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桂林花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桂林花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桂林花橋

地理位置:桂林

外文名稱:Guilin Huaqiao

着名景點:桂林花橋

簡介

桂林七星山前小東江上,橫臥一座形如長亭的石橋,遠看恰似一條絢麗的彩帶,這就是着名的花橋。此橋始建於宋代,原名嘉熙橋,僅四孔,元末明初被洪水衝垮。設計幽雅,造型精緻,頗具古代建築特色。每年春夏,花開爛漫,繁花似錦,橋兩岸遍植桃花、翠竹,小橋掩隱於「滿溪流水半溪花」之中,花橋因此而得名。明景泰七年(1456),重建木橋。嘉靖十九年(1540),易木為石,改稱花橋,並加築旱橋以泄洪,1965年整飾重建。

1965年重建後,橋11孔,其中水橋4孔,旱橋7孔,全長120餘米,寬7米,用青石砌成。橋上置白玉欄杆,橋頂蓋泛青的琉璃瓦。橋似長亭,可避風雨。石橋的拱腳特薄,孔與孔間,銜接適宜,顯得十分雅秀。清波反照,橋孔圓如皓月。半浮水上,半沉水下,天移雲影,浮動水中,蔚為壯觀。橋東有一巨石,名芙蓉石,上有老樹古藤,干矮蔭濃,枝葉遮蓋全石,有如巨人撐大傘。

傳說

據說當年修花橋捐錢時,領頭的照例辦一桌酒邀請大家入席,吃一塊豬肉捐十兩銀子。有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老頭,一連吃了十幾塊,認捐時,他一口答應捐一孔橋的錢。眾人以為他胡扯,一起來到他家,只見一串一串的錢堆滿了一屋子。老頭捐了錢,人們要刻碑留名,問他姓名,他說:「我是划船的,船上有豬頭龍。」人們只好在欄杆柱子上刻了一個豬頭。

修橋時,請來桂林最有名的師傅,雇來一百名員工,限定一百天完成。修了九十九天,最後一天合攏時,師傅指揮大家把一塊事先量好的石塊往橋上最後一個缺口上架,誰知石塊卻整整短了五分。這時,石工中一位老者站出來說:「我的活兒還沒完,合攏還不到時候。申末酉初,我叫你們。」這老者自開工以來,天天在玉兔岩燒火,火燒得又大又猛,誰也不知道他燒什麼。大家合攏無計,就暫且聽他的。傍晚,只見老者從玉兔岩中拖出一把三尺長、明晃晃的利劍,眾人把利劍和石塊並排架在缺口上,剛好合適,花橋終於建成了。

落成那天,要挑個福份好的人踩橋,以圖吉利。誰知一個穿着破爛的老頭挑着兩筐牛屎搶先闖到橋上,他跑到橋中,把牛屎灑得滿橋都是。人們罵他,他卻笑嘻嘻地說:「你們看,這是什麼?」大家一看, 都呆住了,原來牛屎變成鐵水都灌進橋里去了。

修花橋以前,小東江上也曾修過橋,但幾次都被洪水衝垮。原來江里有蛟龍,洪水一來,蛟龍一過橋,橋就被拱塌。這次花橋剛修好,洪水就來了,蛟龍又起,但就是不敢過橋,只能鑽旱橋,因為水橋下面安了那位老者煉出的斬龍劍,橋身還用鐵水灌過,再大的洪水也沖不垮。花橋安穩了。人們傳說,捐錢砌一孔橋的、安斬龍劍的、挑牛屎的。都是一個人——魯班師傅!

特色

花橋自古景色迷人,山光水色,幽雅綺麗,讓人心曠神怡。北望花橋,水橋四孔與倒影,通圓如四輪明月,有「四輪明月伴芙蓉,半入澄江半化虹」詩句中所頌的「花橋虹影」之美景。甚為壯觀,在這裡,有月看水中映月,無月看橋孔影月。四孔臨水,圓月可數,正是:花橋常有月,慧眼數團圓。[1]

參考文獻

  1. 桂林花橋豆丁網,201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