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樹穿山甲

中文名: 樹穿山甲
體長:42-50厘米
尾長:55-67厘米
重量:1.8公斤左右

樹穿山甲(Manis tricuspis),又名鱗片白腹穿山甲,是8種現存的穿山甲之一,生活在次生林中。樹穿山甲是非洲的原住民,分布自塞內加爾至西肯尼亞及非洲南部至贊比亞。[1]

目錄

地理分布

樹穿山甲分布自塞內加爾西肯尼亞非洲南部贊比亞

樹穿山甲生活習性

雌性樹穿山甲是獨自生活的,其領土細小,只有少於10公頃,雌性之間的領土很少重疊。雄性的領土較大,可達60公頃,會與雌性的領土重疊,造成與雌性接觸的機會。除了在生殖季節外,雄性與雌性接觸的時間很短。

樹穿山甲夜間活動,以昆蟲為食,如螞蟻及白蟻,或在樹上行動的其他昆蟲。它的倚賴其厚甲作為保護,以長的前爪來挖洞。它們每天約吃150-200克的昆蟲。它們的舌頭長約25-70厘米,表面上有黏液,可以啜出昆蟲。它們的舌頭在胸腔直至盆骨位置。

樹穿山甲膽子很小,受到威脅時,會捲曲身體成球狀,以厚甲保護自己。除了腹部、鼻端、眼睛、耳朵及肢底外,它們的鱗片覆蓋了整個身體。當母親與幼獸受到傷害時,母親會捲曲圍繞幼獸。捲成球狀後,它們可以鱗片的前後移動來割傷攻擊者。

它們會發出攻擊性的威嚇聲,但這其實是它們發聲的極限。其肛門的嗅腺會分泌出像臭鼬般的分泌物。

樹穿山甲可以四肢行走,或單以後肢及尾巴行走。樹穿山甲可以在沒有樹枝的情況下攀樹。當以四肢行走時,它們以用前趾關節才行走,並抓着樹以免滑下。樹穿山甲有良好的嗅覺,但視覺則一般。

天敵有豹、鬣狗及蟒蛇,人類亦會捕獵它們。

一般的穿山甲都會在它們挖空了的螞蟻或白蟻丘上築巢,但樹穿山甲則棲息在樹上。它們會在樹枝叉或植物上捲曲睡覺。

樹穿山甲是吃昆蟲的,如螞蟻及白蟻,或在樹上行動的其他昆蟲。它的倚賴其厚作為保護,以長的前爪來挖洞。它們每天若吃150-200克的昆蟲。

外形特徵

樹穿山甲頭體長42-50厘米,尾長55-67厘米,重量1.8公斤左右。

樹穿山甲的尾巴脊骨可以達47節,是脊椎動物的紀錄。除了以牙齒消化食物外,它們的胃像砂囊般充滿吞下的石及砂。樹穿山甲在游泳時會將胃部充氣,以增加浮力。

生長繁殖

樹穿山甲在冬季繁殖,妊娠期為150日,每胎一般只產一頭幼獸。幼獸會靠在母親的尾巴,

直至3個月後斷奶,其後5個月仍會與母親同住。初出生的樹穿山甲鱗片很軟,經過幾日後會開始硬化。在飼養的樹穿山甲中就有領養幼獸的情況。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近危(NT)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