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祝橋鎮隸屬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是浦東新區的下轄鎮,位於浦東新區中部,東接浦東國際機場和空港綜合保稅區,南擁商飛總裝基地,西臨迪斯尼樂園和上海東站,北靠「虹橋—浦東」空港發展黃金軸,雄踞上海外高橋港、浦東空港、洋山深水港「三港三區」產業帶的核心區域,是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腹地和中國大飛機產業的基地。祝橋鎮區域面積160.19平方千米,下轄祝橋、鹽倉、東海、江鎮、施灣五大社區、64個村,鎮域人口12萬,其中常住人口241138人(2017年)。有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聞天故居。2003年1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據史志記載,以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內捍海塘修築為標誌,祝橋鎮境域漸次成陸,百姓逐漸移居。明嘉靖年間,喬鏜為防倭寇入侵,於內捍海塘東側督工開挖禦寇河,河上架竹為橋,今「祝橋」之名即取「竹橋」之諧音。
建制沿革
宋乾道八年(1172年),祝橋地區隸屬嘉興府華亭縣。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朝廷劃松江府華亭縣東北境長人鄉等五鄉建上海縣,祝橋地區隸屬松江府上海縣。 明隆慶二年(1568年),松江府僉事鄭元韶清丈土地,分團編甲,造業戶魚鱗冊,今祝橋地區始有五團之名。是時,南匯地區屬松江府上海縣長人鄉。當時的祝橋境域位於長人鄉東外側,闢作鹽場,隸於下沙鹽場。僅有團灶機構而無行政建置。 清雍正四年(1726年),劃出上海縣長人鄉和下沙鹽場9個團建立南匯縣,五團(祝橋地區)屬江蘇省松江府南匯縣。清宣統年間,清政府實行地方自治。清宣統三年(1911年),五團鄉自治公所正式成立,隸屬於南匯縣。 民國二十六年(1927年),南匯縣實行閭、鄰制。原五團鄉劃分為1個鎮、15個鄉。鄉、鎮以下設閭,閭以下為鄰。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南匯縣合併區治,劃各鄉、鎮為8個區,同時,廢閭鄰制,設保甲制。原五團鄉境域隸屬於南匯縣第二區。 抗日戰爭時期,祝橋地區先後隸屬偽上海市南匯縣、偽上海特別市南匯區。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二月,南匯縣重新劃並鄉鎮,祝橋鎮屬江蘇省南匯縣第二區管轄。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春,南匯縣裁區並鄉,恢復五團鄉建制。 1949年5月14日,五團鄉(祝橋地區)解放。6月,劃全縣為1個市、1個區、6個鄉鎮聯合辦事處。五團鄉(祝橋地區)隸屬南匯縣第一鄉鎮聯合辦事處。11月,第一鄉鎮聯合辦事處下屬各鄉召開農民代表會議,建立區、鄉人民政府,五團鄉分拆為祝橋鎮、祝西鄉、祝東鄉、涼亭鄉、潘泓鄉、新泓鄉,隸屬於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南匯縣。 1957年7月,南匯縣撤區並鄉,建立祝橋鄉(大鄉)。 1958年9月,建立東方紅人民公社。11月,南匯縣從江蘇省劃歸上海市,東方紅人民公社隸屬上海市南匯縣。 1959年6月,祝橋地區自東方紅人民公社析出,建立祝橋人民公社。 1968年2月,祝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 1980年12月,恢復建立祝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4月,政社分設,建立祝橋鄉。1994年9月,撤鄉建鎮,改名祝橋鎮,實現鎮管村體制。 2001年8月,南匯撤縣建區,祝橋鎮隸屬上海市南匯區。 2003年5月8日,原祝橋鎮、鹽倉鎮、東海鎮建制撤銷,建立新的祝橋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8月,祝橋鎮共下轄祝橋、鹽倉、東海、江鎮、施灣五大社區、64個村。政府駐地浦東新區祝橋鎮衛亭路80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祝橋鎮地處上海市浦東新區中部,東接浦東國際機場和空港綜合保稅區,南擁商飛總裝基地,西臨迪斯尼樂園和上海東站,北靠「虹橋—浦東」空港發展黃金軸。中心位置地理坐標為北緯31°06』,東經121°35』。北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南距臨港新城25公里,A20外環、G1501郊環、S32、兩港大道、新川南奉公路、規劃中的浦東鐵路貫穿其中,成為連通上海市區、空港和海港的交通大動脈。
