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柏子仁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柏子仁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概述】

柏子仁為常用中藥材。側柏為我國特產,應用歷史悠久,具有養心安神、止汗、潤腸的功能。2000多年來使用不衰,其藥用價值為歷代醫家所推崇。本品為柏科植物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anco的成熟種仁

我國黃河流域廣為栽培。主產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省。

【生長環境】

側柏生於黃河流域,及我國北部草原地帶。常成片栽植在低山丘陵,一般平原栽植較多;亦常栽種廟宇及庭院。能適應寒冷及溫暖的氣候,對土壤適應性強。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育苗地應選擇背風向陽、墒情良好、具排灌條件、酸鹼土適中的土壤。然後進行耕翻,並視土壤肥力施足底肥,整平耙細。整畦可分開壟播或床播。壟播壟底寬70厘米,壟面寬30~35厘米,壟高12~15厘米,壟距70厘米。播種床長10米,床面寬1米,床距45厘米,床高12~15厘米。移栽定植地多採用穴狀整地,穴深寬約60厘米。

2、種植方法:

(1)種子繁殖:選20~30齡壯樹為採種母樹,選取種仁飽滿者,放在通風乾燥處陰乾後,儲藏於布袋內儲存2~3年。播種前用30℃~40℃的溫水浸泡12小時後,撈出置於蒲蓆或籃筐內放在通風向陽的地方,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並經常翻倒,當種子有50%以上開口時,即可播種。壟面可雙行或單行條播。雙行播幅5~7厘米,單行播幅11~12厘米。採用壟播法便於機械、畜力耕作,大面積育苗最適宜採用。床播,可順床3行條播,播幅5~10厘米。床播法以人工操作為主,便於精細管理,適用於小量育苗。下種量每667平方米10千克。種子入土深度為2厘米,或播於床面覆土亦可。一般15~20天苗可出齊。

(2)倒栽移植:培育大苗要經倒栽移植。移植密度根據培育年限而定:移植後在苗圃培育1年者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培育2年者20厘米×40厘米,培育3年者30厘米×40厘米。一般兩年半生移植苗高可達50~70厘米,直徑0.6~1.5厘米以上即可栽種定株。

(3)定植:於春季選陰雨天進行,每穴1株,植後覆土、壓實、淋水。

【栽培管理】

1、苗期管理:播種後,保持種子層土壤濕潤,適當控制給水,防止鳥獸啄食為害,以保較高的出苗率。幼苗生長期要及時澆水,生長旺盛期根據墒情每10~15天澆水1次,從側澆或噴灌為宜。苗木速生期結合灌溉進行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硫胺10千克,分兩次投放,施用人糞尿亦可。苗高5厘米時進行間苗。每米苗壟上留100株左右。封凍前澆足凍水,冬季寒冷多風地區,要壅土防寒,保護幼苗越冬。一般1年生苗可達苗高15~25厘米,直徑0.25厘米以上。

2、大田管理:定植後要注意淋水,有條件的應適當施肥、除草,庭院種植的應防止人畜踐踏。

3、病蟲害防治:

(1)側柏毒蛾:於每年4~5月危害葉尖。被害嚴重的樹冠呈現枯黃。防治方法:幼蟲危害期可噴灑50%敵敵畏800~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800~1000倍液(不能與鹼性藥物混用)、50%可濕性西維因粉劑400~1500倍液、50%鋅硫磷乳劑1000~2000倍液、青蟲菌粉劑(每克含孢子120億)500~1000倍液。成蟲羽化後可用黑光燈誘殺。

(2)紅蜘蛛:多於6~9月發生。主要危害鱗葉,群居於小枝及鱗葉上吸食樹液,使被害樹葉枯萎。防治方法:可用20%的三氯殺蟎碸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灑以殺死幼蟲和卵;用40%的氧化半果乳油800~1000倍液澆灌、塗抹或注射於根皮及杆干以殺死幼蟲及卵;用25%的殺蟲脒水劑700~1000倍液噴灑,以上藥物防治紅蜘蛛效果均較好。

