒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黑山羊、牛、家禽為主;工業以個體加工業為主。2018年,桐樓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中文名:桐樓鄉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南邊

面 積:37.96 km²

下轄地區: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桐木溪

電話區號:023

郵政區碼:409611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渝H

人 口:5747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1949年前,桐樓鄉境域屬同河鄉。

1951年1月,劃屬大同鄉。

1953年1月,由大同析出置桐樓鄉,屬第六區。

1956年2月,桐樓併入大同鄉。

1962年4月,由大同公社析出白蠟、桐木、普子、茶林4人隊,珍加公社析出和平大隊,諸佛公社析出細沙大隊,合併組成桐樓公社。

1984年6月,桐樓公社改為桐樓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7年,桐樓鄉下轄桐木、白蠟、普子、徐家山、茶林、細沙6個行政村。

2011年,桐樓鄉下轄桐木、普子、細沙3個行政村;下設16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桐樓鄉下轄3個行政村:桐木村、細沙村、普子村,鄉人民政府駐桐木溪。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桐樓鄉地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南邊,東與黔江區新華鄉接壤,南、西與諸佛鄉相鄰,北桑柘鎮和小廠鄉相鄰,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政府駐地86千米,區域總面積37.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桐樓鄉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峰位於核桃堡、五峰岩,海拔1300米;最低點位於細沙大隊細沙溪,海拔437.5米。

氣候

桐樓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6℃,1月平均氣溫5.1℃,極端最低氣溫-6.6℃(2008年1月26日);7月平均氣溫25.4℃,極端最高氣溫45.6℃(2007年7月23日);多年平均降雨量1301.2毫米;最多年降雨量1911.5毫米(1996年),最少年降雨量817.2毫米(1981年),主要集中在4—10月。

水文

桐樓鄉境內河道屬烏江流域;主要河道有蘭草河、細砂河,總長3.1千米,

自然災害

桐樓鄉主要自然災害有雨雪、冰雹、洪澇等。暴雨災害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4—10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7月8日,桐樓鄉全範圍受災。

自然資源

桐樓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礦、鐵礦等。

視頻

重慶彭水縣桐樓鄉第二屆踩花山舞蹈片區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