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柴油發電機組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柴油發電機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成立於1961年,是目前我國集預研、研製、生產、保障於一體,配套完備,門類齊全的飛航技術研究院,共有院直屬單位33家,本部位於北京市豐臺區雲崗。

目錄

簡介

三院以導彈武器研製生產為基業,逐步形成較為完備的飛航導彈家族,服務對象面向三軍,研製生產的武器裝備在我軍裝備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1]中,三院研製生產的導彈武器裝備盛裝亮相,莊嚴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壯了國威軍威。三院全面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深入參與國民經濟建設,先後承擔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全院現有在職職工25200餘人,先後產生了7位兩院院士,3位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40餘位國家級、省部級專家及學術技術帶頭人,460餘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並擁有3個博士後工作站和1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三院擁有國內一流的科研生產條件,現有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工業研究應用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平台。三院共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勵近1400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6項,一等獎12項,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8項。2013年,三院作為企業界唯一代表榮獲首批國家級技術創新團隊。

二、技術要點

柴油發電機組可採用風冷式和水冷式往復式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發電部件採用無刷同步發電機,使系統具有較高的熱效率和系統運行可靠性;該發電機還採用技術成熟的控制模塊,使系統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可實現無人值守狀態運行

三、成果形式

專利、著作權、新產品、新技術

四、應用領域及應用場景

軍用及民用通信,信息行業

五、當前應用成效

已有成熟產品

六、應用推廣的領域和場景

應用於分布式供電、電信、醫院等重要用電單位的應急備用電源、野外作業移動供電等

七、應用推廣的價值和前景

柴油發電機組是一種中小型的發電設備。它具有機動靈活、投資較少、啟動方便等優點,廣泛應用於通訊、採礦、築路、林區、農田灌溉、野外施工和國防工程等各部門。柴油發電機組也是自備電站中的一種交流供電設備。柴油發電機組適用於市電電網不能輸送到通信局站、礦區、林區、牧區和國防工程等場合,要求能獨立供電,作動力和照明的主電源。對於市電的地區,而供電可靠性要求高,不允許停電和要求幾秒內能訊速恢復供電的單位,例如通信、銀行、賓館、機場等重要部門,可作為應急備用電源,一旦市電停電能迅速提供穩定的交流電源。對柴油發電機組的主要要求是,隨時能自動啟動發電,運行可靠,保證供電的電壓和頻率,滿足機電設備的要求。

八、技術優化的方向和途徑

僅能使用液體燃料,燃料價格較貴,故電能成本較高。柴油機磨損較大,壽命較短,檢修比較頻繁。運行穩定性和過負荷能力比蒸汽動力裝置差。運行中機組的振動和噪聲大,工人操作條件較差。發電機的磁極表面必須設有制動線圈,才能便於機組的起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