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柳城縣太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柳城縣太平鎮,位於柳城縣東北部,南距柳州市56公里,209國道線南北貫穿境內11公里,是柳州市到融水、融安、三江的必經之路,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315平方公里。全鎮123個自然屯,11049戶,2004年末人口總數46395人,其中農村人口44354人。2005年末人口總數46320人,其中農村人口44308人。1996年7月10日,太平被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劃定為解放戰爭時期革命老區。[1]

中文名:太平鎮

位 於:柳城縣東北部

總面積:315平方公里

戶 數:11049戶

簡介

全鎮耕地面積97940畝,其中水田46032畝,畲地51908畝,森林覆蓋率28.5%。地貌以丘陵為主,土地肥沃,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水果等,養殖業主要發展豬、牛、山羊和養魚業。2004年,鎮財政收入186.5萬元,農業總產值1.94億元,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2.5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70元。2005年,鎮財政收入94.5萬元,農業總產值2.08億元,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1.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0元。

該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強化管理,注意發展工業、農業、第三產業。對第三產業發展給予各種優惠,以木材加工和飲食服務為主的鄉鎮企業發展較快。截至1998年底,個體戶發展到358戶,私營企業51戶,從業人員1851人,鄉鎮企業營業收入22403萬元,增長60%,工業總產值9021萬元,比上年增長15%,鄉鎮工業增加值2324萬元,增長40%。

該鎮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有融湖光山色為一體的安樂水庫,有洞趣幽然的號稱「亞洲第一水洞」的龍寨水岩,有「小灕江」之稱的金洞河,四十八弄自然景區,山峻水美,令人流連忘返,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交通、郵電事業迅速發展,村級公路總長355公里,二級路為11公里,2004年,全鎮電話單機達2480部。2005年,全鎮電話單機達2980部,通訊光纜的接入,移動通訊覆蓋率的完善與擴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鎮轄西岸、江頭、木界、上油、板料、山咀、長嶺、龍興、黃宜、近潭、楊梅、板貢、上火、太平14個村民委員會和太平社區民委員116個自然屯。全鎮有中學2所,中心校1所,小學14所。年內,先後建設長嶺、龍興、江頭、上油、西岸5所希望小學。太平衛生院擁有B超機、X光機等現代化的醫療設施和器械。

安樂湖旅遊風景區

依託安樂湖風光、老虎岩「地下藝術迷宮」、安樂寺等旅遊資源,將景區建成以水上娛樂、岩洞觀光探險、宗教朝聖、療養度假等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旅遊區,國家AAAA景區。

景區面積4平方公里,水面寬約3000畝,主要建設水上俱樂部、旅遊商品(土特產)購物廣場、度假山莊、體育健身運動場、觀景亭廊、停車場、特色餐飲一條街、接待管理中心等,策劃民俗活動項目。

項目地沿209國道邊,距龍寨岩4公里,距柳州市區50公里,處柳州--融水--三江--龍勝--桂林黃金旅遊線上,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資源豐富,湖面寬闊,山水秀美,與安樂寺、老虎岩、龍寨岩相連接, 旅遊開發價值高,憑藉安樂寺廟會每年遊客已達3萬多人次,景區內國有土地1300多畝,開發條件優越成熟。

龍寨水岩

柳城縣太平鎮龍寨岩堪稱喀斯特地貌的經典之作。柳城縣境內溶洞眾多,分布廣,洞內景致各異。其中龍寨水岩曾被有關專家譽為「中國第一水洞」,其獨特的洞內漂流項目在柳州市及六縣中是絕無僅有的。

龍寨水岩位於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太平鎮境內龍寨山中,緊鄰209國道,相距1.5千米,距柳州市56千米。是一座大型的、天然的喀斯特洞穴。

