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林地水蘇

中文學名:林地水蘇

拉丁學名:Stachys sylvatica 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管狀花目

:唇形科

:水蘇屬

林地水蘇(Stachys sylvatica L.)長在海拔1200~1800米,是人工引種栽培,且非中國所特有。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林地水蘇
  • 拉丁學名: Stachys sylvatica L.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唇形科
  • 亞 科:野芝麻亞科
  • 族:野芝麻族
  • 亞 族:芝麻亞族
  • 組:水蘇組
  • 系:林地水蘇系

形態特徵

整體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

莖葉

莖直立或稍曲折,上部分枝,分枝頂端均具花序、莖、枝均四稜形,具槽,沿稜上被具節的剛毛及具腺的微柔毛。

莖葉卵圓狀心形,長8-12厘米,寬5-9.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粗大具胼胝尖的圓齒狀鋸齒,紙質,上面亮綠色,被貼生柔毛狀剛毛,下面灰綠色,沿脈上被柔毛狀剛毛,餘部具淺黃色腺點,葉柄纖細,長3-6.5厘米,近於扁平,被平展柔毛狀剛毛;最下部苞葉與莖葉同形,具柄,細小,長約3厘米,寬3厘米,邊緣具齒,上部苞葉無柄,極小,長圓狀披針形,長1-1.5厘米,寬2-4毫米,稍超出輪傘花序,全緣

輪傘花序通常6花,偶具8花,遠離而組成長10-20厘米的長穗狀花序;小苞片極小或無,線形,長約1毫米,被小刺毛;花梗短,長約1毫米,被小刺毛。花萼管狀鐘形,連齒長約7毫米,外面被平展剛毛及具腺的微柔毛,內面無毛,10脈,次脈不明顯,齒5,三角狀披針形,長2-3毫米,近等大,先端具刺尖,果時稍為囊狀增大。

花冠紅至紫色,長1.4厘米,外面僅二唇片疏被微柔毛,內面下唇片中部疏被微柔毛,冠筒近基部1/3處具斜向微柔毛環,冠筒直伸,在柔毛環的上方向前淺囊狀膨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長圓形,長近5毫米,寬3毫米,下唇平展,長7毫米,寬6毫米,3裂,中裂片較大,近圓形,先端微缺,側裂片卵圓形,微小。

雄蕊4,前對較長,均延伸至上唇之下,花絲絲狀,扁平,中部以下借絲狀柔毛而連接,花葯卵圓形,2室,室極叉開。花柱絲狀,略超出雄蕊,先端具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花盤平頂。

小堅果卵圓狀三棱形,暗褐色,無毛。花期7-8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林地水蘇在新疆生長於針葉林、灌叢及高草草甸中

分布範圍

林地水蘇野生於新疆天山[1]

主要價值

此外全國各地有栽培作觀賞用。[2]

參考信息

  1. 林地水蘇,百度
  2. 林地水蘇,中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