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元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元合

來自 中國科學院大學 的圖片

楊元合,男,蒙古族,1981年8月出生於青海省樂都縣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2003年7月獲北京大學環境科學學士學位,2008年7月獲北京大學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2008-2012年間先後赴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和英國阿伯丁大學進行合作研究,2012年7月回國到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工作,成立了高寒生態學研究組。博士畢業論文入選2010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度獲得由美國生態學會東亞分會頒發的"青年生態學家獎"[2],2013年度入選中組部第四批"青年",並於同年獲得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民 族 ---- 蒙古族

出生地點----青海省樂都縣

出生日期----1981年8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獲得由美國生態學會東亞分會頒發的"青年生態學家獎"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人物簡介

楊元合,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職稱: 研究員

課 題 組: 高寒生態學研究組

1981年8月出生於青海省樂都縣,2003年7月獲北京大學環境科學學士學位,2008年7月獲北京大學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2008-2012年間先後赴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和英國阿伯丁大學進行合作研究,2012年7月回國到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工作,成立了高寒生態學研究組。博士畢業論文入選2010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度獲得由美國生態學會東亞分會頒發的"青年生態學家獎",2013年度入選中組部第四批"青年",並於同年獲得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研究方向

高寒生態學研究組以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為對象,基於野外觀測、控制實驗、室內培養和模型模擬等手段,重點開展:(1)土壤與全球變化,(2)生態系統碳-氮-磷交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組目前招收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含客座生),熱忱歡迎對上述研究方向感興趣的同學加入高寒生態學研究組。

科研項目

[1]"北方草地土壤碳氮磷化學計量關係的動態變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主持人;

[2]"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氮循環",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

[3]"典型區域土壤有機碳組分及穩定性",973計劃"土壤系統碳動態、機制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課題,課題負責人。

人物榮譽

2018年8月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1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其中楊元合在201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內。

代表性論文

[1] Yang YH*, Ji CJ, Robinson D, Zhu B, Fang HJ, Shen HH, and Fang JY, 2013. Vegetation and soil 15N natural abundance in alpine grasslan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patterns and implications. Ecosystems

[2] Yang YH*, Fang JY, Ji CJ, Ma WH, Mohammat A, Wang SF, Wang SP, Datta A, Robinson D, and Smith P, 2012. Widespread decreases in topsoil inorganic carbon stocks across China's grasslands during 1980s-2000s.Global Change Biology

[3] Yang YH*, Ji CJ, Ma WH, Wang SF, Wang SP, Han WX, Mohammat A, Robinson D, and Smith P, 2012. Significant soil acidification across northern China's grasslands during 1980s-2000s.Global Change Biology

[4] Yang YH*, Luo Y, and Finzi A, 2011.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during forest stand development: a global synthesis. New Phytologist

[5] Yang YH* and Luo Y,2011. Isometric biomass partitioning pattern in forest ecosystems: evidence from temporal observations during st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logy

[6] Yang YH* and Luo Y, 2011. Carbon: nitrogen stoichiometry in forest ecosystems during stand development.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7] Lu Meng#, Yang YH#, Luo Y, Fang CM, Zhou XH, Chen JK, Yang X, and Li B, 2011. Responses of ecosystem nitrogen cycle to nitrogen addition: a meta-analysis. New Phytologist

[8] Yang YH*, Luo Y, Lu M, Schädel C, and Han WX, 2011. Terrestrial C:N stoichiometry in response to elevated CO2 and nitrogen deposition: a synthesis of two meta-analyses

[9] Yang YH*, Fang JY, Ji CJ, Ma WH, Su SS, and Tang ZY, 2010. Soil inorganic carbon stock in the Tibetan alpine grasslands.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10] Yang YH*, Fang JY, Fay PA, Bell JE, and Ji CJ, 2010. Rain use efficiency across a precipitation gradient on the Tibetan Plateau.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1] Yang YH, Fang JY*, Ma WH, Smith P, Mohammat A, Wang SP, and Wang W, 2010. Soil carbon stock and itschanges in northern China's grasslands from 1980s to 2000s.Global Change Biology

[12] Yang YH, Fang JY*, Ma WH, Guo DL, and Mohammat A, 2010. Large-scale pattern of biomass partitioning across China's grasslands.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13] Yang YH, Fang JY*, Ji CJ, and Han WX, 2009.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allocation in Tibetan grasslands.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14] Yang YH, Fang JY*, Smith P, Tang YH, Chen AP, Ji CJ, Hu HF, Rao S, Tan K, and He JS, 2009. Changes in topsoil carbon stocks in the Tibetan grasslands between the 1980s and 2004.Global Change Biology

[15] Yang YH, Fang JY*, Tang YH, He JS, Ji CJ, Zheng CY, and Zhu B, 2008. Storage, patterns, and control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Tibetan grasslands.Global Change Biology

[16] Yang YH, Fang JY*, Ma WH, and Wang W, 2008.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ility in above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global grassland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7] Yang YH, Mohammat A, Feng JM, Zhou R, and Fang JY*, 2007. Storage,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 Biogeochemistry

參考來源

  1.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 ,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 2022-11-15
  2. 楊元合 ,遼寧省陸地生態系統碳中和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