龍寨岩洞貫穿整座山體,洞長1747米,其中水道長1300米,從入口至出口形成4—7米的落差。水洞寬度在20—40米之間,最寬處為80米。高度在7—25米之間,寬敞開闊,大氣恢宏。岩洞內空氣清新,洞溫常年保持在18—21攝氏度,冬暖夏涼。洞內可通遊船,行程由北至南約2個小時。洞頂石鐘乳似群龍聚會,有「龍池影韻」、「臥獅迎賓」等景致。洞中水質優良,清可見底,能見度高。鐘乳石林立,景致多樣,「壽星俯首」、「獅螺幻影」、「海豚戲珠」、「熱帶雨林」等景觀栩栩如生。懸崖飛瀑、石簾、石幔等景觀遍布洞中。河道下游有四個較大的河床流石壩,分別稱其為盤龍壩、騰龍壩、臥龍壩和游龍壩,地勢開闊平坦。南洞口有瀉銀灘,龍潭倩影等景觀。是溶洞觀光遊覽的好去處。

金洞

用「寡婦」這個詞來形容柳城縣太平鎮上油村委的金洞屯,是因為其中有很多奧妙。

金洞河和金洞屯居然藏在山旮旯里,金洞河口就是柳城四十硦的入口處。在美麗的金洞河口,看着孤寂的大壩,你很難想象,在70年代初,這裡曾是柳城縣3大水利建設項目之一,金洞河水電站建設的現場。那時,大家為響應毛主席提出的大力興修水利的號召,柳城有2000多熱血青年開着浩浩蕩蕩的隊伍來到這山環水繞的世外桃源,投身到轟轟烈烈的金洞河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當中。當年有太多這樣匆匆上馬,又匆匆下馬的工程了,誰也沒有深究金洞河水電站始終沒有建成的原因,只是在時過境遷的今天,那個熱情燃燒的歲月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當年建設留下的痕跡依然清晰,石門上「不怕困難,人定勝天」的大字標語似乎是在向我們講訴着昨天的故事。

在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金洞河上,有一樁鮮為人知的怪事——甘蔗扎「竹排」。

以前的金洞人只會種玉米,所以有滿山滿嶺的荒地,可個個都窮得叮噹響。後來政府引導金洞人開荒種甘蔗賺錢,村民們才曉得甘蔗更鬼甜。金洞畲地多,種出來的甘蔗就多,可金洞太山了,連牛車都無法通行;金洞河又太小,機動船也進不去,所以每年滿山滿嶺的甘蔗就全靠甘蔗紮成排順流而下漂出大山。村民們還常常用甘蔗紮成的排來運輸些木炭和豬牛等到山外賣,所以「甘蔗做船拉甘蔗」就成了金洞的一大奇景。

金洞每年所產的千多噸甘蔗都是漂出去,浩浩蕩蕩的甘蔗排十分壯觀,可說起這個村民們卻滿臉無奈。每條甘蔗排大約有7、8噸,而每條排漂到山外大概要2天多的時間,所以在柳城,金洞屯的甘蔗總是第一個砍,最後一個運進糖廠的。極不便利的交通成為影響金洞發展的最大障礙。

金洞不通車,從山口走到金洞屯要3個多小時。走近金洞屯,十多間錯落無序的破泥房被一圈竹籬笆圍在其中就是金洞屯的全部。村民說,因為生活條件太苦,很多金洞人已搬到山外謀生,原來40多戶的金洞屯現在就剩下8戶人家,而且是典型的「9938部隊」(留守的全是老人和婦女)。因此,用「寡婦」一詞來形容金洞不為過。

走進任何一位金洞人的家裡,我們都能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掛着電燈點蠟燭。家家牆上都有電燈,可家家晚上都點蠟燭。村民說,他們這裡不通電是柳城為數不多的幾個不通電的自然屯之一。不通電為什麼家家戶戶都裝有電燈?其實以前金洞屯利用金洞河水在村里建有個小型水力發電站,可後來也不知為什麼又不用了,加上缺人管理,現在這個水電站就只剩下一間爛房子了。而村民家裡的電燈也就成了奢侈的裝飾品。一位在金洞生活了一輩子的大娘說,家裡的電燈就像她一樣孤獨,既不能發光,又沒有個伴。老人獨居守空巢在金洞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視頻

廣西柳城縣太平鎮裡相屯風光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