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青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青風,1981年出生於河北獻縣,編輯、播音、記者。先天性雙目失明,7歲時到北京市盲人學校學習針灸推拿,同時他利用業餘時間不斷鑽研自己喜歡的新聞專業,並通過了普通話等級考試(一甲)。此外,他還參加過BBC針對盲人主播的培訓項目。2006年,他被順利錄取為「1+1」視障人聲音工作室的記者。

個人履歷

楊青風第一次作為殘疾人記者出現在報道現場,是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上。當時他是中國僅有的幾名殘奧會註冊的殘障記者,每天要錄製100分鐘的節目。目前,楊青風和他的夥伴們已連續參加過殘奧運、特奧會等大型運動會的報道。


楊青風用自己的事例告訴大家,雖然是一名盲人,但上網、發稿、主持節目,一點也不比健全人差。「殘疾本身無法改變,但你把它當成大問題,它就是個大問題。如果你把它當成小問題,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楊青風樂觀地說。


工作性質

據悉,楊青風和他的夥伴們(解岩、傅高山、孫志遠等)於今日(2010.12.11)準時出現在廣州亞殘運會的新聞發布會現場,他們在接下來舉行的2010廣州亞殘運會上的任務,就是及時把亞殘運會的消息,傳遞給廣大聽眾。」


他們想重點報道賽事主要是盲人足球、盲人門球、盲人保齡球。具體的操作方式是,由他和孫志遠到現場收錄各種聲音,解岩和傅高山則負責後台的解說。因此,國際廣播中心提供直播信息對他們來說就非常重要。「如果有這些直播聲音,解岩就不用到比賽現場,在新聞中心就可以根據賽事直播向我們的聽眾解說。」


相關新聞

據廣州亞殘運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亞殘運會的2000多名註冊記者中,共有9名殘疾人記者。他們將如何工作呢?昨天出現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盲人記者楊青風就成為了眾多記者採訪的對象,習慣採訪其他人的楊青風對此則表示,「希望大家多關注我們做的節目,不要把過多目光放在我們身上。」


殘疾人記者結伴工作

好多人都愛問楊青風,眼睛看不見,採訪起來困難麼?對此楊青風透露,在採訪時他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原來他們是一個4人組成的採訪團隊。


成立於2006年的「1+1」視障人聲音工作室,主體成員是有IT工作經驗的肢殘人解岩和8名視障人,在北京殘奧會時策劃人解岩和集播音、采編於一身的盲人記者楊青風就拿到正式的記者證,並出色地完成了採訪任務。這一次擴編後的4人小分隊又前來廣州採訪亞殘運會。楊青風介紹道,除了他和解岩之外,另2名成員分別是負責技術的視障人傅高山和右眼失明的策劃兼記者孫志遠。因此在採訪中,4個人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業素養獲得認可

楊青風透露說,在亞殘運會上,他會更多關注盲人比賽,比如盲人門球、盲人足球等。他自信地說:「這些項目我肯定比一般記者要專業些。」


而其實經歷過北京殘奧會的他現在的採訪經驗已經相當豐富了,因此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楊青風就向亞殘奧委會主席、拿督扎納爾·阿布扎林提問:「很多人認為殘疾人參加體育運動很殘酷,您如何看待殘疾人參加亞殘運會的比賽?」這個提問顯然是記者們都十分關心的,因此大家對他的職業素養更加的欽佩。


對媒體村十分滿意

昨天才抵達廣州的楊青風一行人目前住在媒體村,為了照顧幾位盲人記者,組委會特意將他們安排在2樓居住,而且離媒體中心很近,每天一下樓還有電瓶車接送他們前往工作地點和餐廳。楊青風表示,舒適的工作環境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報道賽事,「很多殘疾人行動不便,很少有機會出來,亞殘運會是一個窗口,作為殘障記者,我們將從殘疾人角度把亞殘運的消息傳達出去。」


在文字記者工作間,楊青風坐在裝有盲文點式設備的電腦前操作熟練。他喜歡把自己看作亞殘運會眾多媒體記者中普通的一員。「我們能夠走出來同大家一樣採訪,本身就有助於改變大家對於殘疾人的傳統印象。」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