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櫟葉枇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櫟葉枇杷

中文名 櫟葉枇杷

學名 Eriobotrya prinoides Rehd. et Wils.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櫟葉枇杷(學名:Eriobotrya prinoides Rehd. et Wils.)是薔薇科,枇杷屬常綠小喬木。產雲南東南部、四川西部。生於河旁或濕潤的密林中,海拔800-1700米。

信息

目 薔薇目

亞目 薔薇亞目

科 薔薇科

亞科 蘋果亞科

屬 枇杷屬

種 櫟葉枇杷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4—10米;小枝紫褐色或灰褐色,幼時有絨毛,以後脫落近於無 毛。葉片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稀卵形,長7--15厘米,寬3.5—7.5厘米,先端急尖, 稀圓鈍,基部楔形,邊緣具疏生波狀齒,近基部全緣,上面光亮,初有柔毛,後近無毛, 下面密生灰色絨毛,側脈10--12對,下面隆起,中脈及側脈近無毛;葉柄長1.5—3厘 米,有棕灰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長6一lo厘米;總花梗和花梗有棕灰色絨毛;花梗 長2—4毫米;苞片和小苞片卵形,長3—4毫米,早落;花直徑1—1.5厘米;萼筒杯狀, 長2—3毫米,萼片長圓卵形,長2—3毫米,先端圓鈍,萼筒及萼片外面有柔毛;花瓣 白色,卵形,長4—5毫米,先端深裂,基部具短爪,內面基部有柔毛;雄蕊20,稍短於 花瓣;花柱2,稀為3,離生或中部合生,無毛,子房頂端有柔毛。果實卵形至卵球形, 直徑約6--7毫米,暗褐色;種子1,子葉肥厚。 花期9—11月,果期4—5月。[1]

產地分布

產雲南東南部、四川西部。生於河旁或濕潤的密林中,海拔800--1700米。模式 標本采自雲南蒙自。

本種提示

本種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邊緣上部1/2--2/3有疏生波狀齒,近基部全緣,下面 密生灰色絨毛,易於區別。[2]

枇杷屬介紹

屬中文名:枇杷屬

屬拼音名:pipashu

屬拉丁名:Eriobotrya

中國植物志:36:260

描 述:Eriobotrya Lindl. 枇杷屬,薔薇科,約30種,分布於東亞,我國產13種,其中枇杷E. japonica Lindl. 各地廣為栽植,取其果供食用或為觀賞用,葉入藥,有化痰止咳之效。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大,互生,單葉;花白色,排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萼裂片5,宿存;花瓣5,有柄;雄蕊約20;雌蕊1;子房下位,2-5室,每室有胚珠2顆;果為一梨果,有種子1至數顆。[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