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柔福帝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柔福帝姬

來自 網易網 的圖片

柔福帝姬 (1111年-1141年),宋徽宗趙佶第二十女,母懿肅貴妃王氏,花容月貌,本名趙多富,小名嬛嬛。生於政和元年(1111年),薨於紹 [1]

歷史疑案

在柔福帝姬在北方受盡凌辱之時,中原卻突然冒出個柔福帝姬。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宋官軍剿匪之時,俘虜的匪眷中有一女子自稱是柔福帝姬。柔福帝姬可是皇帝的妹妹,於是立即被送到臨安。該女子自稱從金國奔逃回來,其間歷盡了風霜雨雪。

確實記得宋徽宗有個公主叫嬛嬛,為懿肅貴妃所生,被封為柔福帝姬。但闊別多年,他已經記不清楚公主面貌身材,於是命老宮女察驗。老宮女都感覺這女子相貌確實很像當年的柔福帝姬,用宮中

舊事盤問她,也能夠回答得圓滿。只有一個值得懷疑的地方,這女子有一雙大腳,不似柔福帝姬的纖足。對此疑點,那女子淚流滿面地解釋說:"金人驅逐如牛羊,乘間逃脫,赤腳奔走到此,山河萬里,豈能尚使一雙纖足,仍如舊時模樣?"事見《鶴林玉露》記載:"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顰蹙曰:金人驅迫,跣行萬里,豈復故態。上為惻然。"

宋高宗覺得言之有理,尤其是這女子能夠一口叫出宋高宗的乳名,便不再懷疑,下詔讓她入宮,授予福國長公主的稱號。又為她選擇永州防禦使高世榮為駙馬,賜予嫁妝一萬八千緡。此後寵渥有加,先後賞賜達四十七萬九千緡。

南宋與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後,高宗生母韋賢妃被金國放歸。母子重逢,喜極而泣。韋賢妃回朝後,被宋高宗尊封為"顯仁太后"。韋太后回國之後,聽到柔福帝姬一事,不禁詫異說:"柔福已病死於金國,怎麼又有一個柔福呢?"宋高宗便說了柔福由金逃回的情狀。韋太后說:"金人都在笑話你呢!說你錯買了假貨,真正的柔福早已經死了。"


宋高宗聽了母親的話,勃然大怒,立即拘捕了柔福帝姬,交大理寺審問,嚴刑拷問之下,假柔福公主無可抵賴,只得一一供招。

原來,她本是汴京流浪的女子名叫靜善,生得頗為美貌。汴京攻破後,她被亂兵掠往北方。在路上遇到一個名叫張喜兒的宮女。張喜兒曾在懿肅貴妃(柔福帝姬生母)宮中侍奉,知道許多宮闈秘事,一一都說給了靜善聽,尤其還說靜善的相貌氣質酷似柔福帝姬。靜善對這個巧合十分動心,於是開始留心記憶各種宮闈秘事,而且刻意模仿張喜兒所說的公主形態。之後,靜善在戰亂中經歷曲折,曾經三次被人拐賣,最後被土匪陳忠虜入盜伙,被迫嫁給了一名小土匪。宋官軍剿匪之時,抓住了靜善,打算以匪眷的名義將她殺死。靜善為了活命,稱自己就是柔福帝姬。見到靜善的氣度,宋官軍還真的被嚇住了,於是將她送到臨安。靜善成功矇騙過宋高宗後,得到了十多年的富貴。不料人算不如天算,韋太后回到京師,說破了此事,靜善再也無從掩飾,只好老老實實地招認。

宋高宗知道柔福帝姬確實為假後,下令將假公主斬首於東市。最倒霉的是高士榮,先是奉旨娶了柔福帝姬,又因為柔福帝姬是假被削奪了駙馬都尉的爵位,還因此被人們嘲笑說:"向來都尉,恰如彌勒降生時;此去人間,又到如來吃粥處。"

之前,宦官馮益曾指證柔福帝姬為真,為此也受牽連。《宋史·宦者列傳·馮益》記載:"先是,偽柔福帝姬之來,自稱為王貴妃季女,益自言嘗在貴妃合,帝遣之驗視,益為所詐,遂以真告。及事覺,益坐驗視不實,送昭州編管,尋以與皇太后聯姻得免。"

​史籍記載

帝姬二十一人

柔福帝姬,十七歲,即多富嬛嬛。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后妃下

王貴妃,與鄭後俱為押班。徽宗立,封平昌郡君,進位至貴妃。生鄆王楷、莘王植、陳王機、惠淑康淑順德柔福沖懿帝姬。政和七年九月薨,諡曰懿肅。

六女趙富金已嫁,十女趙嬛嬛即多富未嫁,自真珠大王寨二起北行。富金敕為王妾,嬛嬛入浣衣院。十三年,入蓋天大王寨,遣嫁徐還(皇統元年亡)。

《宋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七◎公主》

徽宗三十四女。政和三年,改公主號為帝姬,國號易以美名,二字。

柔福在五國城,適徐還而薨。靜善遂伏誅。柔福薨在紹興十一年,從梓宮來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國長公主。

《三朝北盟會編》:"(韓)世清破劉忠,奪得一婦人,自稱是柔福帝姬,小名瑗瑗。"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和國長公主,徽宗第二十女也。母曰懿肅王貴妃,政和三年夏封柔福公主,尋改帝姬。靖康二年春從駕北狩。紹興十二年太母歸自北方,言帝姬以去年夏死於五國城,年二十九。以其骨歸。十三年追封。…… 建炎四年,上在會稽。有自虜中逃歸稱柔福帝姬者。帝姬,道君女,莘王植同產也。詔宣政使馮益、內人吳心兒驗視,遂取入宮,封福國長公主,下降永州防禦使高世榮。……顯仁後來歸之歲,有入內醫官徐中立者,言柔福北遷,適其子還而死。詔福國長公主顯屬詐冒,下大理雜治。大理言稱公主者乃東都乾明寺尼李靜善也。法寺當詐假官流二千里,冒諸俸賜計錢四十七萬九千餘緡……詔決重杖處死……世榮積官常德軍承宣使,奉祠,至是改正,追奪……乾道中特除門台門只候,江南兵馬都監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