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枇杷炭疽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枇杷炭疽病

枇杷炭疽病
原圖鏈接

枇杷炭疽病是一種危害幼苗,致使葉片大量脫落並形成葉斑的植物病,主要由炭疽菌引起。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枇杷炭疽病

症 狀: 葉片枯死脫落,形成葉斑

危害對象: 幼苗,葉片,果實

病 原: 膠孢炭疽菌,圍小絲殼

枇杷炭疽病1
原圖鏈接

傳播途徑: 暴風雨,蟲害

防治方法: 剪除病枝,噴藥保護,加強管理

發病症狀

枇杷樹葉片受炭疽病危害時,會形成圓形至近圓形的葉斑,病斑後期中央灰白色,邊緣暗褐色,直徑3~7毫米,擴展後可互相癒合成大斑。枇杷果實受炭疽病危害後,會在果上形成圓形、淡褐色、水漬狀的病斑,後期病斑凹陷,病部生有粉紅色的粘粒,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團。而且炭疽病後期病斑擴展很快,常引起全果變褐而腐爛,或病果乾縮成為僵果。 [1]

傳播途徑和發病原因

1、炭疽病的病菌在在樹上和地面病殘果上越冬,在第2年春季靠雨水把病菌濺擊開後傳播到幼果、花及蕾上,經傷口或直接侵入。

2、炭疽病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容易發生,乾旱地區發病輕。

3、由於果園排水差、氮肥過量、枝葉密蔽、陰雨連綿季節或大風、冰雹後,枇杷果實和幼苗易感染炭疽病。

4、由於品種不同,如長紅3號比較抗炭疽病,早鍾六號中抗,大鐘白梨最容易感染炭疽病。

5、炭疽病的病菌在相對濕度為100%,濕度低於75%不萌發,在水中24小時後大量萌發。 [2]

細菌特徵

參見枸杞炭疽病。Colletotrichum acutatum Simmonds稱尖孢炭疽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盤散生,表生,黑色,直徑106—166μm。剛毛和分生孢子梗均缺;產孢細胞瓶梗型,無色,5~12×2.4~3.1(μm);分生孢子梭形,無色單胞,內含2—3個油球,大小10~16×2.6~4.0(μm)

枇杷炭疽病防治方法

1、加強果園的管理,在雨季及時做好果園排水工作,並增施有機肥、鉀肥,加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

2、對果樹進行疏果、果實套袋,可使發病率下降,而且發病程度減輕。

3、採收後修剪,將病果、病葉、病苗徹底破除燒毀或深埋以淘汰病原。

4、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使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成熟前噴0.5∶0.5∶100波爾多液,每10~15天噴1次,連續3~4次。


相關視頻

種植枇杷不可大意,病蟲害防治要上心

枇杷主要病蟲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