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栲 |
栲(學名: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是殼斗科,錐屬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達80厘米,枝、葉均無毛。葉片長橢圓形或披針形,稀卵形,頂部短尖或漸尖,基部近於圓或寬楔形,中脈在葉面凹陷或上半段凹陷,下半段平坦,葉背的蠟鱗層頗厚且呈粉末狀,嫩葉的為紅褐色,雄花穗狀或圓錐花序,花單朵密生於花序軸上,殼斗通常圓球形或寬卵形,不規則瓣裂,淡褐紅,每殼斗有1堅果;堅果圓錐形,無毛,果臍在堅果底部。4-6月開花,也有8-10月開花,次年同期果成熟。
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地,西南至雲南東南部,西至四川西部。生於海拔200-2100米坡地或山脊雜木林中,有時成小片純林。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栲
學名; 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
別稱; 栲紅栲、紅葉栲、紅背櫧、火燒柯(台灣)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山毛櫸目
科; 殼斗科
屬; 錐屬
形態特徵=
喬木,高10-30米,胸徑20-80厘米,樹皮淺縱裂,芽鱗、嫩枝頂部及嫩葉葉柄均被與葉背相同但較早脫落的紅銹色細片狀蠟鱗,枝、葉均無毛。
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稀卵形,長7-15厘米,寬2-5厘米,稀更短或較寬,頂部短尖或漸尖,基部近於圓或寬楔形,有時一側稍短且偏斜,全緣或有時在近頂部邊緣有少數淺裂齒,或二者兼有,中脈在葉面凹陷或上半段凹陷,下半段平坦,側脈每邊11-15條,支脈通常不顯,或隱約可見,葉背的蠟鱗層頗厚且呈粉末狀,嫩葉的為紅褐色,成長葉的為黃棕色,或淡棕黃色,很少因蠟鱗早脫落而呈淡黃綠色;葉柄長1-2厘米,嫩葉葉柄長約5毫米。
雄花穗狀或圓錐花序,花單朵密生於花序軸上,雄蕊10枚;雌花序軸通常無毛,亦無蠟鱗,雌花單朵散生於長有時達30厘米的花序軸上,花柱長約1/2毫米。果序軸橫切面徑1.5-3毫米。
殼斗通常圓球形或寬卵形,連刺徑25-30毫米,稀更大,不規則瓣裂,殼壁厚約1毫米,刺長8-10毫米,基部合生或很少合生至中部成刺束,若彼此分離,則刺粗而短且外壁明顯可見,殼壁及刺被白灰色或淡棕色微柔毛,或被淡褐紅色蠟鱗及甚稀疏微柔毛,每殼斗有1堅果;堅果圓錐形,高略過於寬,高1-1.5厘米,橫徑8-12毫米,或近於圓球形,徑8-14毫米,無毛,果臍在堅果底部。
花期4-6月,也有8-10月開花時,果次年同期成熟。
近種區別
本種各部形態變異較大,分布於台灣及東南和南部沿海各地的其葉通常全緣,粉末狀蠟鱗褐紅色,殼斗及刺被淡棕灰色或灰色微柔毛,刺較長,通常在基部合生成刺束;分布於湖北西部、四川及貴州西北部的,其葉的上部葉緣多具裂齒,葉背的蠟鱗層較薄,顏色較淺,常為棕黃色,或淡黃綠色,殼斗的刺較稀疏,長短不一;分布於廣西西部,廣東西南部、貴州南部的,其葉片質地較厚,寬而短,葉背顏色最深紅,殼斗的刺通常粗而略短,彼此離生;分布於雲南東南部(金平縣以東),其殼斗的刺較稀疏而長,殼壁及刺被淡褐色蠟鱗及甚稀疏的微柔毛,他們與產于越南中部的 C. harmandii Hick. et A. Camus極近似。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2100 米坡地或山脊雜木林中,有時成小片純林。
分布範圍
產長江以南各地,西南至雲南東南部,西至四川西部。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城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