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茂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晨6點,在鳥語花香的江西鷹潭市月湖區東湖街道紫荊花苑小區,總能看到一位老人在小區內細心地掃地。這位年近古稀的可愛義工就是「全國勞動模範」楊茂林,退休前擔任東湖街道高橋社區黨支部書記,在居民心中,他是打着燈籠都請不來的小區好「管家」。

  今年68歲的楊茂林,曾擔任社區幹部20餘年,有着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他帶領村民致富、修橋鋪路、資助特困生、關愛孤寡老人,贏得了百姓的稱讚,在群眾中有很高的威信。

  紫荊花苑小區位於鷹潭長途汽車站旁,因小區內遍植紫荊而得名。「紫荊花盛開的時候,小區香氣撲鼻。」居民吳光明說。就是這樣一個風光優美的小區,在幾年前卻是一個臭氣熏天的地方。2016年,小區矛盾激化,物業撤離,因此成為環境髒亂、治安堪憂的「重災區」,居民怨聲載道。

  2017年春節前,「癱瘓」的紫荊花苑迎來了老勞模楊茂林。其實,老楊退休後並沒閒着。此前,他已經在萬福新城小區、露江小區等「問題小區」做了幾年義務「管家」,直到這些小區管理走上正軌。紫荊花苑是他接手的第三個小區。

  走進紫荊花苑的第一天,楊茂林就被小區的「髒亂差」狀況驚呆了。「小區物業撤離後,垃圾無人清運,到處雜草叢生,車輛亂停亂放,樓道里亂堆亂擺,圍牆倒了沒人修,使得小偷也經常來光顧。」居民劉俊英說,由於小區環境差,很多居民都搬家了。

  群眾問題無小事。從楊茂林正式「進駐」紫荊花苑起,自己掏錢給小區砌了新圍牆,在閒置空地上建起了居民休閒娛樂小廣場,畫好停車位,清運垃圾……據統計,短短半年時間,老楊將自己9萬餘元的存款全部投入到小區整治中,請來保安和保潔員,分好工,自己擔任小區管家。

  晴天一身汗、雨天兩腳濕。「小區管家」楊茂林異常忙碌。每天,老楊都要拿上掃把,戴上草帽,在小區里四處轉,看到垃圾就掃,勸導亂停亂放,小區開始乾淨整潔了。原本一頭黑髮的楊茂林,僅半年時間就生了一頭白髮。老楊的辛勤付出換來了小區環境的整潔和居民的笑臉,小區開展工作也更加順利,業主主動交來物業費,小區管理慢慢向好的方向轉變。

  如今,在紫荊花苑,只要有任何大事小情都找「楊勞模」。居民吳某、王某相鄰,因垃圾問題鬧起了矛盾,都來找老楊訴苦,了解情況後,老楊多次上門協調,消除了雙方的誤會。居民碰到了困難,老楊也盡力幫忙。2017年8月份,楊茂林了解到居民譚仕貴中風致殘,生活十分困難,隨後老楊幫他交了500多元物業費,還拿出1000元錢去家中看望。

  「能幫就幫,這樣能對得起勞模這個稱號。」老楊說:「我每個月都有幾千元勞模補貼,把補貼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幫助有困難的人,我覺得很快樂,很值得。」如今的紫荊花苑,保安把守,門禁刷卡,小區內停車秩序井然,休閒廣場上老人乘涼、小孩嬉戲,一派安寧、和諧的景象。小區的變化深深折服了每位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