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楊守阯(1436—1512)明代官員,字維立,號碧川,楊自懲次子。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曾任《大明會典》副總裁,人稱楊太史。成化十四年進士第二,授翰林院編修,官翰林院侍讀學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曾掌管兩京(南京、北京)翰林院。後詔加吏部尚書致仕,卒諡文肅,贈太子少保。由於長兄楊守陳、從弟楊守隨、楊守隅,侄楊茂元、楊茂仁均為進士出身,系出同門。[1]
生平簡介
楊守阯,師事兄守陳,學行相埒。成化元年(1465)鄉試第一,解元。之後,多次會試不第,尋入太學。祭酒邢讓、司業陳鑒,因事下獄。楊守阯率領六館太學生,伏闕訟冤。成化十四年,楊守阯會試得中第四名,廷試第二名,授翰林編修。任滿,本當留京,正遇其表兄楊守隨被妖人李孜省所迫害遭貶官,並及守阯,遂被貶為南京翰林侍讀。
弘治改元(1488),孝宗將楊守阯召還,纂修《憲宗實錄》,充經筵講官。楊守阯敷對明暢,且直言「進君子,退小人為治亂之機」,言語激切,使孝宗不得不改容聽之。弘治五年(1492),以左春坊左諭德出任順天府鄉試考官。弘治八年(1495),晉升為侍講學士。弘治十一年(1498),侍皇太子於東宮。又充任《大明會典》副總裁,尋擢南京吏部侍郎,署兵部事。因災異發生,疏陳五事,皆切中時弊,改署國子監事。三年後任滿,請假回家掃墓。弘治十五年(1502)至京,仍留任《大明會典》總裁官,書成,改左侍郎,食尚書俸。弘治十七年(1504),以身體多病,請致仕,孝宗不准。
武宗登極(1506),楊守阯以年邁七十,再次請歸,不待武宗批准竟歸鄉,武宗下詔官加尚書致仕。劉瑾亂政,奪去楊守阯尚書銜,直到劉瑾事敗才被恢復。正德七年八月楊守阯去世。贈太子少保,賜祭葬如例。
楊守阯生而警敏,博極群書。其兄楊守陳,學行冠世。楊守阯與其互為師友,他們的科第、官職皆相同,又對掌兩京翰林院事,世人艷羨不已。楊守阯為文謹嚴,編纂考校極為精詳,曾對海外使臣歷舉其國中之事,使臣驚訝嘆服。楊守阯詩文平正典實,論說義理色溫氣和,聽者從無倦怠之貌。其兄楊守陳去世,楊守阯為位哭奠,達三年之久。
守阯著有《困學寡聞錄》、《碧川文鈔》、《碧川文選》、《詩鈔》、《四明群雅》等。
明史文載
楊守阯,字維立。成化初,鄉試第一,入國學。祭酒邢讓下獄,率六館生伏闕訟冤。十四年,進士及第。授編修。秩滿,故事無遷留都者。會從兄守隨為李孜省所逐,欲並逐守阯,乃以為南京侍讀。
弘治初,召修《憲宗實錄》,直經筵,再遷侍講學士。給事中龐泮等以救知州劉遜悉下獄,吏部尚書屠滽奏遣他官攝之。守阯貽書,極詆滽失。十年大計京官。守阯時掌院事,言:「臣與掌詹事府學士王鏊,俱當聽部考察。但臣等各有屬員。進與吏部會考所屬,則坐堂上,退而聽考,又當候階下。我朝優假學士,慶成侍宴,班四品上,車駕臨雍,坐 倫堂內,視三品,此故事也。今四品不與考察,則學士亦不應與。臣等職講讀撰述,稱否在聖鑒,有不待考察者。」詔可。學士不與考察,自守阯始。修《會典》,充副總裁。尋遷南京吏部右侍郎。嘗署兵部,陳時弊五事。改署國子監。考績入都,《會典》猶未成,仍留為總裁。事竣,遷左侍郎還任,進二秩。武宗立,引年乞休,不待報竟歸,詔加尚書致仕。劉瑾亂政,奪其加官,瑾敗乃復,久之卒。」
守阯博極群書,師事兄守陳,學行相埒。其為解元、學士、侍郎,皆與兄同。又對掌兩京翰林院,人尤艷稱之。守陳卒,守阯為位哭奠者三年。
代表詩作
《游霞嶼山》
東遊如入輞川圖,野馬沙禽相喚呼。碧樹森羅三寶地,青山環繞萬金湖。
人逢首夏衣穿葛,節近端陽酒泛蒲。一宿招提問禪語,面牆今有達摩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