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眠舊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林風眠舊居,是原林風眠的舊居。位於中國上海市黃浦區南昌路53號,為黃浦區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1951年,林風眠辭去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院教授之職後來上海定居,舉家遷居南昌路53號。該宅位於復興公園以北,坐南朝北,二層磚木結構,建築面積115平方米。清水紅磚外牆,方百葉窗。底層為客廳和廚房,客廳為畫室,樓上分隔為大小二間,林風眠住小間,其妻子阿麗絲·華丹和女兒林蒂娜住大間。1955年,妻子帶女兒、女婿出國,後定居巴西。當時林風眠因財務緊張,只得退租一半住房[1]。1977年,以探親為由離開上海,晚年寓居香港。
2009年6月5日,林風眠舊居登錄為盧灣區文物保護單位(後盧灣區併入黃浦區)。
簡介
林風眠故居位於杭州植物園大門旁的林隱路3號,為西式二層獨立小樓。1928年,林風眠應蔡元培之聘,在杭州孤山創辦我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2],並任首任院長。1934年在玉泉馬嶺山下建造擁有客廳、臥室、畫室、露台、地下室和草地的西式私寓,除抗戰時隨學校遷往四川外,致意住到1951年才離杭赴滬,在杭州度過了風華正茂的輕壯年。杭州西湖為他提供了繪畫素材和藝術靈感,並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品性和畫風。書畫家苗子在《西子湖戀情》一文中曾經說過,我總是把西湖同林先生聯繫起來,把孤山的林和靖和林先生聯繫起來。西湖給人的印象是青春的,林先生即使逾九十,他的作品,無論是雅淡調子,還是濃艷調子,也都是青春......是不是杭州這一段時光給林先生留下了一生印象呢?我不敢說。可是林先生的為人和創作,的確令人想起「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西湖來。
1999年11月22日,為紀念林風眠百年誕辰,按原樣整修後,闢為林風眠故居紀念館。該館分上、下兩層,樓下陳列室展示了林風眠生平事跡和遺物。樓上為畫室,有床、畫桌、文房四寶和一幅五十年代林風眠在畫室的照片,四壁掛着《雞冠花》、《紅葉小鳥》、《屈原》、《柳》、《裸女》、《秋林》等不同時期的代表作想象奇特,色彩絢麗,是林風眠探索中西藝術融合的佳作。
視頻
林風眠舊居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林風眠 和他的三個故居 ,搜狐,2015-12-01
- ↑ 【大師談藝】林風眠:林風眠生平藝績藝論(三),搜狐,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