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柿瓜(學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是葫蘆科,栝樓屬多年生攀緣草本,長可達10米。[1] 藥用別名
萯(《穆天子傳》郭璞注),瓜葵(《針灸甲乙經》),澤姑、黃瓜(《別錄》),天圓子(《東醫寶鑑》),柿瓜(《醫林纂要》),野苦瓜(《貴州民間方藥集》),杜瓜、大肚瓜(《浙江中藥手冊》),藥瓜(《四川中藥志》),鴨屎瓜(《廣東中藥》)。栝樓[2] 炮製要點
根狀莖肥厚,圓柱狀,外皮黃色。莖多分枝,無毛;葉互生,近圓形或心形,雌雄異株; [3]
雄花數朵總狀花序,少有單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實近球形,熟時橙紅色,花果期7-11月。
分布於中國遼寧、華北、華東、中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和雲南。
生於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中、草地和村旁田邊。
因本種為傳統中藥天花粉和栝樓,故在其自然分布區內、外,廣為栽培。分布於朝鮮、日本、越南和老撾。
栝樓有解熱止渴、利尿、鎮咳祛痰等作用。 種子含脂花肪油;
果實含三萜皂苷、有機酸、樹脂、糖類、色素;根含蛋白質、皂苷、酸類。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長達10米;塊根圓柱狀,粗大肥厚,富含澱粉,淡黃褐色。
莖較粗,多分枝,具縱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
葉片紙質,輪廓近圓形,長寬均約5-20厘米,常3-5(-7)淺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僅有不等大的粗齒,
裂片菱狀倒卵形、長圓形,先端鈍,急尖,邊緣常再淺裂,葉基心形,
彎缺深2-4厘米,上表面深綠色,粗糙,背面淡綠色,兩面沿脈被長柔毛狀硬毛,
基出掌狀脈5條,細脈網狀;葉柄長3-10厘米,具縱條紋,被長柔毛。卷鬚3-7歧,被柔毛。
花雌雄異株。雄總狀花序單生,或與一單花並生,或在枝條上部者單生,總狀花序長10-20厘米,
粗壯,具縱棱與槽,被微柔毛,頂端有5-8花,單花花梗長約15厘米,花梗長約3毫米,
小苞片倒卵形或闊卵形,長1.5-2.5(-3)厘米,寬1-2厘米,中上部具粗齒,基部具柄,
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狀,長2-4厘米,頂端擴大,徑約10毫米,中、下部徑約5毫米,
被短柔毛,裂片披針形,長10-15毫米,寬3-5毫米,全緣;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
長20毫米,寬18毫米,頂端中央具1綠色尖頭,兩側具絲狀流蘇,被柔毛;花葯靠合,
長約6毫米,徑約4毫米,花絲分離,粗壯,被長柔毛。雌花單生,花梗長7.5厘米,
被短柔毛;花萼筒圓筒形,長2.5厘米,徑1.2厘米,裂片和花冠同雄花;
子房橢圓形,綠色,長2厘米,徑1厘米,花柱長2厘米,柱頭3。
果梗粗壯,長4-11厘米;果實橢圓形或圓形,長7-10.5厘米,
成熟時黃褐色或橙黃色;種子卵狀橢圓形,壓扁,長11-16毫米,
寬7-12毫米,淡黃褐色,近邊緣處具稜線。花期5-8月,果期8-10月。
主要價值
當果實表面有白粉,變成淡黃色時,分批採摘,懸通風處晾乾,即成全栝樓;
將果實從果蒂處剖開,取出瓜和瓤和種子,曬乾即成栝樓皮;瓜瓤和種子放入盆內,
加草木灰;雄株在栽種後第3年10月下旬挖取塊根,去淨泥沙,
刮去粗皮,小的切成10-20cm長,大的可縱剖成2-4瓣,曬乾或烘乾,即成天花粉。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遼寧、華北、華東、中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中、草地和村旁田邊。
因該種為傳統中藥天花粉和栝樓,故在其自然分布區內、外,廣為栽培。分布於朝鮮、日本、越南和老撾。
生長習性
培溫暖潮濕氣候。較耐寒,不耐乾旱。
選擇向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地塊栽培為好。不宜在低洼地及鹽鹼地栽培。
繁殖方法
分根繁殖:3月中下旬挖取3-5年生斷面白色新鮮的健壯雌株的老根,分成7-10cm的小段,穴栽,澆足水,約10餘天出苗,每年結合中耕施追肥2-3次。
種子繁殖:9-10月採收果實,待果皮稍軟,取出種子以草木灰拌種擦去果肉,干藏過冬;亦可帶果梗懸掛於通風處。
冷床育苗在早春進行,將種子尖頭插入土中,常噴水保持苗床濕潤、待種子萌動時,開始通氣,
床溫控制在22℃左右,約10日後出土,見真葉伸出即可上盆或分栽培育。
直播在4月進行,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之地,開穴施足基肥,穴距30x40厘米。
覆土後點播種子,再蓋厚2厘米泥,約半個月出土,當有真葉2片時每穴留苗1株,待蔓長至50厘米時插引杆。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栽種後,每年春、冬季各中耕除草1次。每次中耕除草後,均結合施肥。當莖蔓生長至30cm以上時,
需搭棚架引蔓上架。莖蔓上架後,注意修枝打杈,去掉弱蔓、徒長莖蔓,
過多腋芽分枝,促使養分集中,以利結果。開花結果期應進行人工授粉,重施基肥。
栝樓栽後2年~3年開始結果,因開花期較長,果實成熟不一致,
需分批及時採摘。然後將果實懸於通風處晾乾,即為全栝樓。
將鮮栝樓果實用刀切開,將種子取出晾乾,即為栝樓種子,皮為栝樓皮,將根挖出曬乾即為天花粉
目錄
參考來源
- ↑ 瓜萎的作用與功效瓜萎的禁忌是什麼- ,天氣網
- ↑ 貴州民間方藥集,_,孔夫子舊書網
- ↑ 浙江中藥手冊(第一冊,第二冊)_,孔夫子舊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