地貌
祝橋鎮地處碟緣高地之東部,地勢稍高。地面高程(吳淞基準面起算)在3.7米~4.7米之間,高出黃浦江沿岸(3.24米)0.5~1.5米。祝橋鎮在欽公塘兩側地勢較高,約為4~5米,東西片較低,王公塘以東,僅為3.5米~4米。地面高程相差不超過1米,故地勢平坦。
氣候
祝橋鎮處於北緯31°06´,又近臨大海,受熱帶海洋溫暖氣團與西伯利亞冷氣團交替控制,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
1950年土地改革時,祝橋地區有4724戶,總人口21286人。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由於提倡「人多熱氣高,幹勁大」,鼓勵生育,連續出現兩個生育高峰。70年代以後,由於實行計劃生育,人口高速增長得到控制。截至2009年,鎮域人口12萬,其中常住人口7.5萬,來滬人員4.5萬。常住人口中,農業人口26676人,居民48735人,農居民比例接近1∶2。2010年,鎮域人口12萬,其中常住人口7.5萬。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241138人。
經濟
綜述
2013年,祝橋鎮全年完成了社會總產出550億元,工業總產值2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15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48億元,稅收入庫35.65億元,財政收入10.29億元;實現了內資註冊資本10.58億元,合同外資1.6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億美元;萬元工業產值能耗下降5%。
第一產業
2013年,祝橋鎮實現農業總產值5.5億元。名特優農產品示範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建成5.7萬平方米連棟溫室等生產設施。基地內土地流轉和搬遷工作進展順利,實現2個優質農業項目入駐。
第二產業
清光緒六年(1880年),傅西京、龔雲洲在祝橋鎮籌建同豐油坊,以畜力作動力。民國十一年(1922年),永聚軋花廠安裝煤油內燃機,是祝橋地區工業採用機械動力之始。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徐長興軋花碾米廠則始用電力機械作動力。解放前,祝橋地區先後有工業企業和較大的作坊41家。 2012年,祝橋鎮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3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億元,內資註冊資本9億元,合同外資1億美元,實到外資5200萬美元,完成稅收33.5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9.6億元,萬元能耗下降4%以上。 截至2012年,祝橋鎮共有工業企業近6千家,其中國企(市管下放企業)18家,稅收300萬元以上企業86家,工業產業主要集中在空港工業園區、商飛配套產業區、綜合保稅區。
第三產業
祝橋集鎮的商業始於清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至清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百業初具。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由於輪船、火車通達,祝橋集鎮購銷兩旺,市場繁榮,成為南匯縣五大集鎮之一。日本侵略軍入侵後,鋪面大半焚毀,商業慘遭重創。至解放前夕,祝橋地區有大小商店185家,主要經營花米、雜糧、南北貨、花邊、藥材、醬酒、木材、煙紙雜貨、飲食、肉類、水果、糖果、理髮等數十個行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祝橋地區組建供銷合作社,對原有私營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糧食管理所、食品購銷站、水產購銷站等國營商業機構,形成以供銷合作社為主體,合作商業為輔助,並有國營專業經營部門的商業體系。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祝橋鎮(鄉、公社)個體商販、私營商業迅速發展,超市、連鎖商店相繼落戶,集市貿易、小商品市場興旺,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多渠道的商品流通體系,商業更趨繁榮。2002年,祝橋全鎮註冊的商業企業有547家,其中個體、私營商業企業522家,商品零售總額4.2億元。
交通
