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柏景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柏景偉,晚號灃西老農。陝西長安人。清咸豐五年(1855)中舉人。大挑授定邊縣訓導。適逢關中發生回民起義,他未去定邊任職,帶父母避亂隱居終南山。父母去世後,他在長安辦團練,參與漢回械鬥,鎮壓謀劃策,解救了回民叛軍對慶陽、鞏昌(今隴西)兩府的包圍,朝廷獎授他候補知縣。欽差大臣左宗棠同治六年(1867)領兵入關中,得知柏知識博深,胸懷謀略,即請其入營參謀軍事。他向左提出於鄉鎮築堡寨以保百姓安居,設里局以減民眾力役,遷徙回民,開科取士等16項要務,多被左採納。左保舉他為知縣,分陝西省補用,並加州同銜。

柏景偉
出生 1830年
逝世 1891年
國籍 中國 清朝
別名 字子俊 ,號忍庵

主要事跡

清光緒三年(1877),關中發生饑荒。柏辭職回鄉,專辦教育,曾出面請巡撫發放倉存糧食救濟災民。他在家鄉創辦私塾學稼園,免費收教貧寒子弟;後主講關中、涇干、味經各書院;主持各書院分設了經史、道學、政事、天文、地理、數學等課程,為社會培養人才。又刊印了馮從吾的關學著作和其他許多實用書籍,建立了味經書院的刊書處。經他倡導,在陝西設立了官辦書局。他還發起建立少墟書院、崇化文會等,為發展陝西文化事業盡力。十七年(1891)陝西巡撫和陝西學政都向清廷推薦柏入朝做官,慈禧太后批下部議。就在此時他因病而卒。二十五年(1899),陝西巡撫上奏清廷獲准,將柏載入國史館儒林傳。他的著作有《柏灃西先生遺集》六卷和《灃西草堂集》等。

柏景偉,字子俊,學名灃西先生。生於道光十一年(1831),咸豐五年(1855)中舉。初派定邊訓導,因家中有老人而沒有赴任。曾受長安縣令旨意,辦地方團練。後隨陝西提督傅宗生湖北募勇,被延聘入幕府。左宗棠率師西征,柏景偉向其建議採取措施,剿滅回民判軍,深的左宗棠器重。劉果敏駐軍三原時,柏景偉建議其收編北山(渭北一帶)的土匪以壯軍威,遭湘軍籍主事周某嫉恨,以"出虎入狼"喻相阻。後劉忠壯採納了柏的建議,收編了這些人,在由陝北延安進攻寧靈的戰鬥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左宗棠認為柏景偉這個人很有才華,便讓他總理陝西團練兼修城堡事。後因政令不通,他憤而辭職。同治元年(1862),柏景偉回到家鄉,在終南山南五台勝寶泉讀書,研究學問。他自己寫的《竹林寺深夜讀書》一詩,反映了當時的情景:"夜深群動息,澗水響琮琤。吾性本無物,蕭然萬慮清。偶向空中悟,非耶又是耶。道心何處認,月照紫薇花。"今南五台仍有"柏景偉讀書處"題記。光緒二年(1876)受聘於涇干書院、味經書院。光緒十一年(1885),受陝西學使之約,移講關中書院,任山長。光緒十五年(1889)因病辭歸。兩年後病逝,享年60歲。

柏景偉一生獻身教育,發展教育。初到徑干書院,即制定"學規六事",對學生嚴格要求。由味徑書院移經關中書院,對不聽從教育的全部讓離開,等講堂日有記,月有課(考核),一絲不苟。他相當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曾說:士所貴者,品德為最;品不能治,雖才如盧陵,學如斑馬,掇魏科,蒞顯位,人多訾之;行果無虧,居鄉可為純儒,如官可為純臣,末世猶有餘芳。他告誡學生,亦多讀書,勤請教明公,增長見識。要有把紗帽提在手上、應擲去時即擲去的勇氣和精神。他勉勵宋伯魯(禮泉人,清光緒年間任副督察御使)不要隨波逐流,不能只做官不幹事。他稱讚趙舒翹(清光緒時任刑部尚書)果斷處理"河南王樹汶臨刑呼怨"案,告誡他對成績不可矜張,做"好官",做"清官"。在他的精心培育下,關中書院門人中舉者50多人,一時傳為佳話。柏景偉因此獲"經師"、"人師"之美譽。

與此同時,柏景偉還積極發展地方文化教育事業。他54歲時,經常咯血,仍未離開講堂。當接到陝西維新學派首領劉古愚約他籌辦"求友齋"時,當時表示"雖不能為座上菩薩,仰或可為堂下護法",親撰《求友齋課啟》。柏景偉眼見西夷日強,恃水戰踞我沿海各口,講求陸戰以窺內地,深感禍患已深,傳統科舉取士的學習內容難以挽回危局,非"實學"、"新學"不可。在"課啟"中,他提出研學範圍,已經、史、道、政事、天文、輿地、掌故、算學與士子相講習,受到社會各方的支持。三原胡礪廉觀察出千金以為齋費,涇陽寡婦吳周氏以兩千金益之,兼刻有用書籍。在"求友齋"和關中學院"志學齋"影響下,陝西學風大變。

