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柔莖香茶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柔莖香茶菜(Isodon flexicaulis (C. Y. Wu et H. W. Li) Hara),灌木,高達1米。

成熟小堅果長圓狀三稜形,長約2毫米,淡黃色,有黃白色斑紋。花、果期9月。

柔莖香茶菜簡介

柔莖香茶菜草本,直立bai或匍匐。莖高15-100厘米,分枝du或少分枝,莖、枝四稜形,有時具槽,zhi被脫落的長疏柔毛或細剛毛。

葉dao狹卵圓形至闊卵圓形或近圓形,長2-5厘米,寬0.8-2.8厘米,在小枝上者較小,先端急尖或鈍,

基部急尖、鈍或有時圓形,邊緣具或淺或深鋸齒,紙質或近膜質,兩面被細剛毛或柔毛,

或僅沿下面脈上被毛,或變無毛,側脈6-7對,與中肋在上面平坦或微凹下面微隆起;葉柄長2-15毫米,被平展柔毛。

輪傘花序多數,組成間斷或近連續的頂生總狀花序,此花序長2-10(13)厘米,

直立或斜向上,具短梗;苞片圓形或菱狀卵圓形,稀為披針形,稍超過或短於花,

具短或長的尾狀突尖,通常具色澤;花梗細,長3-4(5)毫米,被短毛。花萼開花時鐘形,

長2-2.5毫米,密被白色疏柔毛,脈不明顯,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片特大,

先端急尖或鈍,側裂片小,下唇全緣,偶有微缺,果時花萼筒狀或壇狀筒形,長3-5毫米,

10脈及多數橫脈極明顯,其間形成小凹穴,近無毛或僅沿脈被毛。花冠白色或淡紅色,

小,長約3毫米,外被微柔毛,內面在上唇片下方冠筒內略被微柔毛,冠筒極短,

喉部極擴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寬大,具4齒,2側齒較高,中央2齒不明顯,有時近全緣,

下唇全緣,舟狀。雄蕊4,斜外伸,前對較長,後對花絲基部具齒狀附屬器,其上被硬毛,

花葯匯合成一室。花柱遠超出雄蕊之上,

先端不相等2淺裂。小堅果長圓形,黑色。花、果期7-10月。[1]

柔莖香茶菜形態特徵

柔莖香茶菜灌木,高達1米。莖柔韌上升,近圓柱形,具細條紋,淡黃褐色,

密被腺體及微柔毛,其間疏布具節小疏柔毛,髓部大,白色,多分枝,分枝纖細,

伸長,曲折。莖葉對生,三角狀卵圓形,在分枝上者較小,長2-4厘米,寬1.3-2.8厘米,

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至近截形,邊緣具整齊的牙齒,近膜質,上面欖綠色,疏被小柔毛及淺黃色腺點,

下面淡綠色,沿脈上被小柔毛,餘部散布腺點,側脈約4對,與中脈在上面微隆起下面明顯凸出;

葉柄纖細,長1.5-3厘米,腹平背凸,密被具節小疏柔毛及微柔毛。聚傘花序3-5花,

具長0.5-1.5厘米的總梗,生於莖及分枝上部苞葉腋內,組成長約10厘米的圓錐花序,

由於分枝多而密集,因而植株全體形成龐大的圓錐花序,序軸密被腺體,其間疏布具節小疏柔毛,

總梗及花梗密被微柔毛及腺體;在花序下部的苞葉與莖葉同形,向上變小,

呈苞片狀,具圓齒或近全緣,具柄或近無柄,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花萼花時鐘形,

長約3毫米,外被微柔毛及腺點,內面無毛,萼齒5,均卵圓狀長三角形,長約1.5毫米,

先端銳尖,邊緣具小緣毛,略呈3/2式二唇形,上唇3齒,中齒稍小,下唇2齒,稍長,

果時花萼增大,管狀鐘形,長達7毫米,略向上彎,脈紋凸起。花冠白色,

微紅,長達1.1厘米,外疏被微柔毛及腺點,內面無毛,冠筒長約5毫米,

基部上方淺囊狀,徑達2毫米,至喉部略收縮,徑約1.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

外反,寬大,長4毫米,寬達6毫米,先端具四圓裂,下唇寬卵圓形,長6毫米,

寬4.5毫米,基部收縮,內凹,舟形。雄蕊4,內藏,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具髯毛。

花柱絲狀,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環狀,具齒

成熟小堅果長圓狀三稜形

長約2毫米,淡黃色,有黃白色斑紋。花、果期9月。 [2]

柔莖香茶菜生長環境

柔莖香茶菜生於河谷路旁或灌叢下,海拔2100-2450米。

柔莖香茶菜分布範圍

柔莖香茶菜產四川西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木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