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束棒 |
「束棒」是羅馬最高長官權力的象徵。「束棒」的原意演化為「法西斯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意大利墨索里尼最先提出的。法西斯主義強調以民族(種族或國家)作為全部歷史與生活的中心和調節者,強調領袖的絕對權威。
簡介
在古羅馬,若遇戰爭,元老院任命一名執政官為獨裁官,而執政官只有兩位,可見獨裁官的地位。獨裁官,顧名思義,獨裁官擁有獨斷之權。執政官有12位侍從,肩扛束棒。據說這是一把周圍綁着一束笞棒的刑具,棒子有粗細之分,羅馬執政官巡視時,各地官員需把未下決斷的案子,交由執政官決定,若罪不致死,則根據罪行輕重,選擇粗細不同的束棒,擊打罪犯。1922年墨索里尼以「法西斯」命名自己的政黨,並採用「束棒」作為黨徽,實行專制集權統治,宣傳法西斯國家至上論和種族主義,認為法西斯國家或「優等種族」的對外擴張是合理的和必然的。其影響波及德國、日本、阿根廷、巴西、南非等國家。後來意大利、德國、日本法西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法西斯主義也因戰爭徹底失敗而臭名昭著。
評價
束棒是古羅馬的發明,可惜在古羅馬錢幣上卻見不到此圖案。不過,意大利錢幣上戰斧的圖案在古羅馬錢幣上偶爾也能見到,但那是單獨出現的,並未與木棒在一起。倒是在古希臘錢幣上能見到與束棒相似的雙頭斧,不過,它是古巴比倫和亞述地區信奉的天氣大神阿達德的象徵,朝向相反的雙頭斧表示阿達德既能賜予生命,又能毀滅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占領下的法國傀儡政府——維希政府,所發行的錢幣上就有象徵束棒的雙頭斧圖案。此外,美國於1916—1945年發行的10美分錢幣,反面是用橄欖枝裝飾的束棒,其用意雖說不是法西斯主義,但也許能反映出古代束棒的部分原型。1895—1898年古巴人民進行第二次獨立戰爭後,共和國國徽盾面的上方有裝飾自由帽的束棒,象徵古巴人民革命獨立的權威和自由,這個圖案在古巴錢幣上是常見的。1916-1945年發行的水星硬幣背面也印有笞棒。法西斯主義頭目墨索里尼組建法西斯政黨和擔任意大利首相後,1923年為宣揚法西斯黨執政一周年,意大利特意發行圖有束棒和斧頭的大小兩枚紀念金幣,同時還發行1枚圖案相同的流通鎳幣,以表示其「信仰、服從、戰鬥」。具有束棒的流通幣直至1935年才改換圖案。[1]