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川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川鄉,隸屬於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地處互助土族自治縣北部,東與東和鄉接壤,南鄰台子鄉,西與南門峽鎮相連,北靠祁連山支脈達坂山,距縣城威遠鎮10千米,區域總面積159.5平方千米。

1949年,沿舊制設林川鄉。2006年12月,邊灘鄉併入林川鄉。截至2018年末,林川鄉戶籍人口為25851人。

2019年,林川鄉下轄21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昝扎村。

2019年,林川鄉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1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1]

中文名: 林川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互助土族自治縣北部

面 積: 159.5 km²

下轄地區: 2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昝扎村

電話區號: 0972

郵政區碼: 810599

氣候條件: 大陸寒溫帶氣候

著名景點: 唐日台

車牌代碼: 青·B

人 口: 25851人 (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1949年,沿舊制設林川鄉。

1958年,併入五峰公社。

1961年,分設林川公社。

1983年,復名林川鄉。

2006年12月,邊灘鄉併入林川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林川鄉下轄賀爾、大河欠、唐日台、小河欠、河欠口、馬場、作干、包馬、窯莊、許家、韭菜溝、保家、馬家、峽門、昝扎、新莊、尕寺加、巴扎、倉家、水洞、泥麻21個行政村。

2019年,林川鄉下轄賀爾村、大河欠村、小河欠村、河欠口村、韭菜溝村、馬場村、唐日台村、許家村、窯莊村、作干村、包馬村、保家村、蒼家村、馬家村、泥麻村、水洞村、峽門村、新莊村、尕寺加村、昝扎村、巴扎村21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昝扎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林川鄉地處互助土族自治縣北部,東與東和鄉接壤,南鄰台子鄉,西與南門峽鎮相連,北靠祁連山支脈達坂山,距縣城威遠鎮10千米,區域總面積15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林川鄉境內多為高山、溝壑,地勢略為西高東低,海找2600—4345米。

氣候

林川鄉年平均氣溫2℃—3℃,年降水量550毫米左右,無霜期短,且多雨雪和霜凍。

自然資源

林川鄉境內主要礦產資源為花崗岩,集中分布在達坂山山脈;地下有豐富的可利用水資源。

人口

2011年,林川鄉總戶數6959戶,總人口2598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71人;總人口中,男性13179人,占50.7%;女性12808人,占49.2%;以漢族為主,占84%,有土、蔵2個少數民族。

截至2018年末,林川鄉戶籍人口為25851人。

經濟

林川鄉糧食作物以小麥、馬鈴薯、青稞、蠶豆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蔬菜、青飼草等。

2011年,林川鄉農業總產值5945.3萬元;小麥種植面積1.3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2.2萬畝,青稞種植面積0.075萬畝,蠶豆種植面積0.5萬畝,油菜種植面積4.1萬畝,蔬菜種植面積0.3萬畝;青飼草種植面積0.02萬畝。2011年,林川鄉畜牧業總產值3805.2萬元。2011年,林川鄉工業總產值達到2280萬元。2011年末,林川鄉有餐飲店及商鋪900個。

2019年,林川鄉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1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林川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20人,專任教師8人;有完全小學14所,初級中學2所(保家、賀爾),教學點4個。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林川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中心戶21戶;農家書屋13個,藏書1萬餘冊;村級文化廣場4個;秦腔劇團2個,社火隊8支。2011年末,林川鄉基本普及遠程衛星電視接收器,遠程衛星接收電視用戶5824戶,普及率83.6%。2011年末,林川鄉學校有體育場2個,配備簡易的健身器材。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林川鄉有衛生院2個,專業衛生人員24人。

社會保障

2011年末,林川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0戶,人數1529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11671人,參保率74.8%。

交通

截至2011年末林川鄉境內有戰備路1條,鄉道2條;主要公路有縣道X252。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林川鄉因地處平川,境內樹本成林而得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