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 |
中文名 松鼠桂魚 英文名 squirrel-shaped Mandarin fish 主要食材 鱖魚(或桂魚) 分 類 蘇幫菜 口 味 形如松鼠、外脆里嫩、色澤橘黃, 酸甜適口,並有松紅香味 |
松鼠桂魚 (Sweet and Sour Mandarin Fish)是中國蘇州的著名傳統菜式。以桂魚為原料,經去骨、剖花、炸制,呈松鼠狀,再澆上糖醋滷汁而成。口感鮮甜、脆嫩。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適宜體質衰弱、虛勞贏瘦、脾胃氣虛的人食用。
目錄
特色
這道菜有色有香,有味有形,更讓人感興趣的還有聲。當炸好的猶如「松鼠」的鱖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滷汁,它便吱吱地「叫」起來,活像一隻真松鼠。
歷史起源
松鼠桂魚是蘇州地區的傳統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據說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蘇州就有「松鼠鯉魚」了,乾隆曾品嘗過。後來便發展成了「松鼠鱖魚」。
據說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蘇州就有「松鼠鯉魚」了,乾隆曾品嘗過。後來便發展成了「松鼠桂魚」。清代《調鼎集》中有關於「松鼠魚」的記載:「取季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季魚,應是鯽魚。
這條記載間接證明蘇州乾隆年間有「松鼠鯉魚」的傳說是可能的。因為《調鼎集》中的不少菜餚均是清乾、嘉時的。其次可以說明今天的「松鼠桂魚」正是在「松鼠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同的是,古代的「松鼠魚」是掛的蛋黃糊,而今天的「松鼠魚」是拍干澱粉。
古代的「松鼠魚」是在炸後加「油、醬油燒」成的,今天則在炸好後直接將制好的滷汁澆上去的。此外,今天的「松鼠魚」在造型上更為逼真,其味酸甜可口,這些都是古代的「松鼠魚」所難以比擬的。 [1]
做法
做法一
食材準備
鱖魚200克,料酒2克,松子10克,胡椒粉少許,番茄醬10克,植物油 500克,濕澱粉 40克 (實耗50克),食鹽適量,食醋 15克。
製作步驟
將鱖魚去鱗、鰓、鰭、內臟,去掉頭上的皮衣,洗淨,把魚頭斬下,攤開、拍扁。用刀把魚背部的魚骨切掉(不要把魚腹切破),在尾巴處留約1雨的脊骨。桂魚去骨後,皮朝下攤開,用斜刀切成花刀,刀深達肉的4/5,不要切破魚皮,在尾巴處開一個口,將尾巴從刀口中拉出。
將魚身撒上食鹽、胡椒粉、料酒、濕澱粉(少許)塗勻。
炒鍋上火,燒熱後倒入植物油,油熱至七成,將桂魚蘸少許澱粉,放油鍋中炸數分鐘,再將魚頭蘸上澱粉,放入油鍋中炸,炸至呈金黃色撈出,將有花刀的一面朝上擺在魚盤中,裝上魚頭。
將松子放在油鍋中,待熟後撈出,放小碗中。
炒鍋中留少許油,放入少許清湯,加食鹽、糖、番茄醬、食醋,燒沸後,用濕澱粉勾芡,加入熱油少許推勻,出鍋澆在魚肉上,撒上松子即可。
做法二
食材準備
鮮活鱖魚1條(重750克左右),熟蝦仁30克,熟筍丁、水發香菇丁各20克,青豌豆15粒,紹酒25克,精鹽、蔥白段各11克,綿白糖200克,白醋、番茄醬、鮮湯各100克,蒜末2.5克,干澱粉60克,濕澱粉35克,麻油15克,熟豬油1500克(約耗200克)。 製作步驟