關中學院是明萬曆年間的工部尚書、長安人馮從吾在與閹黨作堅決鬥爭、被饞罷官後傾心於著作講學而創立的,繼張橫渠(眉縣人張載)之後,力倡關學。光緒十四年(1888),柏景偉主講關中書院時,深感馮從吾去世日久,著述思想日被淡忘。為了振興關學,教化來者,他遂同長安縣令焦雨田相商,官捐千金,其他耆老邑紳各捐巨金,由柏景偉支持,選青門學舍舊址(今西安西門外市42中校址),重建馮恭定公祠, 修齋房40餘間,歸屬於少墟書院,這地方遂成為西安西郊童子讀書的好場所。

光緒十五年(1889),柏景偉因病由關中書院辭歸,但他仍不忘家鄉教育事業。在馮村東門外半里許,修建學舍,占地十四五畝,周圍以山茶花為籬笆,他以"五柳先生"自比,按《歸田園居》意境回來設計構築這個學舍。進山門後又五柳池,池邊栽植柳樹。後有假山一座,再後有草棚20餘間,中間一室門上懸額"學稼園",其他空地廣植桃杏或別的果樹。"學稼園"本是柏景偉歸里之後"種樹蒔花"、"優遊講學"之所,可惜建園不久,柏景偉便然長逝。此後,這裡成為附近童子讀書的場所,人們有的稱這兒為"茅庵",有的叫這兒為"草堂書舍"。書舍的建立,應在清光緒十八年(1892)前後,由柏景偉的朋友、中舉的學生在此設壇講課。講席中有藍田的牛兆濂、三原的賀伯箴,最後一位是周至舉人宮秉南。維新變法之後,不再開科取士,書舍逐步停辦。

除教育外,柏景偉還為解除群眾疾苦、穩定社會秩序而呼號奔走。他的詩作《臘月大雪》就是表達了他的心聲,"畢原十月桃李花,冬令春令行復差。況兼旱魅久為虐,麥苗乾死農夫嗟。仁哉天心能愛物,風雪盡日飛拂拂。長安城中喜欲狂,置酒邀客咨為樂。城中歡呼城外悲,四郊多壘胡馬馳。難民奔走啼不止,山隈水涯凍欲死。"(《灃西草堂集》卷八)光緒三年(1877),柏景偉講學於涇干書院。時陝西大旱,渭北尤甚。他稟呈陝西巡撫停徵官糧,並致函左宗棠、劉蓉等軍政大員,獲捐銀8萬兩,賑濟省內災民。後又受咸長兩縣知縣林馥庵、俞昆岩敦請,總理咸寧長安兩縣賑務,籌資12萬兩白銀,解救兩縣饑民。光緒九年(1883),徵得長安縣令同意,在馮村修義倉。義倉位於村子中間,坐西面東,建四椽三間糧倉兩座,西邊是馮籍廒義倉,俗稱後倉;東邊是村倉,俗稱前倉。幾年時間積存糧食1000多石,解救數百戶貧困戶者之春荒。

為了防治天花對嬰兒的危害,柏景偉於光緒九年(1883)稟奏長安縣令塗官浚,在馮村創辦"長安牛痘局",位置在村中心。他帶頭捐資,委託其弟柏景倬經辦,建房舍二進六間一院,門上懸掛"長安施種牛痘局"匾額,兩側刻有"保赤子咸登壽域,幸蒼生共濟春台"凹型金字漆黑牌聯,購置了必需的器械。前後為兒童種牛痘三四十年,保護了長安西部和戶縣、咸陽附近方圓十里孩童的健康,這算得上是長安歷史上民辦公助的慈善事業。據說,柏景偉擬在馮村設立總局,在戶縣秦鎮、咸陽陽天闔村設立分局,但因身體有病未能實現。關於長安牛痘局,還有一段趣事。柏景偉先生在味涇書院和涇干書院連續講學達11年之久,深受學生和地方紳士敬重。涇陽縣雲陽鎮東北五公里安吳堡有一周姓寡婦,本是清通奉大夫吳蔚文之子、資政大夫吳介侯的夫人,16歲開始守寡,後來成為西北一個經營官鹽的大資本家。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谿逃奔西安,他曾捐銀10萬兩、黃金5000兩,被封為一品夫人(亦為護國夫人),地位顯赫。當時,該寡婦與人訴訟。地方官吏看到訴狀,拍案說:"此馮西先生手筆,先生為人,其言可信,其行可敬。"遂一審即判其勝訴。安吳寡婦有感於柏景偉鼎力相助,以重金酬謝。長安牛痘局創辦的經費,正是他所獲酬金的一部分。當柏景偉籌辦"求友齋"時,安吳寡婦又捐金相助。當他親眼看到地方上強凌暴寡相習成風時,便對人說:"凡孤兒寡婦無依者,吾即其主也。"在《雪夜聞兒啼》中寫道:"朔雪號,朔風駛,沿街嗚嗚誰家子?飢與寒夜人無憐,呼天搶地啼不止。平生久懷抱與心,茲愧無力救爾死。吁嗟乎!爾死不得救,爾聲不忍聽,裁得丸紙塞我耳,一燈孤坐光熒熒。"(《灃西草堂集》卷八)