祝橋鎮東臨浦東國際機場,是一個交通樞紐。至2002年,川南奉公路和周南公路在祝橋鎮交匯,遠東大道南北橫貫於祝橋鎮東部,境內有8條公交線路,陸路交通便捷。 [10]2012年開通村村通3號線(江鎮社區—文化中心)、5號線、1040號線、1041號線,完成188路公交線路延伸及停車場修建項目。
社會事業
教育
清同治七年(1868年),祝橋集鎮即設義塾。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傅恭弼、龔奎聚創辦毓秀初級小學,為祝橋地區創辦新學之開始。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竹橋小學附設幼稚園。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九月,地方人士陳林峰創辦私立竹光初級中學,為祝橋地區中學教育之開始。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淞滬游擊隊第五支隊接辦欽公塘以東各小學,開展抗日救亡教育。 截至2002年,祝橋鎮有公辦中學、小學、幼兒園、成人學校5所;在校中、小學生4 471人,中心幼兒園在園幼兒504人;在編教職工366人(其中東港幼兒園有鎮編制教職工11人)。
衛生
解放前,祝橋地區頗多名醫,尤以張氏世傳瘋科著稱。但醫療設施缺乏,以私人醫生開設的小診所為多。祝橋地區群眾依然缺醫少藥,霍亂、天花、麻疹、流腦、白喉、瘧疾等傳染病時有發生。 1951年12月,祝橋聯合診所組建。1960年,祝橋公社衛生院成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至2002年,祝橋鎮鎮、村二級醫療衛生防治網基本健全。2004年,光明醫院順利創建成祝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市政
2013年完成社區配套工程、道路橋樑工程各類項目:其中施宏路綜合改造已全面竣工,完成東海社區、鹽倉社區路燈改造與安裝,舊小區綜合整治順利實施,完成江鎮晨陽小區、施灣航城苑供水改造項目。涉及12個村、4750多戶農戶的村莊改造工作順利推進。村莊改造工程紮實推進,惠及4700多戶的道路、河道、橋樑等八大類項目完成節點目標。全年完成退養82戶,還耕土地面積近3萬平方米。
社保
2013年新增就業崗位3280個,扶持創業組織109家。全年向8248人發放養老金4917萬元,新農保繳費比率超過90%。完成共新基地、北通道項目403人勞動力安置。全年發放各類社會救助金2354萬元。加強為老服務。擴大居家養老覆蓋,惠及2535人。東海敬老院改擴建工程有序推進,江鎮社區老年人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完成7家老年活動室標準化建設。
歷史文化
解放前,祝橋地區無文化管理機構,文化活動皆在民間開展。茶館、書場是主要文化場所。地方人士籌辦廟會、燈會、節慶活動時,才有較大規模的群眾文化活動。 解放初,革命歌曲在祝橋地區廣為傳唱;秧歌、腰鼓、打蓮湘、跳集體舞等盛行一時;滬劇「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等反封建劇目在祝橋地區相繼排練演出。 1986年,祝橋鄉舉辦第一屆文化藝術節。1991年,第五屆藝術節舉辦大型燈會,各單位都扎燈參展,展出各種彩燈200多盞。1998年,祝橋鎮舉辦廣場文化。至2002年,祝橋鎮(鄉)舉辦過16屆文化藝術節。祝橋鎮各村、居民委員會都設有文化室、老年活動室,群眾文化活動多種多樣。 1988年,祝橋鄉被上海市文化局命名為「滬劇之鄉」。 祝橋鎮的民間歌謠,反映了祝橋鎮人民的生產勞動、社會活動和物質文化生活。民間歌謠一般都可配各種曲調進行歌唱,即謂唱山歌。其曲調有「無錫景調」、「楊柳青調」、「四季調」等。
景點
張聞天故居始建於1892年,是一座具有江南農村特色的一正兩廂房磚木結構的民宅,坐北朝南,建築面積共495平方米,占地面積686平方米。2002年6月25日,國務院確定張聞天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張聞天故居位於浦東新區祝橋鎮施灣鄉鄧三村張家宅。1900年8月30日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張聞天在此誕生。故居是一幢具有浦東農村傳統風格的一正兩廂的瓦房,前面有木亭,俗稱「秀才亭」,現已拆除。張聞天幼時隨父母住在客堂百面臥室,西側有書房,到17歲去南京讀書才離家鄉,以後還回家居住多次。
著名人物
儲泳、儲昱、顧三征、顧昞、金承恩、金其章、顧芝秀、倪承瓚、儲祝鈞、李國慶、倪松濤、湯雨蒼、楊介汀、顧善余、楊和鈞、連柏生、黃玉、張聞天 。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13日,榮獲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鎮榮譽稱號。 2021年1月,入選 2020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