將鱖魚去鱗去鰓,剖腹去內臟,洗淨。齊胸鰭斜切下魚頭,從魚頭下巴處順長剖開,用刀面輕輕拍平,並沿脊骨兩側平片至尾部(魚尾勿斷),斬去脊骨,片去胸刺。然後在魚肉上先直刻(刀距約1厘米)、後斜剖(刀距3厘米),深至魚皮(勿破皮),成菱形刀紋。接着用紹酒15克、精鹽1克放碗內調勻,抹在魚頭和魚肉上,再滾上干澱粉,用手拎起魚尾抖去余粉。
番茄醬放入碗內,加鮮湯、糖、醋、酒10克、鹽10克、濕澱粉,攪拌成調味汁。
炒鍋上旺火,下豬油燒至八成熱,將兩片魚肉翻卷,翹起魚尾成松鼠形,然後一手拎起魚頸部,一手用筷子夾住另一頭,放入油鍋中稍炸成形,然後全身放入炸至呈淡黃色撈起,待油溫升至八成熱時再放入復炸至呈金黃色,撈出放在盤中,裝上魚頭拼成松鼠形。鍋內留油少許,下蔥段煸香撈出,再加蒜末、筍丁、香菇丁、豌豆炒熟,倒入調味汁,旺火燒濃後,加熟豬油75克和熟蝦仁炒勻,淋入麻油,起鍋澆在魚身上即成。[2]
注意事項
要用鮮活鱖魚烹製,才能做到肉嫩味鮮。
刀工要精巧,使成菜形似松鼠。
調味汁既要酸甜適口,又要薄而稠濃,使魚入味。
做法三
食材準備
鱖魚、蝦仁、冬筍、干香菇、荷蘭豆、食鹽、蒜、料酒、香醋、香油、澱粉、番茄醬、豬油、白糖、香菜、高湯;
製作步驟
將魚齊胸鰭斜刀切下去,在頭下巴處剖開,用刀輕輕拍成稍扁形,再沿魚身脊兩側用刀從頭至尾平批(尾不能批開、批斷),去掉魚頭、脊,地切去胸,兩片魚肉(稱魚葉子);
把魚葉子 的魚皮向下放在案板上,片去胸刺,再在魚葉子上均勻地用刀直劃,再斜劃至魚皮處,使魚肉呈菱形小花刀;
把番茄醬、清湯、糖醋、料酒、精鹽、水澱粉放入碗裡,調成汁待用。將豬油放入鍋里,燒至八成熱時,左後提魚尾,慢慢放入油鍋里,隨即把魚頭也放油鍋里炸,並不斷用勺子舀熱油向魚尾上澆,使魚葉子均勻受熱,視炸至淡黃色時撈出;
在炸魚的同時,另用炒鍋上武火燒熱,放熟豬油60克,油熱下是仁,熘熟後,倒入漏勺;
原炒鍋留少許油,油熱放香菜段略爆後撈出,再下蒜末、筍、香菇、豌豆炒熟,烹入調味汁,加熟豬油(45克)、香油、蝦仁炒後出鍋,澆在魚上即成。
營養價值
鱖魚又叫鰲花魚、桂魚,屬於分類學中的脂科魚類。鰲花魚是「三花五羅」中最名貴的魚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對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來說,吃鱖魚既能補虛,又不必擔心消化困難吃鱖魚有「癆蟲」的作用,也就是說有利於肺結核病人的康復。
鱖魚肉的熱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對於貪戀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極佳的選擇。
營養成分
熱量:10243.74大卡
鉀:3074.12毫克
膽固醇:1860毫克
磷:1723.35毫克
脂肪:1037.04克
鈉:807.73毫克
鈣:559.33毫克
胡蘿蔔素:442.2微克
維生素A:433.19微克
鎂:332.91毫克
硒:202.52微克
蛋白質:158.94克
維生素E:61.57毫克
煙酸:49.24毫克
碳水化合物:25.01克
維生素C:15.1毫克
鋅:13.55毫克
鐵:10.84毫克
膳食纖維:2.49克
錳:1.45毫克
銅:1.04毫克
維生素B2:0.97毫克
維生素B1:0.47毫克
碘:0.09微克
維生素B6:0毫克
參考來源
- ↑ 「松鼠桂魚」的由來, 美食傑,2014-04-11
- ↑ (松鼠桂魚)吃貨君談名菜背後的典故,及做法!, 搜狐網,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