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花鳳仙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束花鳳仙花 |
中文學名 束花鳳仙花 拉丁學名 Impatiens desmantha Hook. f.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分布區域 中國雲南省 |
束花鳳仙花(學名:Impatiens desmantha Hook. f.)是鳳仙花科、鳳仙花屬的植物。
產雲南(鶴慶、麗江、中甸、德欽、晉寧、東川)。生於海拔2800-4000米的冷杉林下,或山谷陰濕處。
信息
種中文名:束花鳳仙花
種拉丁名:Impatiens desmamtha Hook. f.
科中文名:鳳仙花科
科拉丁名:Balsaminaceae
屬中文名:鳳仙花屬
屬拉丁名:Impatiens
國內分布:雲南
海 拔:2800-4000
中國植物志:47(2):103[1]
形態特徵
高大草本,高30-70厘米,全株無毛。莖直立,下部粗,上部分枝。葉互生,具柄,葉片卵形,長4-8厘米,寬2-3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狀狹成長1-2厘米的葉柄,邊緣圓齒狀齒或細圓齒,齒間具剛毛,側脈5-6對,上面深綠色,下面近白色。總花梗多數,通常密集於枝頂端,傘房狀排列,勁直,長2-4厘米,極細,具3-10花;花梗長5-15毫米,結果期伸長,基部具苞片;苞片卵狀披針形或剛毛狀,開展,脫落。花小,黃色,寬5毫米,側生萼片2,卵形,長4毫米,頂端鈍或稍尖,鐮刀狀,具3條脈;旗瓣圓形,直徑8毫米,凹,中肋背面具狹雞冠狀突起,具小突尖;翼瓣無柄長1-4厘米,2裂,基部裂片圓形,上部裂片長於基裂片2倍,斧形或半月形,頂端鈍,背部具反折的狹小耳;唇瓣檐部舟狀,長7-8毫米,口部近斜上,先端尖,基部漸狹成長20-25毫米內彎的距。花絲線形;花葯小,鈍。子房短紡錘狀;蒴果線形或窄棒狀,長15-20毫米,頂端尖。種子少數,倒卵形,長4毫米,平滑。花期8-9月。[1]
產地生境
產雲南(鶴慶、麗江、中甸、德欽、晉寧、東川)。生於海拔2800-4000米的冷杉林下,或山谷陰濕處
主要價值
鳳仙花如鶴頂、似彩鳳,姿態優美,嫵媚悅人。香艷的紅色鳳仙和嬌嫩的碧色鳳仙都是早晨開放,是欣賞鳳仙花的最佳時機。鳳仙花因其花色、品種極為豐富,是美化花壇、花境的常用材料,可叢植、群植和盆栽,也可作切花水養。
繁殖技術
喜向陽的地勢和疏鬆肥沃的土壤,在較貧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長。用種子繁殖。3—9月進行播種,以4月播種最為適宜,移栽不擇時間。 生長期在4—9月份,種子播入盆中後一般一個星期左右即發芽長葉。長到8cm左右時,每盆保留1—3株。長到20—30厘米時摘心,定植後,對植株主莖要進行打頂,增強其分枝能力,株形豐滿。5片葉以後,每隔半個月施一次腐熟稀薄人糞尿等,孕蕾前後施一次磷肥及草木灰。花開後剪去花蒂,不使其結籽,則花開得更加繁盛;基部開花隨時摘去,這樣會促使各枝頂部陸續開花,但容易變異。
6月上、中旬即可開花,花期可保持兩個多月。播種前,應將苗床澆透水,使其保持濕潤, 鳳仙花的種子比較小,播下後不能立即澆水,以免把種子衝掉。再蓋上約3—4毫米一層薄土,注意遮蔭, 約10天後可出苗。當小苗長出2-3片葉時就要開始移植,以後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也可以在溫室里培養發芽,但在固定種植在外面以前,必須先在夜間實行堅苗。
種子撒播在培養土上,輕加覆土約0.3公分,5-6天後發芽,真葉3-4片即可定植於花盆或花壇,株距30公分。
繁殖培育鳳仙花用種子繁殖。3—9進行播種,以4月播種最為適宜,這樣6月上、中旬即可開花,花期可保持兩個多月。
以陽光充足、土質濕潤、肥沃、疏鬆及排水良好的土壤為宜。施基肥、整地做畦,南方做高畦,北方做平畦,畦寬1.2m。
種子細小,壽命較長,在室溫下貯藏3年其發芽率仍達79.7%。直播,南方3月份,北方4月份。行距35cm,開lcm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後稍加鎮壓,隨後澆水。播後保持土壤濕潤,溫度25℃左右時約5天開始出苗。每667平方米用種量500g。
苗高5~10cm時間苗,將細小、纖弱、過密的苗間去,並按20cm株距定苗。合理密植,可以優質高產。
種子撒播在培養土上,輕加覆土約0.3公分,5~6天後發芽,真葉3~4片即可定植於花盆或花壇,株距30公分。
如果要使花期推遲,可在7月初播種。也可採用摘心的方法,同時摘除早開的花朵及花蕾,使植株不斷擴大,每15~20天追肥1次。9月以後形成更多的花蕾,使它們在國慶節開花。
出苗後防止雜草爭奪水分,應適時鬆土除草。天旱時及時澆水。1年中耕除草2~3次。
苗高30~40cm時,可把莖下部的老葉去掉,摘去頂尖,促其多分枝。此時,每667平方米施餅肥40kg,可順行開溝,把肥料撒入溝內,覆土,澆水。高溫多雨季節注意排水。[2]
鳳仙花簡介
花語:別碰我,源於它的英文別名Touch me not,因為它的籽莢遭輕輕一碰就會打開,花籽會噴灑出去。
鳳仙花,別名:指甲花,急性子,鳳仙透骨草,拉丁文名:Impatiens balsamina L.無患子目、鳳仙花科、鳳仙花屬一年生草本花卉, 全株分根、莖、葉子、花、果實和種子六個部分。因其花頭、翅、尾、足俱翹然如鳳狀,故又名金鳳花。鳳仙花的身體有根、莖、葉子、花、果實和種子六個部分。花顏色多樣,有粉紅,大紅,紫色,粉紫等多種顏色,花瓣或者葉子搗碎,用樹葉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鮮艷的紅色,非常漂亮,很受女孩子的喜愛。
民間常用其花及葉染指甲。莖及種子入藥。莖有祛風濕、活血、止痛之效,用於治風濕性關節痛、屈伸不利;種子稱「急性子」,有軟堅、消積之效,用於治噎膈、骨鯁咽喉、腹部腫塊、閉經。
一年生直立肉質草本,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紅等。因其花頭、翅、尾、足俱翹然如鳳狀,故又名金鳳花。鳳仙花屬鳳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原產中國,印度和緬甸。[3]
參考資料
- ↑ 束花鳳仙花Impatiens desmamtha Hook. f.,植物通
- ↑ 鳳仙花繁殖及播種方法,園林網
- ↑ 鳳仙花繁殖及播種方法,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