(3)雙條杉天牛:多為幼蟲蛀食危害根的枝幹。危害輕時可使樹葉發黃,長勢衰退,重則使全株枯死。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強林木養護,使樹木生長健壯,不易發生病蟲害。如果已發生蟲害,要及時清除被害木。當幼蟲尚未進入木質部時,可根據樹幹上流出的白色樹脂,用尖刀挑開樹皮,順蟲道找出幼蟲將其刺殺。當幼蟲長大進入木質部以後,可用鋅硫磷400~800倍液注入蟲孔,然後用黃泥封固將其殺死。在成蟲盛期,成蟲密布的林處可用煙劑熏殺或用90%敵百蟲500~800倍液噴灑樹幹毒殺。在成蟲出現前,可在樹林附近堆集一些病蟲木或被害衰弱木,引誘成蟲前往產卵繁殖,然後在幼蟲未蛀人木質部前剝取樹皮加以燒毀。或用稻草編成小簾,在樹幹2m高處圍上,使之呈半張開傘狀,每天逐樹檢查捉蟲。對幼蟲及蛹的天敵,要注意加以保護。

(4)松梢小卷蛾:亦稱側柏球果蛾,為害球果及種子。防治方法:秋末至來春,徹底剪除被樹梢球果,消滅蟲蛹;樹幹上於3月中旬塗黏泥,阻止成蟲羽化。

【收穫與加工】

側柏在我國北方約於9月下旬開始成熟。可於種子成熟但果球尚未開裂前採摘,果球曬至全乾、開裂,除去果殼收集種子。也可在初冬撿拾、掃取成熟後自然落地的球果及種子,篩簸挑揀果殼雜質,收集種子。

將收集的種子簸揚或水漂衝去空癟者,留取成熟飽滿的種子充分曬乾,用石碾或破碎機碾碎種殼(外種皮),用水漂去種殼,將種仁撈出曬乾,揚簸一至數遍,直至種仁純淨即成。

【藥材形狀】

本品呈長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7毫米,直徑1.5~3毫米。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外包膜質內種皮,頂端略尖,有深褐色小點,基部鈍圓。質軟、富油性。氣微香,味淡。

【附】

側柏葉

側柏葉為側柏乾燥嫩枝梢與鱗葉。夏、秋兩季採收,剪下嫩枝葉曬乾即可。其形狀是:小枝扁平、葉細小呈鱗片狀,交互對生,貼伏在枝上。表面深綠色或黃綠色。質脆,易折斷。氣微香,味苦澀,微辛。

具有涼血止血,生髮烏髮的功能。

[1] 1、選地整地

柏子仁一般生長在土壤濕潤的、土質肥沃的地區,我們在選擇柏子仁種植地的時候通常都是需要結合它們的生長習性再進行分析的。柏子仁宜選在陽光充足的、背風的、水利條件發達的、中性土壤中種植。選好種植地之後,我們要進行精細耕作,嚴格按照柏子仁種植的要求來整地。在整地的時候結合基肥施入,並且做好壟地、開好水溝,最後將土塊敲碎、耙平即可。

2、栽培技術

柏子仁種植一般是採用種子繁殖,在播種前要用三四十度左右的溫水浸種,等十二小時之後撈出放在通風的地方進行催芽。在催芽的過程中,我們每天要用清水清洗一遍,然後等到一半的種子都開口了這時就可以播種了。播種的時候我們都是按照行間距六到十厘米進行,播種覆土之後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出苗。

3、種植管理

在播種之後,我們要適當的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這樣能提高種子的出苗率。而在幼苗出土之後,一般是每半個月左右交一次水即可,幼苗培育的時間一般是一年左右。等幼苗生長到三十厘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定植了,但由於側柏每年都是要生長的,所以每年定植的密度也是不同的,一般剛開始的時候,定植的密度行間距差不多是兩米、株間距為一米五左右。在定植之後要進行澆水,促進新根的生長,同時可以適當的追肥,還有就是要避免人為因素對側柏的傷害,影響它的生長。

4、病蟲防治

柏子仁生長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是要避免側柏毒蛾、紅蜘蛛、雙條杉天牛以及松梢小卷蛾對側柏的危害。在則一個過程中,我們通常可以使用殺螟松乳劑、三氯殺蟎碸可濕性粉劑、鋅硫磷以及敵百蟲來進行防治,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 其實側柏的種植非常的簡單,只是對種植條件有一定的要求,這也就是說我們在種植的過程中要注意種植條件的選取以及在種植的過程中注意某些細節上的問題即可。今天小編要分享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啦,感謝大家的閱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