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棗林村會天主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棗林村會天主堂位於陝西省周至縣馬召鎮棗林村,秦嶺北麓,東接馬召鎮,西臨沙河岸。於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建堂三間。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因老堂年久失修,不敷使用,在劉澄民神父帶領下重建五間瓦房做祈禱所。此堂在文革時期1970年被拆毀。

歷史沿革

改革開放,教會逐漸恢復正常宗教生活。1980年高與幾神父和教友們準備重建聖堂。1994年開工建設。1995年主體落成,大堂六間,坐南向北,跨度8米,高25米,尊奉天主之母為主保。1996年曹來潮神父為本堂神父,帶領教友裝修並擴建堂院。

2016年曹來潮神父和教友重新裝修聖堂內部,吊頂,畫像,購置跪凳,漢白玉祭台,讀經台。2017年修葺聖堂外部,從上到下煥然一新。併購置聖母像一尊,供奉鐘樓頂端,聖母雙手合十,為棗林村祈禱,祈求天主保佑。

相關資訊

陝西:周至教區棗林村會天主堂祝聖祭台典禮與慶典晚會

2018年元月1日,新年尹始,一大清早,周至縣馬召鎮棗林村會天主堂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彩旗迎風飄揚,鑼鼓聲、管樂隊聲在棗林村會上空盤旋。今天是上主選定的一天,我們教會定之為天主之母節,同時也是棗林村會的主保瞻禮。今天將被載入周至教區棗林村會的教會史冊。

來自周邊會口十多家管樂隊、各會口代表及附近教友陸續到達棗林村會,參加今天的祝聖祭台禮儀。禮儀開始前在棗林村舉行了盛大的游聖嬰禮儀。

祝聖祭台禮儀由周至教區吳欽敬主教主祭,崔先鋒神父與何鴻獻神父襄禮,24位神父共祭,修士修女約20位。參加此次典禮的鑼鼓隊為:閆家社鑼鼓隊;儀仗隊有:棗林村會、西會會、梁家堡會;管樂隊有:周至總堂、趙代會、西會會、普集街會、神靈寺會、徐家村會、司竹會、東會會、梁家堡會、棗林村會。

祝聖祭台前夕吳主教主祭聖家節彌撒,彌撒禮儀結束後在堂院舉行了隆重的慶典晚會。

彌撒

天主教對聖體聖事禮儀的稱謂。源出於拉丁文Missa,它實際只意味着「某種敬拜」。原為該儀式的主體部分開始前遣散尚未領受洗禮者,以及結束時遣散全體與禮者的用語,後衍用作為儀式的名稱。天主教認為舉行此儀式,用以不流血的方式,重複進行耶穌在十字架上對聖父的祭獻;並認為經過祝聖的餅和酒,實質上已變成了耶穌基督的真正身體和血。主禮人(神父或主教)先領「聖體」和「聖血」,然後讓信徒輪流領聖體(一般信徒不參加領聖血)。

彌撒在教會中,只有神父、主教有神權主持[1]。東西派教會禮儀的形式都各有特點。西派教會(包括後來的天主教)用拉丁語,聖餐用無酵餅,神父領聖體和聖血,信徒只領聖體;東派教會[2](包括後來的東正教)因地區而異,或用希臘語,或古斯拉夫語及其他民族語言,聖餐用有酵餅,信徒則可同時領聖血。20世紀60年代天主教會進行禮儀改革,現在世界上大多數教會都採用民族語言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禮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