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杯果 為喬木,高達20米。葉紙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
雄穗狀花序多穗排成圓錐花序式,少有單穗腋生,花序軸被稀疏短毛;
雌花每3或5朵一簇,果序軸通常較其着生的小枝粗壯;
殼斗大小差異很大,包着堅;堅果扁圓形,頂部圓或平緩,
底部平坦,無毛,暗栗褐色,果臍深1-3毫米。
花期3-5月,果次年7-9月成熟。產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生於海拔約1200米以下山地常綠闊葉林中。
主要價值
木材淡紫褐色,縱切面灰棕帶紅色,年輪不明顯,
木材紋理通直,結構密緻,材質稍軟,
縱切面平滑而有光澤,材色一致,加工較易,但乾燥時易爆裂並稍變形,適作家具材。果實含澱粉為63.11%。
- 中文名:杯果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目:山毛櫸目 Fagales
- 科:殼斗科 Fagaceae
- 屬:柯屬 Lithocarpus
- 種:犁耙柯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0米,胸徑40厘米,新生枝及嫩葉背面沿中脈兩側被灰棕色長柔毛,
小枝褐黑色,散生細小的皮孔。樹皮不裂,內皮淡紅褐色,脊棱刀刃狀甚突出,
樹高15米,胸徑30厘米的樹皮厚約10毫米。葉紙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
長10-20厘米,寬3.5-6厘米,少有更大,頂部短至長漸尖,基部楔形,
沿葉柄下延,全緣或上部葉緣波浪狀,中脈在葉面微凸起,
側脈每邊9-14條,支脈甚纖細,隱約可見或明顯,葉背有緊實的蠟鱗層,
二年生葉干後背面常帶蒼灰色;葉柄長1-1.5厘米,雄穗狀花序多穗排成圓錐花序式,
少有單穗腋生,花序軸被稀疏短毛;雌花序長8-20厘米,
很少較短;雌花每3或5朵一簇,花柱長不過1毫米,
果序軸通常較其着生的小枝粗壯;殼斗淺碗狀,大小差異很大,
高8-15毫米,寬20-35毫米,上部邊緣薄殼質,向下漸增厚,基部近木質,
包着堅果通常不到一半,小苞片寬三角形或菱形,
全與殼壁融合而有略明顯的界限,有時頂端鑽尖部分稍與殼壁離生,
干後與葉片同色,暗紅褐色,有時有油澤的光澤;堅果扁圓形,
高12-16毫米,寬20-25毫米,稀達30毫米,頂部圓或平緩,底部平坦,
無毛,暗栗褐色,果臍深1-3毫米,口徑14-18毫米,
稀達25毫米。花期3-5月,果次年7-9月成熟。模式標本采自海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