柏景偉先生辦事和他講學一樣認真,一絲不苟。當地曾有"柏景偉驗寨子-萬無一失"的歇後語流傳,是說清咸豐、同治年間,西北各地回民紛紛加入反動叛亂,由於清廷的挑撥,遂逐步演化成回漢民族之間的鬥爭。柏景偉因身體強健,臂力過人,被長安縣令委以團練總管,組織武裝和回民叛軍作戰,因此事受陝西提督傅坤亭、曹藎臣器重。同治六年(1867),左宗棠訪求關西豪傑,柏景偉奏《辦理回匪稟議》獲賞識,被委任總理西、同、鳳、鄜、彬、乾六府修築堡寨之事。隨即創立了陝西省團練堡寨總局。一時間,各村寨都開始修築城牆,至今長安、戶縣、涇陽、高陵一帶所能看到的村子城牆、城樓,大都始於此時。如馮村的城牆始建於同治六年(1867),8年方成,牆底寬8尺,頂寬5尺,高2.5丈。女牆之上有城垛,垛上有炮眼,全用磚砌成。每隔20丈修有磚砌的水道。東、西、南、北各有一門,派人看守。柏景偉作為總負責人,對工程質量要求十分嚴格,凡不符合標準的,一律推倒重修。每當兵 匪患接 而來,散兵游勇被高大雄偉的城牆阻擋在外無可奈何之時,人們便由衷地感嘆:柏景偉驗寨子-萬無一失啊!

柏景偉一生稟性好爽,為人正直,關心地方。樂善好施,人多敬之畏之。他去世以後,其弟子和邑人修建祠堂來紀念他。該祠位於村子中心,面南朝北,三間三進,山門內兩旁是廂房,祭殿前有一米高的祭台,約50平方米。門前立一"教澤碑",約五六米高,重檐翹角,雕刻十分精細。碑上刻有的大字是:"誥授奉政大夫賞頂戴花翎特旨交部議敘欽加同知銜涇干味經書院主講關中書院山長柏老夫子子俊大人教澤碑。"正文之外,都是為柏景偉建祠、出資刊印文集學生的名諱,有清光緒副都察御史宋伯魯,軍機大臣,刑部尚書趙舒翹,陝西民政廳長王典章等近百名。碑石高大雄偉,令人觀之肅然起敬。碑後偏東為祠堂,門額上用歐體書"柏灃西先生祠",為宋伯魯手跡。祭殿內前後門上方懸兩塊巨匾,前為"高山仰止",後為"俎豆常馨",均為趙舒翹親筆所撰。祠建好後,村人稱為"柏家新祠堂",以區別該祠東面的"柏氏宗祠"。據趙鞏伯先生《邵力子三祭柏灃西》一文中記載,民國時期,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初上任時,為能在陝西扎住根,千方百計籠絡各界名流,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對陝人崇敬的明清大儒張載、馮從吾、李二曲、柏灃西等均予以祭祀。邵力子對柏景偉先後祭祀了三次。第一次是1933年秋,作為陝西鄉賢的普遍祭祀,事先未作安排,由省民政廳長王典章陪同,乘小轎車由馮村北門進,直至柏灃西先生祠,致以香燭之儀,進行祭祀。後由西門出,驅車戶縣方向。第二次是1934年春,邵備有豬羊等三牲祭品,仍由王典章陪同。先至柏灃西先生祠堂祭祀,由柏震炎陪祭,然後拜謁其陵墓,再到"學稼園"參觀,最後到柏景偉故居,柏家備以酒席隆重招待。席間,邵盛讚先生之德。飯後,參觀了柏先生藏書,邵對其中的"二十四史"、"諸子百家"頗感興趣。又詳細看了家中所存的八扇屏風,該屏風由宋伯魯撰文並書,內容是介紹柏灃西先生生平事跡。第三次約在1934年秋,祭祀完後,在柏家小坐之際,提出想要藏書中的"二十四史"、"諸子百家"之意。當時柏家不好拒絕,滿足了邵的要求,邵力子當場送給柏家300銀圓作贈禮。

柏景偉去世後,埋葬在村子西北一公里許運渡台前的柏家老墳。1996年修路時,墳被挖掘,墓誌現存縣文管所內。清儒劉古愚在《柏景偉墓志銘》中寫道:"先生貌魁梧,望而懍然;處事接物不擾以私,進退必歸於義,性抗爽,剖別是非不嫗煦作長厚態,赴人之急如謀其身,友教四方善啟發,其規過必直抉根,而示以所能改,勸善則誘掖,獎借必使欣欣自奮不能自己,故當時雖多畏忌先生。及卒,則同聲悼且無異詞也。"這正是對柏景偉先生的理想、人格、作風最恰當的評價。民國時編撰的《咸寧長安兩縣續志》與新編《長安縣誌》均對其有簡單記載。

個人著作

柏景偉先生去世後,他的門人、學生把其文稿、詩稿整理編印成《灃西草堂集》一部,今陝西省圖書館有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