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國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國新

楊國新,男,1956年8月出生於阜陽,祖籍山西長治,擅長油畫、中國畫。 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阜陽師範學院美術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安徽省文聯委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安徽省油畫學會主席、九三學社安徽省書畫院院長、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阜陽師範學院美術系客座教授。

個人履歷

楊國新,男,1956年8月出生於阜陽,祖籍山西長治,擅長油畫、中國畫。 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阜陽師範學院美術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安徽省文聯委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主席[1] 、安徽省油畫學會主席、九三學社安徽省書畫院院長、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阜陽師範學院美術系客座教授。

榮譽記錄

2002年赴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考察交流。作品曾入選《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紀念毛主席「 講話 」發表 五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第三屆全國油畫年展》並獲銅獎、

《當代中國山水、油畫風景展》

《當代中國風景藝術展》(芬蘭)、

2002年3月在巴黎舉辦《楊國新油畫作品展覽》、

2004年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2004年作品《霸王別姬》入選《首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作品多被國內美術館、圖書館及國內外藏家所收藏。並散見於國內各專業畫冊、報刊。

名字載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辭典》、《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現代美術家名大辭典》等。


社會評價

楊國新的繪畫藝術

    徐恩存

「畫張好看的畫」,是畫家楊國新的藝術立場、藝術理想和藝術追求,它同時也反映出畫家不驕不躁、不浮不滑的平常心態;無疑,有此心態,其作品才能從容自然,平實貼切,言而由衷,這樣的作品應該是好看的,是感應着大多數人的心靈的。

這說明楊國新作為當代畫家,他強調繪畫的原初屬性,他看重的是藝術的直覺感受和由直覺感受而產生的感性生動的形式;當然,楊國新作為一位成熟的中年畫家,有着多年的創作經驗和創作實踐的歷煉,他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理念,即,對作品負責、對審美對象負責、對自己負責,由此推理與演繹,「好看的畫」並不僅是唯美的,不是淺薄的,不是平庸的,它應該有自己不同凡響的形式意味和文本結構,而做到這一點,唯有生命與藝術同步,作品才能產生直擊內心的藝術效果。

在這一理念上,形成自己的藝術觀,一切都在素樸、充實與深入中得到展開,這就是楊國新繪畫的特點。

在楊國新的油畫中,我們看到他一路走來的足跡,有照相寫實式的影響,也有近乎抽象意味的探索,到平面空間中的色塊、筆觸構成的意象山水錶現,甚至接近於中國畫寫意的「感覺」性表達——《秋漫荷塘》、《皖南印象》、《秋山縱逸圖》等,都是油畫「寫意」的成功轉換,顯然,一切都源於畫家的綜合修養與對藝術的深層次理解。

楊國新的中國畫作品,既重造境,又重筆墨美感的獨立性表現,他善於在構成關係中確定筆墨的意蘊傳達,以及黑、白、灰關係的比例與配置,在此基礎上,給人物以恰切的空間位置,使景物、人交融完整,渾然一體;而且,畫家十分注意畫面的開闔聚散、收放有度,譬如,以沒骨手法繪畫的景物,在淋漓氤氳之中以近乎抽象的意味,與人物相配合,讓人產生詩意的感受,一切都在暗示、隱喻與象徵中完成;我們注意到,楊國新以近於工筆畫的線條勾劃人物,或以小寫意的手法去做人物的意象表現,此舉恰恰與氤氳、抽象的景物形成工寫對比、粗細對比、黑白對比,甚至是三維之內世界與三維之外世界的鮮明對比,用以營造一種飄逸、靈動、充滿韻致的境界。

楊國新的藝術,屬於才情兼備的繪畫表現,他不拘泥於定法,努力表達自己對世界、對歷史的感受和把握,而且,在實踐中始終牢牢把握以意象去組合世界圖景、在畫布上創造一個充滿自由想象的世界、讓意象符號充滿在平面空間之中,他的種種努力,在於說明,他努力使自己的藝術貼近規律與本質,讓自己的藝術不偏離藝術本身。

特別是在藝術感覺性的表現中,楊國新在語言的「轉換」中付出了巨大努力,閱讀作品,可以發現他略去細節的描繪,關注整體的框架體現,畫面中「實寫」與「虛寫」的結合分寸有度,在重結構的基礎上,把握並表現一種感受和一種氛圍;自然的山川萬物在「以情舍理」的前提下,呈現出整體的特點,使不同色彩、不同筆觸、不同意象的空間在同一時間中,獲得重合與多維的表現,時間被空間化了,空間被觀念征服,作品在形神兼備、氣韻生動中展示了特有的美感與魅力。

處在當代文化語境中的楊國新,其作品體現出強烈而濃郁的「當下」感,這既是畫家自身的精神印跡,也是時代推進中精神表現的必然印跡。而我們要肯定的正是畫家這種鍥而不捨、與時俱進的藝術態度,因此,他的藝術才能在擁抱現實、擁抱自然、擁抱文化中得到滋養,他才能在歷史與未來之間架設自己的藝術之路,他才能建立自己的形式、語言方式,並最終收穫豐碩的果實。

不問收穫,但問耕耘,是真正藝術家的行為方式,楊國新正是這樣的一位令人矚目的畫家。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