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松鶴齋避暑山莊正殿東側。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清聖憲太后(乾隆母)到山莊避暑,常住在榛子峪的「松鶴清樾」。乾隆十四年(1749年),仿效正宮形制在東側興建了松鶴齋,供太后居住,其寓意為「松鶴延年」 ,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景。這一組建築包括門殿、松鶴齋(後改名含輝堂)、綏成殿(後改名繼德堂)、十七間房、樂壽堂(後改名悅性居)、暢遠樓等。綏成殿供皇太子嘉慶讀書居住之所,道光十二年(1832年)將道光以前清代各帝王畫像供奉於此。樂壽堂是聖憲皇太后的寢宮。暢遠樓形制與「雲山勝地」相同,是觀賞湖區風景的高視點。樓後為萬壑松風殿。  

目錄

基本情況

松鶴齋:康熙時,皇太后來避暑山莊,居住在西峪的松鶴清樾。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在正宮東面另建一組八進院落的建築,題名松鶴齋,以供皇太后居住,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景。

整組建築規整對稱,建築規制小於正宮。主體建築建在中軸線上,有松鶴齋、含輝堂、綏成殿、暢遠樓,兩則置有配房。松鶴齋有門殿五間,東西各有掖門二間,二進門三間。進入二門有殿七間,名松鶴齋,後改為含輝堂。含輝堂北有大殿七間,單檐歇山卷棚 建築,前後有廊名綏成殿,乾隆五十七年改為繼德堂,供乾隆預立的皇太子愛新覺羅·頤琰(嘉慶)居住。道光十二年(1832 年),此殿供俸道光以前歷代皇帝的畫像[1]

當年,松鶴齋內「常見青松蟠戶外,更欣白鶴舞庭前」。庭院中還有馴鹿悠遊其間。綏成殿後依次有照房十五間,門殿三間,大殿七間名為樂壽堂,後改名為悅性居,是皇太后的寢宮。綏成殿、十五間照房、門殿建築早已無存。樂壽堂僅剩基址,1998年復建。樂壽堂後面,是一幢上下各五間的兩層樓,建築形式和特點與正宮雲山勝地樓相似的暢遠樓,院內有古松、樹,假山[2],由假山組成的蹬道可達二樓。登樓北望,西部山巒起伏跌盪,猶如展開的畫卷,東北部湖光晶瑩澄澈,引人退想。暢遠樓後有一垂花門,與萬壑松風相通。

旅遊信息

松鶴齋交通:景點在避暑山莊內,可乘坐6路公交車前往。

松鶴齋住宿:會龍大廈擁有豪華套房、標準間、單人間百餘套。酒店內設有功能齊全的各類房間,均配備空調、衛星電視、國內國際直拔電話,全天供應熱水。房間內格調高雅,乾淨整潔而明快。風格別致的酒廊,南國情調的休息廳配以名貴石材裝飾的大堂,更顯得富麗堂皇,明快而清新。

視頻

松鶴齋 相關視頻

中國古典園林之旅 :承德避暑山莊
紀錄片 承德避暑山莊 ,風光大片

參考文獻

  1. 清朝歷代皇帝的精美畫像 ,搜狐,2016-07-07
  2. 假山的分類與介紹 ,搜狐,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