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染料中間體

目錄

基本內容

又稱中間體,泛指用於生產染料和有機顏料的各種芳烴衍生物。它們是以來自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苯、甲苯、萘和蒽等芳烴為基本原料,通過一系列有機合成單元過程(見反應過程)而製得。隨着化學工業的發展,染料中間體的應用範圍已擴展到製藥工業農藥工業火炸藥工業、信息記錄材料工業,以及助劑、表面活性劑、香料、塑料、合成纖維等生產部門。染料中間體的品種很多,較重要的就有幾百種。早期最重要的染料中間體,如硝基苯、苯胺、苯酚、氯苯和鄰苯二甲酸酐等,因用途廣、用量大,已發展為重要的基本有機中間體,世界年產量都在百萬噸以上。現在最重要的染料中間體有鄰硝基氯苯、對硝基氯苯、鄰硝基甲苯、對硝基甲苯、2-萘酚、蒽醌、1-氨基蒽醌等。由上述中間體出發,再經過一系列有機合成單元過程,又可製得各種結構複雜的中間體[1]

分類

染料中間體主要有苯系中間體、甲苯系中間體、萘系中間體和蒽醌系中間體四大類,另外,還有一些雜環中間體。生產中間體常用的反應過程主要有硝化、磺化、鹵化、還原、胺化、水解、氧化、縮合等。合成一個結構較複雜的中間體,常要經過許多個單元過程,有時可採用不同的基本原料和不同的合成路線。例如對硝基苯胺的生產,最初用苯硝化、還原得苯胺,再乙酰化、硝化、水解的合成路線,此法生產流程長、成本高。現已改用苯氯化、硝化、分離得對硝基氯苯,再高壓氨解的合成路線。用於製造染料、農藥或醫藥的專用中間體,通常結構複雜,常和最終產品配套生產,產量較小,生產多採用間歇操作。用途廣泛的一些中間體,如硝基苯、苯胺、氯苯、苯酚等,通常在綜合性的大型化工廠中生產,產量大,生產採用連續操作。[2]

顏料,染料和染料中間體的區別及歸類特點

顏料是一種微細粉末狀的有色物質,一般不溶於水、油和溶劑,但能均勻的分散在其中。顏料是色漆的次要成膜物質,在木材裝飾過程中調製底漆、膩子以及木才着色,也經常使用顏料。不透明的色漆由於放入顏料,其塗膜具有某些色彩和遮蓋力。同時顏料還能增強塗膜的耐久性、耐候性、耐磨性等。染料與顏料不同,它是能溶於水、醇、油或其它溶劑等液體中的有色物質。染料溶液能滲入木材,與木材的組成物質(纖維素、木質素與半纖維素)發生複雜的物理化學反應,能使木材着色而又不致模糊木材的紋理,能使木材染成鮮明而堅牢的顏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